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落叶松幼苗阶段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培育的深入分析

2025-02-16吴鸣雁

农民致富之友 2025年4期
关键词:落叶松根系幼苗

东北落叶松,作为东北地区特有的重要树种,不仅在林业生产上非常重要,而且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也深受青睐。然而,幼苗阶段是树木生长中最为脆弱的时期,特别是在东北这样多变的气候条件下,落叶松幼苗更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此类病虫害如果不加以有效防治,不仅会影响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苗木的死亡。因此,林业部门必须深入分析并熟练掌握东北落叶松幼苗阶段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另外还需要明确培育过程中的关键要点,以保证落叶松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东北落叶松幼苗阶段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病害防治技术

(1)立枯病防治

立枯病是东北落叶松幼苗期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病害,其会导致幼苗枯萎或猝倒,严重影响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为了有效防治立枯病,林业工作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土壤的选择、处理是防治立枯病的关键,林业工作人员应该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进行育苗,这样的土壤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长,并减少病害的发生。在播种前,对种子、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福尔马林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以杀死潜在的病原菌,同时使用五氯硝基苯等消毒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消除土壤中的病原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②在幼苗生长期间,可以选择波尔多液、多菌灵等广谱杀菌剂,按照推荐的浓度、使用方法进行喷洒。喷洒时应注意均匀覆盖幼苗的叶片、茎部,以保证杀菌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的杀菌剂,以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③合理安排苗床的间距、密度,保证幼苗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生长。及时除草、松土,保持苗床的整洁、通风。在光照充足的天气下,可以适时揭开覆盖物,增加幼苗的光照时间,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强幼苗的抗病能力。

(2)猝倒病防治

猝倒病也是东北落叶松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幼苗的茎基部。为防治此病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并撒入适量的生石灰或硫酸铜进行消毒,深翻的目的是将土壤中的病菌翻到表面,在阳光、空气的作用下使其失去活性,同时生石灰、硫酸铜也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②种子处理,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浸泡时间通常为半小时到1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再进行播种。

③应保持土壤湿润,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而导致土壤过湿,因为过湿的土壤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同时浇水的时间也应注意,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在中午阳光强烈时浇水,以免烫伤幼苗。

④在幼苗生长期间,应定期检查幼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猝倒病的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与此同时,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也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其他可能的病虫害,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⑤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等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此类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控制病害的蔓延。喷雾时应注意均匀喷洒,保证每株幼苗都能接触到药剂,按照建议的喷雾间隔进行多次喷雾,通常为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以保证防治效果。

2、虫害防治技术

(1)地老虎防治

地老虎是东北落叶松幼苗期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以幼虫形式危害苗木的根部。为防治此虫害,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使用辛硫磷乳油或敌百虫等高效、低毒的农药,按照推荐的比例与水混合,均匀喷洒在准备播种的土壤上,此类农药能够渗透入土壤,杀死潜伏其中的地老虎幼虫,降低虫害发生的概率。

②当地老虎幼虫进入危害期,其会开始咬食幼苗的根部,造成严重的损害。此时,应使用敌敌畏乳油或马拉硫磷乳油等农药进行地面喷雾防治,保证农药能够均匀覆盖到整个苗床,尤其是幼苗的根部区域;喷雾的频率、次数应根据虫害的程度、农药的持效期来确定,通常建议每隔7—10天喷雾1次,连续进行2—3次。

③除了直接喷洒农药外,还可以利用地老虎的成虫进行诱杀,在苗床周围设置黑光灯或糖醋液等诱杀剂,能够吸引成虫前来,黑光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而糖醋液则模拟了地老虎成虫喜欢的食物气味,当成虫被吸引过来后,其会陷入陷阱或被农药毒杀,从而有效地减少下一代幼虫的数量。

④防治地老虎的过程中,定期检查与监测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土壤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地老虎的危害迹象。

