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老实和谦虚,不要虚夸和骄傲

1955-08-16赖若愚

中国青年 1955年1期
关键词:客观规律弱点青年人

赖若愚

我是一个中年人,现在要谈一谈青年同志的问题,当然可能有许多不确切的地方。不过每一个中年人或老年人,都曾有过自己的青年时代,因此一谈到青年问题仍然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对于国家或整个人类社会来说,青年代表着未来,所以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重视青年工作,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当然也是从来重视青年工作的。不管中国和外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年都有自己独立的组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青年时代是最宝贵的,一个人一生的基础,总要在青年时代把它打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国这句老话是一点也不错的。

这个极可宝贵的青年时代。是很容易消逝的。每一个中年人都会觉得他的青年时代的情景,好像是昨天的事。每一个青年人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好像儿童时代还没有过去。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真是“如驹过隙”。当然,决不可以因此而发生厌世思想,而是应该抓紧时间,不要让时间白白地过去。年岁越增加,越会感到时光的宝贵。希望新时代的青年要宝贵自己的青春,充分发挥青春的力量。

青年人有很多优点是为一般中年以上的人所不及的。青年人限量大,顾虑少,不怕困难,富于理想。这都是可贵的品质。正由于有这些可贵的品质,所以青年的进步是很快的。“后生可畏”,就是因为“后生”有这种可贵的品质。青年人应当充分利用这个精力充沛、生气勃勃的时代,准备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仅是住学校的、学习技术的青年应当如此,在一切工作岗位上的青年也应当如此。

青年有优点。但也不可避免有弱点,青年的优点是和他们的弱点紧紧地伴随着的。青年人缺乏经验,这是一个基本的弱点。当然,决不能要求一个人年纪很轻而经验丰富,这是不可能的。青年人血气方刚,同时在自己的经历中还没有遇到过或很少遇到过困难,所以做起事来顾虑很少,敢作敢为,正如“初生之犊不怕虎”。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验,考虑问题欠周详,因而青年的勇敢多少带有盲目性。

由不稳重到稳重,这是一个发展过程。例如一个军事指挥员的经历吧(我是听见过这些同志的自述的):初次指挥作战的时候多少有些胆怯,经过几次战斗之后,胆子就壮起来了,别人称赞自己勇敢,自己也觉得自己勇敢。可是再往后,随着作战经验的增长,反而感到不如过去勇敢了。其实并不是不如过去勇敢了,而是越来越谨慎越稳重了。这不是倒退,这是进步。在任何方面有经验的人,都会有这种类似的经历,即随着经验的增长,考虑就要增多。因为在没有经验的时候,那种勇气有很大的盲目性。考虑增多,正是盲目性在减少。当然,一个人的进步也完全可能中途停顿起来,既缺乏青年时代的勇气和活力,也不是老有经验、成竹在胸,而是前怕狼、后怕虎,“稳稳当当”而不解决问题。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可能经过这样一个困惑的阶段,可是努力学习,突破这种境界,就可以逐渐地成熟起来。一个军事指挥员由“犹豫”再回到勇敢的时候,就不再是盲目的勇敢,——有勇无谋,而是建筑在“有谋”的基础上的勇敢了。青年同志的弱点,正是经验少一些,盲目性多一些。

青年同志们应当认识自己的弱点,自觉地努力丰富自己的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克服自己的盲目性。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方法是学习——从书本上学习,从实际工作中学习,从别的同志身上学习。所以列宁对于青年的指示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党中央和毛主席也十分重视青年的学习。

可是有些青年的通病,却是不承认自己缺乏经验,不了解工作中的困难,因而过高地估计自己,甚至看不起别人。这就是毛主席教导我们力戒的“虚夸与骄傲”。诚然,虚夸与骄傲的病不只是青年才有,这种病是不分年龄的,不过青年人更容易犯这种病。有这种病的人,就不会虚心学习。这是一种危险的病症。

虚夸与骄傲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虽然它也表现为一种外部的态度),而主要是一个思想问题。

什么是虚夸呢?虚夸就是主观认识没有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不相符合。例如说“青年人在某些方面比中年以上的人要强一些”,这样说是适当的,合乎实际的。可是如果说“青年人在一切方面都比中年以上的人要强一些”,这就是虚夸,因为它不合乎实际。“真理超过一步就会变成荒谬绝伦”。自己有一分能力说成了二分,有二分成绩说成了三分,别人有三分缺点你说成四分……,这都是虚夸。虚夸就要发生骄傲。

