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辉灿烂的新人群像

1954-08-29林淡秋

中国青年 1954年2期
关键词:斯大林共产主义工地

林淡秋

苏联人民永远是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先锋队。他们完成了灿烂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坚起了为全世界人民所仰望的划时代的丰碑,又开始向更远大的共产主义目标进军了。波列伏依的《斯大林时代的人》,就是这种进军的出色的写照。

这是为子孙万代创造幸福的伟大进军,是人跟目然的大规模的搏斗。在这里,我们看到空前强大的物质力量、空前巨大的技术规模、空前高涨的劳动热潮。在这一切的威力面前,倔强的顿河和伏尔加河在大草原上乖乖地握手了。这是千百年来人类梦想不到的劳动奇迹,如今却由苏维埃新人——没有人剥削人的新社会的骄子来完成了。波列伏依用那么有力的笔触,描出了光辉灿烂的新人群像,打开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显示了他们的灵魂的美。他们的目光如此远大,胸怀如此开阔,品质如此高尚,心地如此纯洁,没有任何“个人打算”,没有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他们那样自觉地热中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事业,那样勇敢、坚决地跟一切阻碍和破坏这种事业的敌人作斗争,那么强烈地为这种事业的荣耀所鼓舞,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把他们从这种事业拉开。他们为它发挥了无穷的创造智慧和无限的劳动威力,迫使江河屈膝,山岳低头,取得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建设工程的伟大胜利。

斯大林同志早在一九三九年便说过了:每一个摆脱了资本枷锁的最平常的苏维埃公民,都比国外任何一个背着资本主义奴隶制枷锁的大官显宦高出万万(注)。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光是一部《斯大林时代的人》,也能使顽石点头了。

看吧:这里是《最高的奖赏》里的德米特里·斯列普哈中尉,“一个彻头彻尾的坦克驾驶员”。他用一辆坦克摧毁了希特勒匪帮的一个炮兵团。他从一座烟火冲天的德国大房子里抢救出一个德国孩子。这才真正是苏维埃人的模范行为。扫荡和平的敌人,是为了保卫劳动建设,为了培养新生命的花朵,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所以这位乌拉尔的斯达哈诺夫工作者在战后摘下了军官的肩章,重新坐在掘土机的司机棚里的时候,他感到说不出的激动。这是和平劳动的凯旋!他“像一个饿极了的人那样贪馋地工作着”,到他参加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建设工程时,他说自己得到“最高的奖赏“了。他画在掘土机顶上的和平鸽,鼓舞他创造了空前的掘土新纪录。保卫和平的意志和共产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就成为苏维埃新人的无敌力量的泉源!

不是吗?你再看下去吧。在“接力赛跑”里,一个青年英雄在法西斯匪徒跟前壮烈牺牲的结果,引起了三个青年潜水工人在共产主义建设工程上的“接力奔跑”。在先驱者的保卫和平的愿望的鼓舞下,他们就在那个烈士就义的地点,顽强地战胜了滚滚的激流,完成了十分危险的堵塞汊口的工作。用劳动的光荣增添了烈士的战斗光荣。在《练习生》里,一个在保卫罗斯托夫战役中牺牲了的战士的儿子,一个刚读完六年级的小孩,“威风凛凛地”闯进工地办公室,坚决要求当个“练习生”,结果变成了工地的“机要人员”。他以一个孩子的身份,接过了父亲保卫和平的火把,在劳动建设的道路上“赛跑”了。那么,当他长大起来的时候,他会做出怎样惊天动地的事业呢?这难道是“背着资本主义奴隶制枷锁的大官显宦”们所能回答的吗?再如《随风飘》里的挖泥机务科的工务主任伊凡尼茨基、《草原上的隧道》里的打洞工人谢尔盖叶夫、《斯大林格勒的儿子》里的大型步行式掘土机机长乌斯科夫,都是卫国战争中的英维,如今又用共产主义的气魄,在大草原上写“不怕火烧、不怕水淹”的新历史了。

