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节返乡见闻谈到看问题的立场和方法
1954-08-29江陵
江陵
春节过去已经两个多月了。有些家住农村、回家度过假期返回学习岗位和工作岗位的青年同志们,他们假期中在农村的所见所闻,至今还没有在自己的脑子中磨灭。
今年春节前后的农村和往年大不相同,短短的期间,农村面貌起了巨大的变化。突出的事件,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展开了关於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并结合这一宣传展开了一个普遍的售粮的群众运动,结果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粮食战线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紧随着这一胜利而来的,是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蓬勃发展、农民以售粮所得的款项大批地投资於农业生产,一九五四年内全国发展三万五千八百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原定计划已经突破。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大大提高,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更足了。还值得提起的,是在此期间许多城市和农村举行了工人和农民的互相访问和联欢的活动。这些活动使得工农之间的互相了解比过去大为增进,原来存在着的一些误解开始打消了,工农之间兄弟般的团结增强了,这一方面的活动自然也不能不促使农民思想和农村情况发生有利於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变化。总起来说,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农村已经向总路线所指示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这一步是不平常的,因为它是名副其实地向社会主义的迈进。
所有农村的这一些重大的变化,它向社会主义的不平常的迈进,在春节返乡的一些青年同志们头脑中引起了一些什么样的反映呢?这些反映现在来看是各不相同的。有些人对於我国农村在极短促时间内所产生的新面貌抱着欢欣鼓舞的心情,他们大多数从所见所闻中,惊讶於由总路线宣传所产生的巨大物质力量,有的直接投身到总路线宣传和售粮、购粮的运动中,帮助农村的党组织和团组织做了不少工作,积极动员自己的家庭把余粮卖给国家并参加互助合作运动,博得了农民群众的欢迎,也使自己增加了不少开放总路线的感性认识。因而使自己的学习情绪和工作情绪也有所提高。有的由於年青,对新事物还不够经心,认识不那么敏锐,回到农村后也没有使自己直接投身於那样大的运动中,因而感染就不深刻,所得也就比较少。虽然在认识上他们也不是没有一点进步,只要经过开导,他们还是能够多领悟一些东西的。此外,应该指出的是,也还有一部分青年同志这次从农村返回城市或学校时,带了一些误解和一点抱怨情绪回来。他们抱怨什么呢?他们抱怨他们家庭在过节时所用的面粉太少了,抱怨乡村干部在购粮中把党的政策搞坏了,抱怨城乡生活太悬殊,抱怨党在农村中彷佛是采取“削尖”的政策,即不允许人富裕的政策,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据说,在某些学校中,这种抱怨情绪对其他不明事实真相的青年同志还有某些感染。
为什么一部分青年同志从返乡见闻中会产生出这些误解和抱怨清绪呢?当然不能简单地说这些青年同志都是不赞成总路线,或不拥护实行总路线。我们可以毫不迟疑地相信,即使现在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抱怨情绪的人绝大多数在主观上也是赞成总路线的。这就是说。在原则上我们之间大概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分歧,因此我们可以不必来争论这一点。但对於同一个农村变化的现实,一部分人抱着欢欣鼓舞的心情,另一部分人却抱着抱怨的情绪,这中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分歧的,这种分歧我想是在於对待具体问题的立场和方法不同,在於口头上赞成总路线是一回事,真正从实际中认识总路线并为总路线而奋斗又是一回事,两者隔着相当的距离。
那些对於今天的农村现实(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抱着抱怨情绪的人,有一点是很明白的,不管他们承认不承认,他们总不是站在工人阶级集体主义的立场上,而是站到资产阶级或农民小私有者的个人主义立场上去了。以粮食问题为例,如果自己是真正站在工人阶级集体主义的立场上,那末看待问题就会从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和全体人民(包括全体劳动农民)的生活着眼,就会去算整个国家的大帐而不只是算自己个人或家庭的小账,就会使自己站到国家计划建设和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方面,而不站到小农经济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和自由市场方面,就会看到由於我们正确地执行了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政策,不仅在粮食战线上,而且在整个国家经济生活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都取得了很多的胜利,如过去在粮食工作方面购少销多的不平衡局面消除了(北京市在实行计划供应以前,面粉供应的情况曾异常紧张,实行计划供应以后,每月实销面粉量较计划供应前减少了百分之三十至四十)。投机奸商抢粮囤积哄抬粮价的行为被制止了。国家目前储存的粮食超过了历年的存粮数量,
