文学青年
1956-08-16刘白羽
刘白羽
三月间,中国作家协会和青年团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这不但是我们文学生活中的创举,而且标志着我们社会生活新的发展。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在前面汹涌前进,社会主义文化生活的热潮也已经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人民要求文化生活的提高,要求文学的繁荣。但,如同人的强壮需要新鲜的血液,文学的繁荣需要新生的青春力量。我想这个会议就是迎接新生的青春力量的会议。
新的社会生活在改变着文学与读者的关系,文学已经成为广大青年所关怀的事业了,从作家协会及各个文学报刊编辑部每天所收到的成千上万的信件中,可以看出这个新的特点。这一切都说明,文学在青年人中间,有着从前所不能比的,更广阔、更深刻的影响了。对于一些人,文学成为帮助他认识世界的好朋友;对于另一些人,文学像火炬一样成为引导他前进的力量;对于一些人,生活负起他的一种要求,——这儿有一封从勘测队上寄来的信,就表现了这种要求:“要知道,我们勘测人员特别喜欢看描写自己生活的书啊!像我们的生活是整年在外,深山老林,沙漠高原,什么地方都到,的确工作是很困难而又艰巨,但勘测队员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住,而是精神百倍地征服了它。像这些动人的事迹,优秀的人物,如果作家们能把它写成书,对全国青年,不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和教育吗?”可是,我在这儿特别想说到另外一部分,数目并不少的青年,他们自己就生活在我们时代浪潮的前面,沸腾的、战斗的、创造的、幸福的生活,唤起他们一种美好的愿望,他想用他自己的语言把他所热爱的生活表现出来。虽然,他明明知道,文学像一座高峰,但是,他,经过一切的刻苦努力,开始逐步地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对于整个的人民文学事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材料看,将要参加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的,是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工人、农民、部队战士和军官,教员、学生、编辑、记者,企业职员,机关干部,这就说明,文学是生长在人民生活中间的。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在一定时期,他们是文学的后备力量,可是他们继续前进,便可能成为文学战线最前列的战士。只要我们稍稍回顾一下,从新中国诞生起,这六年间,我们已经有多少新的作家,带着各个方面的战斗生活,充实到我们文学的岗位上来了。像小说方面的陈登科,杜鹏程,孙峻青,徐光耀,寒风,陆柱国,李准,吉学沛,玛拉沁夫;诗歌方面的邵燕祥,未央,闻捷,章其鳞,顾工;理论批评方面的李希凡,蓝翎,鲍昌;戏剧电影方面的黄悌,乔羽,孙芋,王玉瑚,等等。这鲜明的事实证明,没有从人民中源源而来的新生力量增加进来,文学生命力就不可能那样旺盛,前进的文学的急流,便不可能变成汹涌宽阔的洪流。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正如同在我们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其它各方面一样,人民的文学事业,也迫切地需要着青年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为祖国积累物质财富,同时,也应该为祖国积累精神的财富,这是新生的一代,对我们所生活的伟大时代应该负起的责任。
你看,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我从文学这一方面向我们的青年朋友提出严格的要求来了。可是我们的青年是生气勃勃的,他们无比的精力,一定会在文学这个领域内爆发出灿烂的火花来。问题是在于如何把火花真正地变成熊熊的火焰。就是说,如何引导成千上百的青年文学爱好者,真正健康地走上——不但决定他个人命运,而且也决定着整个文学未来的命运的文学生活的道路呢?这就不能不是摆在即将召开的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面前的一个问题。
文学创作是一项崇高的任务。我们以无限热情去从事这项工作,是必要的,但仅仅凭着热情还不够,首先必须认识文学创作是一种劳动,——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法捷耶夫在“论作家的劳动”这篇文章中,谈到“艺术创作——这是一种人类的劳动,是一种特别的劳动,”“文学不唯是一种劳动,而且是一种并不轻松的劳动”。资产阶级御用的文人,把文学的写作形容得神秘的很,使人莫测高深,望而止步。他们是为了把文学武器不交给人民,而掌握在特权阶
级手里,如果,他们的宣传在我们的头脑里还有残余影响的话,我们应当驱除这种影响。我们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是为了真正地了解作家劳动的性质,以便采取严肃的、认真的态度,很好地去进行这种劳动,成为在劳动中真正熟练,精通文学创作的技巧的作家。