在劳动创造的过程中,苏维埃新人是永远向前看的,总是看见新的、更新的幸福生活。波列伏依在《海大道》中所描写的那个村子,原是乾燥的、光秃的草原上的住场,离顿河三十公里。但住在这里的集体农民却看见天青色的海水就要流到村边来了,所以叫这条街“滨海街”,叫那条路“海大道”。他们仿佛看见广大的草原已经变成了肥沃的土地,刚刚种上金合欢、柳树、樱桃等小树的地方,已经成为美丽的“林荫路”。他们热烈地讨论种稻子好还是种棉花好。借用集体农庄主席的妻子的话,他们已经“围着棉花和稻子跳舞”了。共产主义建设工程的血脉,是跟全苏联人民的血脉相通的,工地上各种各样机器的响动,伟大集体劳动的和谐的节奏,都在每一个苏维埃人的思想感情里引起了欢乐的回声。他们知道自己的新生活又要跨前一步了。

这正是斯大林时代的特色。斯大林时代——这就是新人不断创造新生活的时代。对新生活的向往,对于新人来说,必然要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动力。在斯大林时代,在共产主义理想的照耀下,今天的“梦”,就是明天的现实。《两个女伴》里的玛莎梦见“夏天里水流到乾枯的草原上,许多小河闪着光,土地喝足了水,变成了黑色,好像一下子什么都向上长了,简直眼看着发青”,好像她自己也:“越长越高,直顶到云彩了”。而她的女伴卓娅呢,她想像“在草原上有一只特别大的、三层甲板的、像停在……斯大林格勒码头旁边那样的轮船在前进”。所有来客都惊讶得欢呼起来,而她们两人心中却暗暗欢喜,因为这“是咱们的,咱们是建设人”。“许多教科书都得修改,地图也得修改……咱们要建造很多很多的河、海!……还有树林、气候——什么都是新的……。”这是列宁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工地上的少女的梦,也是即将实现的新生活的诗。就在这样的“梦”和“想像”的推动下,这两个电焊女工表现了共产主义的创造气魄,创造了“超量高压法”,引起了来自四方八面的欢呼。

创造性的劳动,总是跟不倦的学习分不开的。《小兔子》里的华丽雅,那样自觉自愿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暴风雪中徒步奔波,替工地的同志们搜集不易找到的文化食粮。这不但表现了她的集体主义的高贵品质,而且反映了建设工地上学习热潮的高涨。华丽雅说得好:“难道说因为他们在工地上,而不是在莫斯科,就应该停止科学研究吗?”当然不能!因为进行共产主义建设,主要不是靠力气,而是靠智慧。她给做研究工作的人们搞到十五本研究历史唯物论的书,给辽沙·李涅夫带来一整套十年级的教科书,因为“他一面写下了完成打洞计划百分之一百八十的决心书,一面还要参加中学毕业的‘优等考试。”在这里,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巳经打成一片了。《书的诞生》里的普罗宁的《工作日记》,不是已经成为大家爱读的作品吗?

这些光辉灿烂的新人和他们所进行的“不怕火烧、也不怕水淹”的伟大事业,不但引起了一个百岁的老哥萨克萧亨的赞欢。而且引起了全世界善良人民的欢呼。《和平的希望》里的希腊妇人潘娜洛裴对波列伏依说:“你们人民的生活本身就鼓舞着千百万你们所不认识的人、在黑暗中给他们照亮道路,增添他们的活力、希望。描写你们的生活的书,对于你们说来——是文学,对我们说来——是教科书,是活力的泉源,是斗争的武器。”这位被帝国主义的炮火夺去了丈夫和儿子的希腊妇人的话,反映了全世界善良人民的心声。在《手》里,我们看到苏联镟工贝可夫在匈牙利“红色柴贝尔工厂”的车床上所表演的奇迹(用两分半钟抛出一个按该厂定额得用八十分钟才能镟出的机件),一下清洗了美帝国主义灌输给一个匈牙利老工人的毒汁;而在《女教师》里,我们看到苏联纺纱女工玛丽亚在奥地利英国占领区一个大工厂里的热清的演说,引出了一个奥地利老工人的感激的眼泪。苏联人民的生活、工作和智慧,对各国劳动人民来说,是多么珍贵的“教科书”、多么旺盛的“活力的泉源”、多么有力的“斗争武器”!

读者们,我的《斯大林时代的人》读后感便止于此了。如果你们还不满足,还要问这些新人的“活力的泉源”是什么的话,那么我就用那位苏联镟工贝可夫回答匈牙利工人的话来回答你们:“共产党。斯大林!”

(注)见《列宁主义问题》第七七三页。

猜你喜欢

斯大林共产主义工地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波比的小工地
热闹的工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工地上的女人们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
斯大林猝死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