足够全年的供应(包括农村缺粮户和农村灾区的全部供应),这不仅使广大城乡人民的心情趋於安定,而且保证了国家粮食市场及其他方面的物价稳定。而大家知道:物价的稳定。是国家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表现在促进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由於通过总路线的宣传教育、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工作,使小农经济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已经实际上受到了某种限制。一方面消除了少数富裕者囤积粮食进行投机剥削的可能,另一方面保证了人人有饭吃,尤其重要的是使得广大农民由此认清了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提高了互助合作和生产的积极性,懂得了循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定会使全体农民得到普遍富裕的生活。而这种“富裕”正是党的改策所提倡的。
但是事实证明,如果不是站在工人阶级集体主义的立场上,而是站在资产阶级或农民小私有者的个人主义立场上(所谓农民小私有者的立场,就是农民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立场),那末这种事实是看不到的。他们所看到的必然是另一种事实:自己家里没有了可供种种用途的余粮了,本来这些余粮放在自己手头不仅支配自由,而且逢别人缺吃少用的时候还可以开辟生息发财之源。粮食自由市场的消失使他们伤心。他们从个人生活的观点上深深懂得粮食是“宝中之宝”。但是不了解如果让囤积粮食发财的现象继续存在,那么大多数农民,就会遭受粮食剥削而跌入贫困。他们,特别是其中的富裕阶级,当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政策要求他们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时(仅仅是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因为国家收购他们的粮食是付给合理的代价的,对他们毫无所失),就像剥夺了他们的主要依靠似的。一面轻蔑地哼哼鼻子说:“留这点面粉,连糊窗户也不够!”一面把目前小农经济的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所受到的限制,说成好像是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说由於自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政策的结果使“农民的生活变苦了”,“越发不如城市了”。自然,这种说法只能暂时混淆那些不明事实真相的人们的视听,每一个觉悟了的农民听了是要发笑的。因为实际情况恰巧与此相反: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政策的结果,不是使整个农村经商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只是使得小农经商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这样恰巧是为整个农村经济的普遍稳步发展扫除了障碍。换句话说,正因为党的粮食政策限制了少数人冒个人主义之“尖”(即少数人发财),所以使得全体劳动农民冒集体主义之“尖”(即全体农民普遍富裕)成为可能了。
苏联在当初实行类似的粮食政策及其他重要农业品收购政策的时候,也有一些农民及其子弟站在个人主义立场上写信给文学家高尔基,抱怨说过去什么都有、都方便,现在什么都缺、都不方便了。文学家高尔基劝导他们抛弃这种个人主义情绪,说:“多给点粮食吧,这种粮食会变做机器,鞋袜,衣服,很好的房屋——不是那种沉闷的木屋,——很好的学校和小孩子的托儿院,很好的道路,来还给你们;你们的粮食会变成一百倍来还给你们,为着你们的幸福,为着使大家都发财,一切农民都发财,而不是几百,几千个富农。假使不能够这样,那就要回到以前的情形,那就是一个人有三只牛,而另一个人只有三只麻雀在院子里,而且连它们也没有什么可吃的。”(高尔基:“给集体农场的农民通信员的信”)用苏联农民今天的生活来映证一下,有一件事情很清楚,那就是高尔基的话是说得对的,而那些抱怨国家收购了余粮的农民及其子弟的当初的想法是错了。