报刊编辑部也曾经转过这样的信件给作家,信上要求谈一谈文学创作的“秘诀”,或者讲一讲文学创作的“窍门”。可是在我们这儿有什么“秘诀”呢?如果说“窍门”,那么唯一的“窍门”就是以巨大的、坚持不懈的,不仅是智力同时也是体力的劳动,来进行文学的创作。我相信,这样讲,对于我们新的一代人,是丝毫也不能影响他们的热情的,因为,青年的豪迈精神,英雄气质,恰恰在于不是寻找回避困难的小路,而从来都是为了真正地克服困难而进行庄严的创造的。难道在于军万马般奔腾叫啸的三门峡上去征服黄河,没有困难吗?但那样的劳动不正是我们最向往的、最崇高的劳动吗?如果以为在荒凉的土地上建设起一座工厂,才需要劳动,而搞搞文学创作呢,这倒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那么,谁如果用这样想头来开始接近文学,那恐怕就错了。我们都知道文学家需要有才能,才能,当然是文学创作里面一个重要的决定的因素,但是,才能也只有在刻苦的劳动、锻练中,才得到成长与发挥的。我们看到多少在处女作中闪现了一线才华的人,但以后就由于懒惰,坠落,他的才能呢?也就再也没有了。但另外一种人,他坚持努力,他的才能随着作品一部一部地升长了。总之,就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要获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也总是要经过长久地、紧张地劳动的。当然,对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只用紧张,刻苦,长久等字眼来说明,会不会使人觉到文学创作竟是这样难以掌握的工作,因而影响了对于这方面的兴趣呢?不,只要我们怀着准备用艺术手法来表现真实、动人的生活的热情和志向,那就只有在一步一步钻研前进中,更理解了文学对于人的深刻的影响,更懂得了艺术的魔力,就会更热中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
谈到文学创作的劳动时,我们永远记着三个最基本的方面:
第一、深入地研究生活。
第二、牢固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
第三、顽强地学习文学技巧。
深入地研究生活,熟悉生活,无论什么时候,对于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可是是不是说在生活中就等于熟悉生活了呢?这就不见得。因为从广泛意义上来讲,每个人都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中,特别是今天,无数文学青年,正生活在勘测队的野营,火光通红的练钢炉旁,以及其它很多富于色彩的生活之中。但文学绝不仅仅是把自己从看到的生活与自然景物的表面现象记绿下来就够了。不,文学的任务在于写人,而且在于为出典型的人,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来展开生活的真实情况,来表现生活中的斗争、发展、前进的本质现象;高尔基曾经说文学——也就是人学,就是指出作家要深刻地观察人,分析人,从人的外形一直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常常在文学论文中看到这样的话,说这一位作家有敏锐的观察力,——说他的眼光可以照彻人的心胸,就是说可以看透人的内心世界。对于我们来说,特别是当我们开始为作的时侯,常常容易发生这样两种现象,一种是生活在劳动人民一起并没有了解劳动人民;一种是在生活当中可是没有注意到生活中许多鲜明的现象,这个缘故,就是没有认真的观察,没有深入地研究生活。如果是这样,那么,开始文学生活的第一步,我想应该就是有意识地锻练自己的观察能力,而且是要随时随地地进行这种观察。这就是任何一个文学家一种经常的永远的巨大的劳动。真实的人,真实的生活就是丰富而复杂的,一个作家要真真实实地把生活反映得那样色彩鲜明,他的人物,应当是典型的,同时又是具有他的独特的性格、特征的,如果在一部作品里出现几个,几十个人物,而这些人物不能只是有一个名字,而是真正有血有肉,有他自己的声音笑貌、性格作风,使若干人物中每一人物都能栩栩如生,这就决定于作者平时在生活中,是不是非常细心地,不断地进行了深入地、同时又是广泛地观察。现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描为人物,常常缺乏每一个具体人的鲜明的个性特点,以致人物不是活生生的人,而变成了模糊的影子,或者大家那差不多,说一样的话,想一样的事。这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对于生活,人,缺乏深入的研究,透彻的丰富的观察。只有这种透彻、丰富的观察的结果,从人的外形,性格,特别突出的典型事件,以至非常鲜明的生活细节,都贮存、集聚在作家的头脑里,作家才有了足够的生活材料的积累,才有了丰富的,多样的,明朗的人物形象,才谈得上熟悉生活。
牢固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必不可少的基本修养。深入生活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所以表现生活,是为了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人,就是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命运,艺术的感染力,渗透人心,来影响、铸造人的灵魂,让人们从作品所表现、展开的生活斗争、事
