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的可行性探析
2025-02-19乔晓玲
在作为中国有色金属矿石进口最大的港口和集散地之一的连云港建立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连云港口岸腹地广阔、布局合理,有色矿石资源交易优势明显,建立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的社会效益显著。建议积极调研协调,做好申报工作;做好交易品种选择与定位策略部署;加强培训,鼓励期货交易;采取措施,整合规范行业市场;改善物流设施,提高物流能力。
一、建立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的背景分析
(一)我国有色矿石消费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宗资源性商品消耗呈加速上涨态势,消费总量不断攀升,尤其在能源消费方面,主要矿产资源消费量快速增长。我国的大宗资源消耗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如原煤、铁矿石、铜精矿和氧化铝等。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了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增长,这些行业对有色矿石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铜、铝、锌等基本金属,其需求量持续上升。仅 2020-2022 年我国铜精矿消费量就从 703.7 万吨增长到 795 万吨,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6.3%,2023 年我国铜精矿消费量为 1431.5 万吨,同比增长 4.0%;氧化铝消费量由 2019 年的7384.9万吨增至 2023 年的8512.2万吨,平均每年以281万吨的速度增长。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深入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一直严重不足, 加上现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逐步枯竭,导致铅、锌、铝等重要资源供应极其紧张。由于在我国资源供应总量中进口资源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只能大量从国外进口,甚至长期依赖进口,以解决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而这种状况在有色矿石消费市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二)我国有色矿石交易所建设现状
纵观国内外有色矿石交易所,目前全球最大、最著名的莫过于对全球有色金属产销影响非常大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从国内来看,成立于1991年6月的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是我国第一家以有色金属为主导的交易所。1992年5月,上海金属交易所成立。到 1994 年,包括大连、兰州、重庆、广州、北京、武汉等地在内,全国又成立了近50家金属交易所,但直到2011年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和宁波钱塘有色矿石产品交易中心的成立,才标志着我国有了规范的、综合化的有色矿石交易所。以上提及的这些有色矿石交易所虽然在国内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普遍存在着交易品种少、地域局限性强的弊端,没有最终形成一个具有核心影响力的有色矿石定价中心和相应的有色矿石种产业链。
(三)建立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连云港依托港口便捷的地理优势、顺畅的集疏运体系、密集的航班航线、完善的码头功能和优质的口岸服务,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矿产进口量最大的集散地之一,也是我国有色金属矿最大的进口港口之一。其市场规模和交易量不断扩大,成为国内外有色矿石企业的重要选择。目前,在连云港港口进行作业的有色矿石种主要包括铜、铅、铬、锰、锌、镍精矿以及红土镍矿等。这些矿种的货源地遍及陇海兰新沿线,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将连云港港口作为有色矿石卸货的首选地点,来自全国各地的贸易商在连云港港口的年均贸易量超过60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约30%。其中,锰和铬等矿种在连云港的交易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指向标。在这种情形下连云港虽然已经形成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一定规模的交易平台,但尚未建立起产业化、规模化的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而这将必然阻碍连云港有色矿石贸易的有序和深入发展。因此,依托连云港当前铜、铅、铬、锌、锰、镍精矿及红土镍矿等多种有色矿石的进口贸易,结合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政策环境,在连云港设立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的建立,既是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更能解决有色金属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1.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的建立旨在打造一个专业的有色金属交易平台。有色金属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其交易市场规模巨大,但交易方式较为传统,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效率低下等问题。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的建立致力于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有色金属交易平台,可以提供一个集交易、信息、物流、金融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不断完善交易机制和服务体系,提高交易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参与交易,扩大交易规模,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交易服务。同时,交易所还可以提供专业的价格发现机制,反映市场真实价格,为行业提供参考。
2.交易所的建立旨在促进有色金属行业的健康发展。有色金属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交易行为。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的建立,可以引导行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减少不正当竞争和恶意炒作,提高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同时,交易所还可以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的合作,共同制定行业标准,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的绿色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建立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的可行性分析
(一)连云港口岸的地域可行性分析
连云港地区作为我国有色矿石的重要进出口口岸之一,近年来在有色金属的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得益于该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物流条件。