(2)蛴螬防治

蛴螬同样是地下害虫之一,以幼虫形式取食苗木的根系。为防治此虫害,除采取与地老虎相似的防治措施外,还可以在苗木行间铺设稻草或麦秆等覆盖物,此类覆盖物可以为蛴螬幼虫提供一个遮蔽、藏匿的环境。一段时间后,收集并集中处理此类覆盖物,可以有效地消灭藏匿其中的幼虫,此类方法既环保又有效,对于长期防治蛴螬虫害非常有帮助。需要注意的是,防治蛴螬虫害时,定期检查与监测同样重要,林业工作人员需要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根系状况及时发现蛴螬的危害迹象,一旦发现虫害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预防虫害进一步扩散、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东北落叶松幼苗阶段培育要点

1、土壤选择

落叶松幼苗的土壤选择是其生长的关键,不仅为幼苗提供了生长所需的营养,还是其根系发育的基础,因此选择一种适合落叶松生长的土壤至关重要。落叶松的根系需要足够的空间来扩展,疏松的土壤可以保证根系顺畅地生长,不受阻碍,还能够促进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根系的呼吸。落叶松幼苗在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较高,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能够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其健康生长。东北地区的气候多变,时常会有降雨,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迅速排出多余的水分,避免根系因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导致腐烂。为了获得这样的土壤环境,林业工作人员通常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混合腐叶土、园土、河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腐叶土富含有机质、微生物,能够为落叶松幼苗提供丰富的养分,同时腐叶土还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呼吸。园土是常见的土壤类型,具有良好的肥沃性和适中的质地,可以为落叶松幼苗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河沙的颗粒较大,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同时,河沙还富含矿物质,对幼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合这三种土壤时,需要注意比例,按照腐叶土∶园土∶河沙 = 2∶2∶1的比例进行混合,这样可以保证土壤既富含养分,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在此基础上,林业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气候、土壤条件,对混合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获得最适合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土壤环境。

2、光照与温度

落叶松幼苗需要适量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以制造养分支持其生长。在春季、秋季,阳光强度适中,日照时间较长,此时应保证苗木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促进其生长。然而,夏季阶段阳光强度较高,日照时间较长,此时应适当遮阴,避免过度阳光直射导致苗木灼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林业工作人员可以使用遮阴网或调整苗木的位置,遮阴网可以有效地阻挡阳光,为苗木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定期检查苗木的透光度,做好疏剪工作,使其能够接收到不同强度的阳光,也有助于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与此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环境也是培育落叶松幼苗的关键因素之一。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落叶松幼苗需要适当的保温措施以避免低温冻害。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保温被、地热线等措施来提高土壤、空气的温度,为落叶松幼苗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此类保温措施可提高土壤温度使落叶松幼苗根系吸收更多的养分、水分促进其生长;在夏季高温季节,需要注意防止高温灼伤,可搭建遮阳网、通过进行喷水等降低温度,同时注意控制土壤的水分,防止高温高湿的环境导致苗木的根系受损。在此基础上,定期检查落叶松幼苗的生长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保温、遮阴措施,以保证落叶松幼苗的健康生长。

3、水分管理

落叶松幼苗对水分的需求因季节、天气状况而异。在春季和夏季,由于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需要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和用水量,以保证苗木获得充足的水分,促进其生长;在浇水时,可采用滴灌、喷灌或浇水车等方式进行浇水,此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可过湿,防止过度浇水导致的根系出现腐烂等问题。具体而言,春季是落叶松幼苗生长的黄金时期,此时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在春季,应该适当增加浇水频率和用水量,以促进苗木的生长,同时浇水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早上或傍晚,以避免高温时段过度蒸发水分。夏季阶段的水分管理与光照温度管理方式相同。在冬季,由于气温较低,落叶松幼苗的生长速度较慢,对水分的需求也相应减少。此时,应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这样可以避免浇水过多导致土壤结冰或苗木根系腐烂。与此同时,可在苗木周围通过铺设防寒草等方式来减少水分蒸发,保证落叶松幼苗在冬季也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