件中,理解了先进人物的行为、性格、品德后,唤起自己内心一种愿望,愿以他为榜样。我们常常听到,愿意作一个保尔。柯察金、刘胡兰、董存瑞、卓娅那样的人,或者喜爱、向往着那样的英雄,这样,无形中就在自己思想意识中,树立起那样一种先进的思想原则,就会根据这种原则去对待生活,对待人,对待斗争。人们就这样从书中吸取了思想力量,得到了武装,而更有力量向理想方向前进。但是,作家要使自己的作品能达到这个崇高的目的,首先就需要作家能从生活中看得出,什么是主要的——新生的、先进的事物,并且能够勇敢而明确地去肯定,表现,歌颂这先进的事物。一个人有了丰富的原始的生活素材,并不等于就可以自然地写出杰出的作品,他还要经过长久地思想酝酿,必须有了一个非常鲜明、深刻的主题思想,然后从庞杂的生活素材里,选择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是那样恰当地表达了那个主题思想的艺术形象,这才有了文学创作中的提炼,这一切,就都需要作者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武装。只有有了高度的思想水平的人,他才善于从生活中看到旁人还没发现的重要现象:才能有艺术表现上的深刻。在我们的作品中,常常发现不能、或者不敢表现我们生活中主要的斗争——冲突的现象,对于本来生动,活跃,充满生气勃勃的斗争而向合作化,向社会主义前进的生活,要不加以简单的“美化”,要不就把主题放在狭隘、烦琐事件中间,这都是我们缺乏深刻地认识生活的能力的缘故。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才可以使作家明确认识社会发展的道路,深刻理解社会现象,掌握着什么是生活中的主流,才谈得到表现现实生活的本质,真正的生活的真实。如果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应当像探照灯一样,帮助读者照清前进的道路,可是,一个对于生活发展的未来、明天,连自己都看不清楚的人,他又如何能帮助人们照清前进的道路呢?如果说,作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可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灵魂里就缺乏正义的火种,又如何能点起别人灵魂里的火炬呢?因此,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来武装自己头脑,永远是我们走上文学道路的人,最值得注意,努力学习的事情。
我们还必须顽强地学习文学技巧。文学的艺术水平,永远是评价一部作品的主要条件。我们常常听说这篇作品真美,这经常是指整个作品那种艺术的感染人的力量。文学艺术总是通过感染人的作用,把读者引到作品中去,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一个优美的作品总是这样抓住人心,也只有这样,你才有了感情上的愤恨,或者同情,流泪或者欢笑。我想,在这儿,也就揭开了文学技巧的问题。要能够这样艺术地表现生活,感染人,就得刻苦地真正掌握住文学技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者只有通过语言,把你所想像的一切传达给读者,可是,并不是随便什么语言都能恰如其分地表现生活的真实、作到中国一句成语所谓“绘影绘声”的地步。因此,作家在掌握语言上,经常下居大的功夫,为了选择最恰当、最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形象、动作,特定性格,特定作风,以至内心世界的语言,同时,又是最新鲜,精炼,明朗,动人的语言,付出长期的艰苦的劳动。从现实生活中,从文学遗产中,到处不断地取得丰富的语录,而又不断地在写作中加以琢磨、锻练,然后才能成为深通语言奥妙的人,他的作品的语言才有生命——有色彩,有节奏,才能活生生地几句话就体现出一个人的复杂的内心的思想和感情。语言之外,文学作品的另一重要基础是结构,结构的松弛和呆板,常常使人不能接受这个作品,要不是读了开头几段就知道了结尾,要不就是头绪纷繁,令人无法抓住中心。结构安排的技巧,能够给予作品以一种引人入胜的魔力,不是像一片平地那样平淡无奇,也不是开门见山,刚刚一开始,人物的性格、情节就都全部揭露无遗,不,而是一步一步,人物的性格随着情节的曲折发展,而逐渐展开。这才能有曲折,有层次地把读者带到他感受最突出、最鲜明、最激动人心的那节骨眼上去。读者只有随同着人物经历过种种事件,同情了这个人,爱了这个人,然后才能真正关心他的命运,而当他的命运展开来的时候,才会使人得到非常深刻的感受,才能使读者作出自已的判断——感动或者不感动。但,语言与结构都不是凭着主观空想,去随意摆弄,那样就只能歪曲生活的真实,而是相反,是依据于丰富的、复杂的生活,最恰当地表现了丰富的、复杂的生活。千变万化的新的世界,新的生活,要求只有活泼多样的形式才能充分地表现。一切的文学技巧都是服务于一定的思想内容的,真正的技巧,永远是最充分地突出了主题思想,最深刻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了生活的真实。这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巨大劳动,精通、掌握了文学技巧的人,才能愈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我在这儿简单地,并不能充分展开地提到几个问题,其目的,就是说明,文学的创作,是要经过一系列的劳动才能成功的。但,这种劳动永远是那样吸引人,就因为,它是这样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每一个作者可以把他自己对生活,对人,独特的、
