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古湖泊学家养成记

2025-02-20王君波

知识就是力量 2025年2期
关键词:学家湖泊壳体
西藏自治区邦达错,湖边的古湖岸线记录着湖面下降的历史
作者(右一)正在对从湖中提取的岩芯做现场记录

湖泊是地球上最具特色的地标式自然地理景观之一。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湖泊分布区,这里的湖泊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超过1200个,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海拔最高、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湖群区。湖泊在演化过程中,会留下许多地质遗迹或地质档案,对它们开展研究的学科可被称为“古湖泊学”。

在湖水之上“纵览古今”

青藏高原的湖泊以它们那无与伦比的蓝带给大家美的享受,同时,也暗藏着丰富的科学问题。

湖泊是陆地水循环的重要枢纽,它的扩张和收缩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在湖泊涨落过程中,会留下古湖岸线和阶地(沿河流、湖泊和海滨伸展,超出河、湖、海面以上的阶梯状地貌,由侵蚀剥蚀、堆积过程和地壳构造运动合力塑造而成),这些正是古湖泊学家开展研究工作最好的载体。

湖底的沉积物蕴藏着更丰富、更连续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通过钻取湖芯的方式取出沉积物是开展此类研究工作的重要一步,也是古湖泊学家最常做的工作。

寻找古老大门的钥匙

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完全复现,想要对“古”开展研究,需要我们的推测和想象,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基本的科学原理和逻辑思路是清晰的,那就是“将今论古”,即“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这是古湖泊学家遵循的基本研究方法。

作者(左一)正在观察从纳木错湖底提取出来的沉积物性状

简单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湖泊与其流域内其他要素间的关系,在过去的时段也是适用的。

比如,湖泊水浅时的沉积物颗粒普遍较粗,这是因为在浅水环境下湖泊的水动力作用更强,能够搬运更粗、更重的颗粒物质。

再比如,湖泊中有些生物,如螺类、介形类壳体中的氧同位素(指同一元素中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不同原子,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理、化学过程会导致这些同位素以不同的比例存在)与其存活年代水体和大气的氧同位素是相似的,可以根据化石中壳体的氧同位素组成反推当时水文气候的情况,而其适宜生活的水深则可用来指示古湖泊的水位……

这些关系都为我们进行气候环境重建提供了基础。

“地理腿”和“地理眼”

上大学时,我们会学习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普通地质等基础课程,老师经常告诉我们,想要学好地理,从事与地理研究相关的工作需要有“地理腿”和“地理眼”。

大学毕业20多年来,我一直在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两个基本要求,除了参加正式的野外科学考察之外,我还自行去过很多地方看不同的山川湖泊,并尽自己所能做一些记录。

这是因为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外,我们还要多看万水千山、风云变幻,湖泊形态、周边地貌、植被土壤、气候特征、人类活动等,都是影响湖泊发育和演化的重要因素。作为古湖泊学的研究人员,唯有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才能深入理解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把环境变化的信息储存进湖泊沉积物中去的。我想,这正彰显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哲理吧。

湖泊藏着地球亿万年的沧海桑田,期待未来你们也能踏入这方天地,唤醒这些“蓝宝石”沉睡的记忆,为我们描绘旧日的湖光山色。

西藏自治区当惹雍错,湖盆内出露的浅湖相沉积物,可见大量水生萝卜螺壳体西藏自治区纳木错北岸,被河流切开的深湖相沉积物,可见大量水生萝卜螺壳体

(责任编辑 / 牛一名" 美术编辑 / 周游)

猜你喜欢

学家湖泊壳体
减速顶壳体润滑装置的研制与构想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挖秘密的X学家
和鱼类学家交朋友
汽车变速箱壳体零件自动化生产线
跟踪导练(五)4
俄罗斯联邦睡眠学家学会
“害羞”的湖泊
奇异的湖泊
油泵壳体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