4、施肥管理

施肥是落叶松幼苗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为苗木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生长和发育。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肥料及合理的施肥方法,以保证落叶松幼苗能够健康地成长。有机肥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对落叶松幼苗的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复合肥则能够根据落叶松幼苗的需求提供全面的营养,满足其生长所需的各种元素。在苗木生长初期,由于根系尚未完全发育,对肥料的需求相对较低。此时可以适当减少施肥的用量和频率,以避免过多的肥料对苗木造成负担。与此同时,在施肥时,应将肥料均匀撒在苗木周围,避免过度集中在根系附近,以免造成“烧根”现象。随着落叶松幼苗的生长,其对肥料的需求逐渐增加。在苗木生长中期,应以氮肥为主,促进苗木的生长。氮肥能够提高苗木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枝条、叶片的生长,此时可以适当增加施肥的用量和频率,以满足苗木对氮元素的需求。到了苗木生长后期,除了继续保证氮肥的供应外,还应适当增加磷肥、钾肥的施用量,磷肥能够促进苗木根系的发育、木质部的形成,提高苗木的抗逆性;钾肥则能够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增强其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林业工作人员可以适当调整施肥的比例,以满足苗木对磷、钾元素的需求。最后,在施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与其他管理措施的配合。在浇水后进行施肥,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修剪后进行施肥,可以促进苗木伤口的愈合、新芽的萌发。不仅如此,林业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期检查落叶松幼苗的生长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方案,保证苗木能够健康地成长。

5、定期修剪

定期修剪是落叶松幼苗培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对于苗木的健康生长、美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林业工作人员需要定期修剪去除病弱部分,调整生长方向,保持株型美观,提高观赏价值。定期修剪可以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需要修剪掉病弱部分、调整生长方向,避免对其他部分的影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苗木的抗逆性。与此同时,修剪还可以使苗木更好地利用阳光、水分,促进其生长和发育。定期修剪可以保持落叶松幼苗的株型美观,林业工作人员定期修剪能够控制苗木的高度、冠幅,使其呈现优美的树形,在提高落叶松幼苗的观赏价值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市场。在修剪过程中,林业工作人员需要选择剪刀、锯子等修剪工具,根据苗木的大小、生长情况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林业工作人员需要注意避免对苗木造成损伤,以免影响其生长和发育。在修剪前,应仔细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确定修剪的位置和方式,以保证修剪效果最佳;在修剪后,林业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对苗木进行养护管理,及时浇水、施肥,保持土壤湿润、苗木的营养供应,同时注意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伤口、病虫害,保证苗木能够健康地成长。另外,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深入分析研究东北地区落叶松幼苗的病虫害发生特点与情况,按照具体的情况制定完善的防治方案计划,降低病虫害问题的发生率,提升各项防治工作的有效性,促使落叶松幼苗的良好生长。

三、东北地区落叶松幼苗阶段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与培育工作启示

1、随着科技的发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将更加依赖于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落叶松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实现对病虫害的精准防控;采用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培育抗病虫害能力更强的落叶松新品种,也是未来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方向。

2、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病虫害防治工作、培育工作将更加注重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将更加注重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培育方面,将更加注重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落叶松品种,以及采用有机肥料的使用、节水灌溉等更加环保的培育方法。

3、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落叶松幼苗的培育工作将更加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实现落叶松幼苗的集约化、高效化培育,提高幼苗的质量和产量,同时设定、执行更加严格的培育标准保证落叶松幼苗的健康生长、品质稳定。

总而言之,林业部门掌握东北落叶松幼苗阶段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育要点,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此项技术在保证苗木健康生长中的重要性,有效地提高东北落叶松幼苗的成活率和品质。与此同时,在培育过程中,林业部门还应不断关注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措施,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其他林业部门的交流合作也非常重要,需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相关苗木的培育水平,改善技术应用的效果,在新时期的环境下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东北落叶松的生产质量,保证生产的水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科学合理预防病虫害、培育苗木的基础上,为东北落叶松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促使东北落叶松种植行业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落叶松根系幼苗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雅安市:织密根治欠薪“根系网”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烤烟漂浮育苗根系致腐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