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是否会夺走人类的工作

2025-02-14

文萃报·周五版 2025年2期
关键词:理工科亲密关系伴侣

学文科真的没用了?

AI 迅速改变了就业市场,以至于我们无法预测未来还需要哪些技能。对理工科的认知也是一样,很多人觉得学编程、代码很重要,因为计算机是未来。但几年后,AI 编码可能比人类编得更好,那是不是我们也不需要人类程序员了?相反,也许到时候我们会更需要哲学家、心理学家,因为世界剧变会带来更多哲学和心理问题。

举个例子,要实现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我们必须将道德规则也编码到驾驶程序中。假如出现紧急情况,汽车必须为了救行人而危及车内乘客的安全时,应该怎么做呢?AI可以编写这段代码,但我们需要人类来为AI制定道德规则。同样,理工科专家也无法告诉你AI 会如何影响人类的心理健康、亲密关系和社会生活。为此我们需要历史学家、心理学家和艺术家。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计算机科学家发明了社交媒体算法,但他们不能预见算法对儿童的负面影响。你认为谁最适合帮助改善儿童的处境——研究计算机的人,还是研究人类的人?

算法是否真的提升了效率?

依赖算法来评价一切的做法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逐渐地,我们都被迫变成“被动的消费者”,而不是“主动的生产者”。

以亲密关系为例,我可以试着通过算法匹配来找到另一半。基于海量数据,算法会为我的潜在对象打分,让我试着与评分高的人相处。如果我对这些结果不满意,可以直接忽略,等着算法给我推更好的人。反正我的灵魂伴侣仍然在世界某处,算法迟早会为我找到的,是不是?

这种态度很可怕,它刺激着我们不断因为微小的瑕疵而拒绝潜在的候选人,转而去等待一个“完美”的人出现——反之,它不会鼓励我来改变自己,我只是在被动地接受。

但我们也可以试试另一种做法——把人类看成亲密关系的创造者,而不是消费者。但问题压根不是如何找到完美伴侣,“完美伴侣”是不存在的。真正的问题是,无论算法为我找到谁,我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建立一段良好的关系。

AI 会夺走人类的工作吗?

在这个问题上,直觉可能会误导我们。

例如,我们通常认为医生比护士更重要。但AI 可能更容易取代医生而不是护士。为什么?许多医生的工作主要是分析数据,他们收到大量关于患者的症状和病史的数据,接着分析数据、诊断疾病,并推荐治疗方案。这种数据分析恰恰是AI 的优势,它们马上就能比人类做得更好。

但护士的工作就不仅是分析数据了,他们还需要良好的动手能力和社交技能,比如换绷带、给哭泣的孩子注射疫苗,这都是更难自动化的事情。因此,AI 医生可能会出现得比机器人护士早。

如果要给年轻人一些建议,最安全的做法是更广泛地学习技能,而不是专注于某种垂直类技能,比如编程。他们应该提升动手能力、发挥同理心,就像过去锻炼智力一样,运动技能和社交技能同样重要。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在一生中不断学习和改变。要在21 世纪蓬勃发展,你需要一个非常灵活的头脑。

(摘自《读者》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文许嘉婧、曲枚/译)

猜你喜欢

理工科亲密关系伴侣
Outpatient hybri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with SOUTEN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followed by endoscopic suturing of the mucosal defect: A case report
亲密关系不会真的无疾而终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先理解自己,再理解伴侣
如何“改造”性格相冲的伴侣?
选对伴侣,是一生最好的投资
暴力 亲密关系中的致命毒瘤
最好的伴侣,遇事先道歉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