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蒙山:此山奇绝不可比

2025-02-20马志飞

百科知识 2025年3期
关键词:乌蒙乌蒙山夜郎

提及乌蒙山,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凤凰传奇的那首《奢香夫人》:“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可是苍天对你在呼唤……”这悠扬的旋律不仅勾勒出乌蒙山的连绵与壮阔,更激发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无限遐想。

真正的乌蒙山究竟是什么样?它的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磅礴乌蒙 山连着山

明嘉靖年间,著名文学家杨慎被贬谪至云南。在此期间,他广泛搜集云南地方志书,对当地的山川地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写下《云南山川志》一书。当杨慎游历乌蒙山时,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挥笔写下一首七言古诗《乌蒙山》。诗中,杨慎用“此山奇绝不可比,郁郁苍苍孰能纪”生动描绘了乌蒙山奇绝无双、难以言喻的景象;用“路断吊桥悬怪石,宛若晴虹高万尺”形象展现了乌蒙山路途的艰难险峻,那吊桥悬于怪石之间,宛如高悬天际的彩虹,令人望而生畏,又心生向往。正如杨慎在诗中所形容的那样,乌蒙山的确是一座难以用言语描绘的奇山。

乌蒙山横亘在云南省东北部和贵州省西部,呈东北—西南走向,其东北起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和贵州省毕节市,向西南经贵州省赫章县和威宁县,在云南省鲁甸县与宣威市交界处再次入滇,抵宣威市、会泽县和曲靖市一带。乌蒙山山体高大,挺拔陡峻,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全长约250千米,宽约100千米,平均海拔约2500米,宛如一条巨龙曲折蜿蜒。实际上,乌蒙山并不是单一一座山,而是由三列山地组成的复杂山区,其西列山地最高,最高峰牯牛寨高达4017米。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曾在此写下“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诗句。

乌蒙山不仅以壮丽的自然风光著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还影响着当地的气候。每当冬季来临,凛冽的寒风翻山越岭到达云贵交界一带时,高耸的乌蒙山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天然屏障,将寒风牢牢地阻挡在外。这种发生在云贵高原地区的独特天气现象被称为“昆明准静止锋”或“云贵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覆盖面较广,锋面两侧的气温、日照、风、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存在明显差异,锋面两侧的天气特点也截然不同:处于锋面西南侧的云南大部分地区因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冬季温暖如春,阳光明媚;处于锋下的乌蒙山东侧的贵州则相对湿冷,经常阴雨连绵。很多网友为此发出感叹:“乌蒙山以一己之力为云南人挡住了南下冷空气。”

地质奇观 举世罕见

乌蒙山的形成源于一系列复杂的地质运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燕山运动时期。燕山运动是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乌蒙山区域的地壳在这一时期强烈隆升,形成了山体的雏形。之后,又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活动,特别是在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该区域地壳发生大幅度的间歇性抬升,最终形成了乌蒙山这片年轻的山地。

乌蒙大地缝

作为金沙江和北盘江的分水岭,乌蒙山山峦起伏,山间多盆地和深切谷地,沟壑纵横。由于这里的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导致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几乎随处可见残丘峰林、溶蚀洼地、溶蚀盆地以及溶洞与地下河。地质学家认为,当地拥有新生代以来形成的各种类型的喀斯特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是世界上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区。2005年9月,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获批设立,成为一座集地质遗迹保护、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于一身的大型国家地质公园。

乌蒙大地缝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景观。这条大裂缝全长约15千米,宽度在10~20米,最窄处仅有两三米。地缝内时高时低、时宽时窄,崖壁两侧如刀削斧劈,部分路段仅容一人通过,抬头只见一线天。如此罕见的地质奇观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地壳运动和流水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壳运动导致石灰岩地层受到挤压并发生断裂,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冲刷和溶蚀作用,不断侵蚀着岩层中的裂隙,将其中的松软物质逐渐带走,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乌蒙大地缝。

在六盘水市水城区有一座极为罕见的天生桥,被称为金盆天生桥。此桥原为暗河通道,后因洞穴坍塌而形成。金盆天生桥桥面平整,顶拱厚实,整座桥高136米,跨度为60米,桥宽35米,顶拱厚15米。据中外岩溶地质学家考证,金盆天生桥为世界上最高的、可通公路的天生桥。