站在个人主义的立场上或抱着个人主义的情绪来看待今天农村的现实(它的主要的内容是要在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上来改造生活),自然许多事情都会觉着不顺眼,真理在他们眼中也会暗淡无光。譬如对於乡村干部的作风吧,本来,事情很明白,在农村中完成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这样一件重大的艰巨的工作,并把互助合作运动大大向前推进一步,没有广大乡村干部忘我的工作精神,没有他们的带头作用,是根本不可能的。虽然由於他们过去是一个普通农民,现在当了乡村干部。有了一定觉悟,但仍然同时是农民,因而其中有的人也曾经想冒个人主义之“尖”,例如江苏省一个民兵队长曾订了个一百字的“五年计划”,打算三年当富农、五年当地主,但是经过党的教育,像这样的乡村干部多数都觉悟过来了,明白了这条使大多数人受苦的资本主义道路再也不能走了。绝大多数乡村干部带头卖出余粮,带头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按照党的政策,说服广大农民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们在这方面是有很大功劳的,而他们自己在这里并不贪图什么。党的政策之所以能够在农村中正确地贯彻,正是由於他们的工作基本上是做得好的,否则,事情就不能得到解释了。当然,他们之中有些人也会有缺点,甚至有错误,其中主要是强迫命令作风和犯急性病,这种作风和毛病是不好的,应当严格指出,加以教育纠正。我们党一向也是这样做的,欢迎一切人对於干部作风实行严格的监督和批评。事实上许多缺点和错误已经在工作过程中得到纠正了,例如个别干部曾在估计有些农民的余粮时估计得多了一点,因此动员他们卖余粮时卖得多了一点,但这些事后都经过核实校正,有的来不及,则在计划粮食统一供应的时候照顾了他们。除此以外,当时也有估计很少了的,没有把应该收购的粮食经过动员说服收购起来,缺点并不只是发生在一面。现在的问题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某些乡村干部工作中的缺点,是站在旁边指手划脚地指斥他们,把他们个别人或个别地方发生的缺点夸大成为一切人或一切地方的缺点呢,还是和他们站在一道,善意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或建议上级纠正他们的缺点呢?很明显,我们应当采取后一种态度,而不应当采取前一种态度。这里,不仅是一个看问题的方法问题,也是一个看问题的立场问题。如果立场弄对了,大家都是站在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立场上和党的政策立场上,那末看问题的方法自然也会弄对
了,不致把个别缺点看成为整个工作的缺点而说得一团糟。
这里还应该提起大家注意的,目前那些对於农村现实发出抱怨声音的人,如果追问一下,有许多还回答不清自己的抱怨究竟有什么根据,好多都是道途听说,人云亦云,或者不过是对於新的措施感到有点不习惯。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种确实是由於自己年青,缺乏分析事物的能力,因此把道途听说的东西拿来作自己感想的根据,不加思索地随意传播,这种情况在上述那种青年同志们中间恐怕还是占多数;但另一种则确实是由於受着个人主义情绪的蒙蔽。高尔基说得好:在进行集体主义的伟大改造的时代,专为个人利益着想的人,他们脑筋里总带着一个乌黑的污点,这个污点有一种能力,就是只把消极性质的现象、事实和思想吸收进去,然后再反映出来,用垃圾和灰尘掩蔽了简单真理的光明。这种人在我们这里也不是陌生的,在购粮运动中就出现了一些,他们常当着我们的面,诚诚恳恳地“反映”用自己那个污点吸收来的消极的现象,并把这种消极现象说成好像是事情的全体,还发誓硬叫人相信。我们如果把这种消极现象一加分析,就不难看到:原来这里面不仅几乎大部分在性质上是属於反面的或不健康的东西,例如富农或不觉悟的农民对於国家粮食政策所发出的不满之类,而且有的还竟是反革命分子及其他别有用心分子所造出的谣言,对於这些谣言,他们也居然信以为真地不加鉴别地吸收进来,并当作新闻向别人传播开去,不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坏意,但客观上在起着坏的作用。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专为个人利益着想,整天只看到自己鼻子尖上的东西,并斤斤计较这些东西的得失,那就很容易使自己的理智受到蒙蔽,使自己丧失掉对於各种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和是非正反的判别能力,而在一不小心的时候就会作了各种消极东西(或歪曲事实的言论)的义务宣传员。在我们那些春节返乡带回来一些抱怨情绪的青年同志们身上,是否也多少存在着这种倾向,是否也多少以这种态度来对待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呢?我看是不妨自己平心静气地作一番检查的。
我们把一部分青年同志从返乡见闻中所产生的对於当前农村现实的误解和抱怨情绪。总的归因於一个看待问题(看待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立场和方法问题,从原则上来说,是并不过份的。当然这不是说,所有这些同志都是自觉地站在资产阶级或农民小私有者个人主义的立场上或自觉地接受这种立场的影响,不,有的并不是目觉的,或者说大多数是不自觉的。也不是说,凡是一切对当前农村的某些问颁有抱怨情绪的人都是个人主义者,把他们任何一种看法或说法都提到立场的原则高度上来,这样做也不合乎实际情况。前面已经说过,有许多青年同志确实是由於他们认识能力所限,对政策的了解不够,所以不能用正确的观点对待问题。对他们来说,主要的弱点恐怕是在这里。所以对待他们决不应该采取生硬的苛责态度。但是即令如此,我们也仍然认为对於有关在农村中执行总路线的一些认识问题,既然有某些分歧存在,为了正确弄清楚这些问题,并且由此使自己获得提高,把已经发生的问题提到思想原则上来分析认识,还是必要的。这样做,对於进一步深入学习总路线也有好处。
这就是我们要从这次春节返乡见闻中谈到看待事物的立场和方法问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