1.口岸的腹地十分广袤。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其口岸覆盖了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的 11个省(区),辐射面积超过 360万平方公里,经济腹地十分广阔。此外,它还是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连接大西洋和大平洋,以及美洲、亚洲和欧洲这三大洲,在我国的海陆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连云港口岸与国家战略方向高度贴合。连云港是全国首批 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20世纪 90 年代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进入新世纪,连云港叠加江苏沿海开发、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以及国家创新试点城市等四大战略,其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和“注意力经济”效应。同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连云港在连接上合组织成员国、中东欧国家、日韩及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战略地位又进一步提升。2024年连云港市外贸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升,据连云港口岸海关统计,前8个月,全市外贸进出口113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值37.8%,居全省第1位。
3.超前合理安排港口的规划。目前,连云港岸已经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整体格局,港口拥有 88 个万吨级以上的泊位和40万吨的最大深水泊位,拥有 2.44亿吨的年设计吞吐能力;拥有90条集装箱航线、29条杂货滚装航线和中韩客货班轮航线;陆上开通覆盖中亚地区主要站点的中亚五国、中吉乌、中蒙、中土、中德、中俄6个国际班列线路。港口货物吞吐量在2023年突破3.2 亿吨,已成为世界级深水港口。
(二)资源可行性分析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的背景下,有色矿石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连云港地区有色矿石的进口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进口的有色矿石中,铜和铝是主要的进口品种,这些大宗有色矿石主要从海外矿山和贸易商处进口,为国内的冶炼和加工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同时,连云港地区还进口一些镍、钴等有色金属,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凭借有色矿石产品进口的规模优势,连云港口岸作为国家规划能源原材料运输和煤炭装船港的重要港口,年矿产品吞吐量超过亿吨,已逐步跻身我国有色金属矿进口第一大港行列。有色矿石产品,如铬矿、铜矿、锌矿、铅矿和铁矿氯化钾等,进口量在全国进口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2023年连云港口岸进口铁矿6555.3万吨、有色矿石(锰矿、铬矿、铜矿、锌矿、铅矿、锂矿、钛矿)293.75万吨,化肥(氯化钾)126万吨,分别占全国进口总量的5.56%、3.21%和9.62%。由此可见,连云港有色矿石资源交易优势异常明显。
(三)社会效益可行性分析
1.有助于充分利用资源的区位优势,推动环境可持续友好发展。建设和经营有色矿石交易所对连云港的水资源、能源、电力的消耗十分有限,不需要投资新建相应的专用道路和铁路路线,在不增加现有城市道路、交通、通信、城市公用设施压力的同时,也不会对城市现有道路、交通运输、通讯、公共设施造成任何污染,属于绿色物流、低碳物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专业规范的有色矿石交易所的建设,符合国家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开展稀贵金属现货电子交易相关政策要求,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项目。
2.将有助于连云港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品牌的塑造。一方面,有色矿石交易所建设可以推动期货文化在本市的传播,丰富市场文化,改善物流经营模式,增加盈利渠道,提升该市物流发展水平,符合市政府将物流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战略方针;另一方面,有色矿石交易所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连云港对外经济贸易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连云港“一带一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中哈物流基地”等城市品牌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3.有利于带动就业,盘活闲置资源。有色矿石交易所的建设,不仅可以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加短期就业机会、为富余劳动力找到就业门路等方式,增加固定职业岗位,而且有色矿石交易所建成后将直接增加数百个就业岗位。同时,也可以通过项目建设投资,带动相应的运输、贸易、生活配套等行业的发展,以及通过经营活动增加大量就业岗位。盘活现有闲置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后勤资源等,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三、建立连云港有色矿石进口交易所的应对措施与提案
(一)积极调研协调,做好申报工作
一方面,有关部门要抓紧开展政策研析工作,通过深入调研,进一步为建立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制定更加全面周密的方案,提供坚实的政策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的评估工作;另一方面,对有关外贸商和境内外客户进行走访调研,并积极与期货交易所、证监部门和有色矿石行业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及早递交申请材料,积极做好迎接评估的准备工作,争取早日获批。
(二)做好交易品种选择与定位策略制定工作
交易品种选择是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建立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市场的活跃度和竞争力。在选择交易品种时,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应选取市场需求量大、价格波动活频繁、交易活跃的有色矿石品种。铜、铝、锌等金属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应选择这些金属作为主要交易品种,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定位策略部署方面,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制定合适的定位策略。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应定位为专注于进口有色矿石的交易平台。当前,全球有色矿石市场日益活跃,进口量逐年增加,这为连云港进口有色矿石交易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加强培训,积极推动期货交易
对于连云港的大多数企业、贸易商和公众来说,矿产期货依然是一种新兴事物。相关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应积极采取行动,普及正确的期货知识。鼓励企业运用期货工具合理制定价格和进行套期保值,同时鼓励贸易商和投资者积极参与期货经纪及交易,以在期货市场中争取到一定的发言权,促使其迅速被市场所接受,并有效服务于企业、贸易商和投资者。
(四)采取措施,整合和规范行业市场
目前连云港市的有色矿石进口贸易商呈现出“少数大型企业与众多民营中小企业并存”的特点,因此建立有色矿石交易所需要整合这些进口商的资源,以形成一个行业的整体。在交易所成立后,政府作为交易规则的制定者和管理者,应当设立监管委员会,以发挥调节作用,确保交易所的健康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有色矿石交易所能够真正成为地区有色矿石的物流中心。
(五)进一步改善物流设施,提高物流能力
建立有色矿石交易所是连云港物流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连云港市要以港口优势为依托,以龙头企业、龙头市场为突破口,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着力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型物流集团、物流园区,带动连云港物流产业整体发展,真正发挥连云港的区位优势,打造现代物流中心,为连云港物流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