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人的“电子妈妈”:她窥见孩子们的隐秘需求
2025-02-14豆胖
一个普通母亲暖心的“唠叨”
“乖乖,今天有没有好好吃饭啊?”“乖乖,妈妈想你了,有什么不开心的,记得给妈妈讲啊!”……
2024 年7 月3 日,荀海菊在快手发布了一段视频。穿着简单灰绿色T 恤的她,站在昏暗灯光下,对着镜头诉说着对孩子的思念。
视频只有短短43 秒,没有华丽的背景和精致妆容,也没有炫技的拍摄和剪辑。只是平日里,一个普通母亲暖心的“唠叨”。这段视频,在快手获得3091 万浏览量,265.1 万点赞,32.7 万条评论。
现实生活中,荀海菊是一儿一女的妈妈,但在快手上,她是上百万人的“电子妈妈”。
2024年4月4日,她在快手平台发布第一条视频,教孩子们选猪肉,“乖,这个后腿肉啊,一般瘦肉多,筋多,脂肪含量少……”
“真的好想哭,你是第一个叫我‘乖’的。”一声“乖乖”,让很多粉丝感动到落泪。“乖乖”这个称呼,是河南方言,平日里,荀海菊就这么叫儿子和女儿。
短短3 个月,她就在快手拥有了100 万粉丝,也拥有了许多的“电子儿女”。这个时候的荀海菊,还在打工。有人劝她直播带货,或许就不那么辛苦了。但她有不一样的看法,“我不想辜负孩子们的信任。”
可要上班,又要拍视频,对年近半百的她,是很大的挑战。她每天下班时间最早18:30,最晚20:00。骑电动车也得需要30 分钟才能到家。“回家也顾不上吃饭,赶紧先熟悉拍摄流程,晚上9 点多开始拍视频。”最晚一次,她和儿子拍到凌晨2、3 点,“教孩子们做饭,得准备食材,就会比较慢。”
还有一件事也比较影响拍摄进度。有一次,她状态不佳,一段200 多字的词,背了一个小时,录了30 多遍。每次她都觉得不满意,“你想表达爱,就必须拿出最真挚的状态。”
视频里,她总是精气神十足,但很多时候,都是强打精神。“我不想让孩子们看见一个憔悴的妈妈。”每次录之前,她都整理好头发,再淡淡地涂个口红。神清气爽的她,浑身充满了能量。
母爱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荀海菊对孩子们需求,一向是有求必应。
“如何保护自己?”“被孤立了该怎么办?”“如何与原生家庭相处?”她拍摄的视频作品,大多都是粉丝的困境和需求。她看见孩子们求助了,就第一时间回应,希望自己能提供一些微小的帮助。
从第一条视频发布到现在,8 个多月,她在快手平台一共发布200 多个作品,几乎全部来自粉丝诉求。而她回应的内容,大多来自母亲给予她的教育,以及她对子女的爱。
她最愿意看到的留言是,“妈妈,我今天很开心。”“妈妈,我跟你学会做菜了。”当孩子们把做菜的图片,发到评论区,她就很有成就感。
“孩子们心情好,我就跟着心情好。”还有粉丝要给她买礼物,寄土特产,她都拒绝了。“他们是小孩子,很多人还不赚钱呢!”
荀海菊的暖心之举,受到了平台的关注,被评为快手年度“燎原之星”。
不久前,她因为尿结石住了4 天院。出院当天下午,就去找儿子拍视频,“我不想耽误日更,怕孩子们惦记。”每次翻评论区看见,“妈妈,我等着你叫我乖乖呢。”她就停不下来了。
她非常清楚地知道,母爱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真正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从来不是物质,而是爱的方式。荀海菊希望把这份纯粹又真挚的母爱,传递给更多的大小孩子,“只要乖乖们需要我,我就给他们当一辈子‘电子妈妈’。”
(摘自《婚姻与家庭》2024.12 豆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