事实是最坚硬的。一定要面对事实,在事实面前校正主观认识,去掉主观认

识上的虚夸成分。这就是老实态度。

夸大主观能动性,也是一种虚夸,也会产生骄傲。从思想上来说,它是一种唯心生义的倾向。不错,主观努力对于客观事物是有积极作用的,而且这种积极作用是巨大的。然而它毕竟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什么主观愿望或任何理想都能够实现的。医生可以治病,这是主观努力对于客观事物的积极作用。但是任何好医生也决不能使人长生不老,这是主观能动性所受到的限制。什么样的愿望或理想可以实现?什么样的愿望或理想不能够实现呢?简单地说,合理的即合乎实际的愿望或理想是可能实现的,在这方面的主观努力是有效果的;反之,不合理的即不合乎实际的愿望或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方面的努力是要落空的。

这里所谓合理(合乎实际),即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一切事物都有它自己客观的发展规律,人们如果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这种客观规律,依照并且利用它的这种规律来促进它的发展,那么这种主观努力对于客观事物就有巨大的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人们的努力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他就注定要失败。帝国主义者虽然看起来很凶,但是他终归是要死亡的,而共产主义总是要胜利的。因为帝国主义者企图扭转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绝不可能的。而共产主义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当然,如果没有掌握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种历史发展过程不知要延长多少个世纪。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对于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极其伟大的。它的作用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掌握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有些青年同志,把许多复杂的事情都看得很简单,怀抱着许多美好的理想,别人没有实现了他所怀抱着的这种理想,就认为别人不行,认为如果我来做,会做得很好,会做到自己所理想的程度。应该承认,理想是好的,它能够鼓舞我们前进。可是我们应当注意使美妙的理想与实事求是的精神结合起来。

对于自己所面对着的事物,要研究它,了解它,努力把握它的客观规律。把握住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主观努力的积极作用,有效地改变客观事物。

毛主席说科学态度(即老实态度)就是“有的放矢”,就是“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㈠所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实际收发来掌握住事物的客观规律,根据这种规律辨事,就是老实态度。

有些虚夸和骄傲现象,是由于“胜利”产生的,即胜利冲昏了头脑。有些青年同志确实优秀,学习上工作上进步很快。这当然是可喜的。可是其中也有一些同志,对于自己的这种进步或成绩估计过高,因而目空一切,这是很有害的。

你既然觉得自己比谁都强,自然就不会向别人学习了。如果一个人只想当老师,不想当学生,那他就再也不能进步了。还有些同志经不起表扬,受一次表扬就“飘飘欲仙”,骄傲起来,这也是要不得的。“学然后知不足”。这句话一点不错。如果一个人自己感到“足”了,那就说明他实在是没有学,他知道得太少了。至於还有个别同志为了夸耀自己,“强不知以为知”,装得像煞有介事,那就更不像样子了。

学问和事业都没有够了的时候。即使尽到最大的努力,一个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和做到的也是极其有限的。世界上没有全知全能,完美无缺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事(对别人也是一样),不只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认识不够的或不好的一面。经过不断地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才能不断地进步,这是老实态度。

夸大个人(自己或别人)的力量,也是一种虚夸,也会产生骄傲。其实人民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才是最伟大的。个人只有在真正代表着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能够带领广大人民走向光明幸福的时候,他的作用才是巨大的。人民领袖所体现的是人民的力量,人民的意志就是历史发展的方面。反之,历史上的许多“英雄好汉”,一旦背离了人民群众,为人民革众所唾弃的时候,就会像苍蝇一样的死去。

要尊重群众,向群众学习,重视集体力量,把自己放在集体之中,决心做一个人民的勤务员。这是老实态度。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说几句话,作为这篇短文的结尾。

前边说过,青年同志是缺乏经验的,这是一个根本的弱点。如果认识了这个弱点,采取谦虚的态度,那么这个弱点就会逐渐地被克服。毛主席在《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对于那些只有一些书本知识而又自命不凡的人曾经给过尖锐的批评,并且对这些人提出了劝告说:“所以我劝那些只有书本知识但还没有接触实际的人,或者实际经验尚少的人,应该明白自己的缺点,将自己的态度放谦虚一些。”㈡我想青年同志特别需要领会这个劝告。

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八二一页,人民出版社版

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八三九页,人民出版社版

猜你喜欢

客观规律弱点青年人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三件大事”历史性胜利所彰显的客观规律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弱点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如何学好语文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化身侦探 捕捉恋爱情绪弱点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