碧云洞钟乳石

此外,乌蒙山还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奇观。位于盘州市的碧云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天然喀斯特溶洞,洞长6.5千米,洞内石景奇特,洞外古迹众多,被誉为“普安第一奇观”。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五月初三,徐霞客认真考察了碧云洞,并对此进行了翔实的记述。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的韭菜坪是贵州最高峰之一,主峰海拔2900米,人称“贵州屋脊”。韭菜坪山顶地势平坦,既有各种奇岩怪石,还生长着大片可供食用的野生韭菜。每当野生韭菜花盛开之时,山上景色美不胜收。位于盘州市的乌蒙大草原是贵州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草场,辽阔无边的翠绿草原宛如大地绿毯铺展至天边,如同明镜般的清澈湖泊镶嵌于草原之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还有那如梦似幻的云海和佛光,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文化 源远流长

乌蒙山是一座拥有无限风光的宝库,山间云雾缭绕,仿佛是大自然最神秘的面纱,令人沉醉;山间那些古老的村寨、动人的民间传说、独特的民族服饰以及悠扬的民族歌舞,则构成了乌蒙山独特的人文景观。漫步在乌蒙山中,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

早在唐代,乌蒙山区就活跃着一支被称为“乌蛮”的部落。到了11世纪,乌蛮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号称“乌蒙部”。北宋时期,朝廷册封乌蒙部首领为“乌蒙王”。后来,随着乌蒙部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乌蒙逐渐被用来指代该部落生活的山区的名称。

更有趣的是,属于乌蒙山区的贵州省毕节市和六盘水市,曾是夜郎古国的管辖地。在战国至汉代,夜郎古国是西南夷中最大的诸侯国之一。这一区域地形复杂,山峦叠嶂,河流纵横,为夜郎古国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同时,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也限制了夜郎古国与外界的交流。因此,后世一直流传着“夜郎自大”的故事。1960年,考古学家在毕节市赫章县可乐乡发现了一处战国至汉代(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20年)的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铜器、陶器等反映古夜郎人生活的文物,为研究夜郎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六盘水盘州市娘娘山远眺乌蒙群峰

为了改变滇黔交通状况,加强对西南边陲的有效统治,达到“通达边情,布宣号令”的目的,历史上,人们曾在此修建了多条驿道。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明代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开辟的龙场九驿。龙场九驿指9座著名的驿站,分别为龙场驿(今修文县城)、陆广驿(今修文六广镇)、谷里驿(今黔西谷里)、水西驿(今黔西县城)、西溪驿(今黔西、大方两县交界处)、金鸡驿(大方县金鸡山)、阁鸦驿(大方县城西大小阁鸦)、归化驿(今大定、毕节间归化河畔)和毕节驿(今毕节市)。龙场九驿连通了四川、云南、贵州的驿道,大大扩展了当地驿道网络,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往来。

奢香本人也极具传奇色彩,她出生于元末明初时的四川永宁宣抚司,后嫁与贵州水西土司首领霭翠为妻。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霭翠去世后,奢香接替丈夫任职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后来,她以开辟西南交通、维持边疆稳定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功绩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迄今在乌蒙山区仍然流传着她的故事。每当人们提起奢香的名字,总会想起那位英姿飒爽、智勇双全的女中豪杰以及她所代表的乌蒙山精神。这也正是凤凰传奇演唱的歌曲《奢香夫人》创作灵感的源泉。

如今,乌蒙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修建了贵昆铁路等交通干线,彻底改变了当地的交通面貌;精准扶贫政策让乌蒙山片区数百万人口摆脱了贫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乌蒙山这座雄伟的山脉已不仅仅是一道壮丽的自然奇观,更像历史长河中一部深邃的史诗,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变迁,镌刻着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并以它独有的风貌向世人娓娓道来一段段新的传奇。

北盘江大峡谷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乌蒙乌蒙山夜郎
乌蒙山冬韵
创意写作(短篇小说)
黑羽乌蒙乌骨鸡疾病发生规律及防制措施
乌蒙山奔来“幸福使者”
山的国度
寻踪夜郎历史 发现夜郎古歌
乌蒙日与夜
望山——奇美乌蒙山
唐“夜郎”在何处
夜郎湖:中国最美的拍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