精心的观察的结果,用最好的文学形式来传达给千百个读者,帮助着人们认识世界,丰富着人们内心生活,鼓舞着人们勇敢前进。因此,我们相信,从一个文学爱好者到一个文学家的道路上,是充满了紧张的劳动,同时,也充满着创造的愉快的。
在青年人面前,这样一条道路,向文学战线上前进的道路,经过党批评“文艺报”压制新生力量之后,巳经宽阔地展开了。当然,帮助与培养文学青年的工作过去和现在作得都还非常的不够。最近,作家协会成立了青年作家工作委员会,这一新的机精,准备采取举办文学训练班,举办研究青年文学作品的讲习会,并通过番阅原稿,来进行文学创作的辅导工作,这次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就是这一方面工作的一个开端。其目的,就是让文学青年从他们各自的建设岗位上,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斗争气息,用新鲜的作品来充实我们文学创作的事业,繁荣我们文学创作的事业。就是希望无数青春的活力参加到整个文学创作的战斗队伍中来。
我们相信无数文学青年已经以最严肃,最认真的心情开始定上了文学事业的道路了。我们相信,凡是真正认识到文学,这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的性质的人,那么,他就必定会时刻严格地要求自己,那怕他已经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我国的文学创作的领城内,贡献了第一个美丽的花环。但,要知道,比起整个人类的美好斗争事业,这只不过是黎明前的一线微弱的晨光。这一方面,我们青年所最爱戴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段话,对我们永远有益。
他说:“因为突击劳动而受到国家表扬的每一个青年战士,无论何时也不应失去立场。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谦逊可以使战士更美丽。骄傲、自满,这是资本主义的残余,是个人主义的产物。战士越谦逊越显得更好。这对于作家也非常非常有关系。”
作家无论如何,不要像那种不结果子的树一样,花开了一下,就没有下文了。一个谦逊的战士,他一定会眼光远大,胸襟开阔,不为一点小小的荣誉就冲昏了头脑,只有这样,他才能够长久地、牢固地紧紧生活在建设生活中间,他爱那种劳动、创造的生活,他不因为写了一篇作品或一部书就赶快要求离开生活去过那种脱离群众的作家的生活,毛主席不是告诉我们说过,有出息的文学家,应当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吗?在苏联会见爱伦堡的时候,我们谈到作家的工作,他曾经说过一段意味深是的话:“很大的危险是一个人在二十岁上就成了专门的作家,契诃夫是一个医生,他接见过各种各样的人,高尔基也是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的人。”当然这并不是说青年人不应该从事创作,而是忠告:作家没有了生活,就如同河流断了来源。要知道对于现在二十几岁的文学青年,最宝贵的是什么?是你们现在正亲临其境,深入其中的庄严无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活,爱你们这最值得宝贵的生活吧!爱你这被全世界人民羡慕的自由、畅快地建设新世界的生活吧!作技术员的继续作技术员,作农村小学教师的续继作农村小学教师,注意观察你们周围的变化、成长,一切人和事,你们所在的那工作岗位上的生活就是你们写作的无穷的资料,让我们新的文学一代在聚张的工地、车间,或是勘测队野营中生长、成熟吧!一方面斗争、生活,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创作,紧紧地同斗争结合着,同时代、同社会主义建设一起成长,让自己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从生活的深处发射出来的、最真实、最感人的光辉吧。一个谦逊的战士,他一定会以最严肃的心情对待自己的创作。他不是匆忙草率地写,而是以坚持不懈的劳动,把原稿逐字逐节,一遍两遍地修改;他们绝不在自己对生活还缺乏深刻研究,同时也没有掌握丰富的技巧时就匆忙地起草庞杂的计划,进行巨大的创作,不,他们总是逐步地通过学习,试验,多写些速写,短篇小说,短诗,特写;他们总是忠实地为报刊作通讯员工作,来锻练自己;他们总是根据研究生活的最切实的结果,来细心地、勤劳地进行创作劳动。任何伟大作家的经历都告诉给我们,正是这样一种谦逊的品质,才使一个人,通过巨大的劳动,终于成为一个有着无比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成熟的文学技巧的、优秀的作家。
我们的时代是英雄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正飞跃地向社会主义前进。在我们辽阔广大的祖国土地上,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创造着新的奇迹,新的美好的生活,这一切都为我们文学创作者提供了最鲜明、最动人的诗的题材,生活是诗样的生活,可是我们歌唱生活的优秀的诗篇却太少了。社会主义革命高潮的形势有如朝阳蒸蒸上升,文学战线这一翼是不应该落在后面的,而应该努力赶上前去。文学青年向文学这一片广阔原野前进的路已经展开来了,现在,让老一代的作家和年青一代的作家共同携手,迈开脚步前进吧!我们中国人民的整个文学事业一定会繁荣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