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新生应服从政府分配愉快地走向新的学习岗位

1953-08-17

中国青年 1953年19期
关键词:科系培养人才祖国

一九五三年度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发榜了。本学期即将有七万多名新同学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今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国家迫切需要各方面的建设人才,这些新同学今年入了高等学校,几年之后就会成为国家的建设人才,在各种工作岗位上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许多同学是认识到这一点的,因而他们将满怀信心、兴高彩烈地走进课堂,为建设祖国专心学习。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由于政府分配未能完全按照自己所投考的志愿,开始闹起情绪;甚至还有极少一部分人不准备报到入学,打算明年重新投考。

这一部分同学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他们对升学问题有些不正确的看法。

同学们都热望着自己将来毕业以后能对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重大的贡献,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光辉灿烂的美好的前途,这种愿望是很好的。但是,有些人却错误地认很大学里的有些科系有些专业是“没有出息的人学的”,在祖国建设中“不是最重要的、怕将来从这些科系毕业后会“吃不开”,在工作中会没有贡献,没有前途。因而他们不愿意进这些科系学习。这是由于他们仅有从事国家建设的宏愿,但不懂得国家建设是范围极其广泛的多方面的事业,各方面的工作都是互相紧密地联系着的,都是整个建设事业所不可缺少的,因而都是重要的。在新中国,工作岗位没有什么尊卑之分,只要是从事人民所需要的工作就是有价值的劳动,就会受到人民的尊敬。我们将来对国家和人民能否作出有重大价值的贡献,不在于我们作的是人民所需要的这一种工作还是那一种工作,而是在于我们作工作的成绩好或坏。为了将来能把工作作好,今天的问题不是学什么而是学习得怎样。学习得好,巩固地掌握了有用的知识就为将来做好工作准备了条件。要学得好,首先又在于我们认识自己所学科系与整个国学建设事业的密切关系,从而热爱自己所学的科系,努力学习。

有的同学说:“既然每一个科系都重要,为什么偏不让我学有兴趣,有特长的科系?”青年人有自己的志愿是应该的,也是很自然的,因此政府招生时是尽力照顾到同学们的志愿来分配的。但是我们不能只强调了自己志愿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国家要按照计划来培养人才的一方面。我们不能把个人志愿看得高于一切。国家培养人才的计划是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也就是全体人民的需要)来制定的。政府只有在服从国家需要的前提下,尽量照顾个人的志愿。我们绝不能要求政府完全根据个人志愿去修改国家培养人才的计划。因为完全根据个人志愿来分配学生,是绝不可能与固家培养人才的计划完全一致的。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我们的建设就会遭受挫折,就会遭受损失。其实,认真说,在中学时期,我们只是学了一些起码的,初步的基础知识,谈不到已有了根深蒂固,不可更改的兴趣,更说不上巳经有了什么特长,只可以说,初步具备了培养自己兴趣和特长的一些基础条件。既然如此,我们更不应过分强调或者夸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而应该自觉地服从政府的统一分配,在今后的努力学习中去培养对所学科系的兴趣,去掌握牢固的知识。

有的同学害怕艰苦,不愿学某些科系,怕将来工作艰苦,因而不愿入学。他们误认为有些工作是可以“轻松”一些,不用长期的辛苦的劳动,就可以做出成绩来。有的人则是过份夸大了某些工作的困难和艰苦的一面。他们不清楚建设本来就是十分艰苦的事业,任何一件工作都必须付出辛勤的艰苦的劳动才会得出成果。新中国青年必须具有披荆斩棘,跋山涉险的坚忍精神和毅力,才能为人民做出有益的贡献。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优越制度的国家里,任何困难都是可以逐步克服的。我们决不能在困难面前退却,相反,哪里有困难,我们就应当到哪里去。

至于有些同学一定要读这个大学,不愿读那个大学,不可否认,目前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师资与设备方面,是有一些差别的。但是,由于人民政府加强了对高等学校的领导,经过了教师思想改造和院系调整,一般学校已大大提高了水平,还是可以作到根据国家需要以满足学生求得某些必备的知识的,今后随着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这些高等学校必更能进一步地提高。何况我们最重要最长期的学习还在毕业以后,还在于在工作中学习,在什么学校读书,是不能限制一个人的发展的。

同学们!珍贵你们幸福的青年时期,赶快投入学习热潮吧,祖国和人民庆贺你们幸福地时入高等学校里学习,祖国和人民殷切地期望着你们学习上的成就!

猜你喜欢

科系培养人才祖国
工匠精神面对高职装备制造培养人才研究
立足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培养人才振兴乡村
高考志愿填报:人生的第一个关键抉择
学生选择文理科的标准
学生选择文理科的标准
浅析独立学院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