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C级食品安全等级公示单引发的思考

2025-02-14卢筱红陈露

江西教育A 2025年1期
关键词:督学食堂责任

【案例背景】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关注的话题,尤其是校园食品安全。近年来,各地发生多起造成恶劣影响的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各级督学特别是责任督学的作用,督促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切实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南昌市西湖区教体局坚决筑牢学校食品安全底线,要求责任督学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经常性督导。

【案例描述】

我们负责的责任片区共有6所区属公办幼儿园,在一次日常食品安全督导工作过程中,通过听取汇报、查看台账、走访厨房,总体感觉幼儿园在从业人员配备、硬件设施及操作流程等方面均比较规范,都能按照要求落实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当一切感觉良好,检查工作快要结束时,一张贴于幼儿园食堂门口的食品安全C级公示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据了解,食品安全等级通常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代表着食品的卫生安全程度非常高,符合各种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B级代表着食品的卫生安全程度一般,可能存在一些风险;C级则代表着食品的卫生安全程度较低,可能存在较大风险,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威胁。这是一所新开办的公办幼儿园,未能评上A级还能理解,但被评为C级,简直不可思议。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我们深入关键部位进行再次核查。在查看食堂时发现诸多问题,如:操作台及案板均存在积水现象,食品库房通风效果不佳,二次更衣室的门没有安装自动闭门器等。作为责任督学,我们必须下功夫去帮助幼儿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了解实情,在破难题、找根源上下功夫

通过交流,幼儿园负责人向我们表示,据其向相关部门了解到,食品安全等级为A级、B级的幼儿园要迎接很多检查,C级对幼儿园本身没有太大影响,反而能避免接受此类检查,因存在畏难情绪,所以没有主动争取评A级、B级。且不说该负责人表述的相关部门的说法是否如实和妥当,但其作为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人,难道没有思考一下这个C级的含义?难道没有思考本园的食品安全等级应该且能够评为哪一级?作为区属公办园,本应在区域内起到示范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却因怕检查嫌麻烦而放弃申请更高的食品安全等级,合理吗?

带着种种疑问,我们从幼儿园的“三新”特点出发,结合实地核查发现的问题,和园方一起分析原因:一是新园所着急开园办学,对食堂分区布局和设施安装考虑欠佳;二是新园长没有管理经验,对食品安全及安全等级的意义认识不够,对管理工作也不够自信,不愿意迎接检查,担心暴露问题;三是新的工作人员,对规范操作的流程不熟悉,培训不到位,不了解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政策等。

二、聚焦整改,在寻对策、见行动上下功夫

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后,园方终于主动联系食品监管部门,邀请他们协同合作,由表及里找问题,采取措施补短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已落到实处,推动该项工作达标创优。

提高认识,夯实思想根基。通过不断宣讲,该园负责人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学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及安全员,建立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完善食品安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人尽其职、人尽其责。

优化布局,规范作业程序。通过改造,重新调整分区,设立了更衣室、操作间、洁具隔离间等独立区间,让布局更科学、合理,并严格实行分区作业管理,人员固定,专人专岗,严禁替换。

加强培训,提升实操能力。厨房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凭健康证及培训合格证入职,并逐一张贴上墙公示。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要求先更衣再工作,先消毒再操作。开展应知应会考核与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升厨房人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各司其职,强化自我监督。食品安全员根据风险清单进行检查,形成《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未发现问题实行零报告;食品安全总监每周组织风险排查,消除隐患,形成《每周食品安全排查治理报告》;食品安全负责人每月听取工作汇报,进行调度,形成《每月食品安全调度会议纪要》,完善自我评估报告。

抓好教育,形成园家社共建。开展食品安全“四个一”活动:面向幼儿开展一次国旗下讲话,面向管理人员开展一次法律法规专项培训,面向全园开展一次应急演练,面向膳食委员会成员(家长代表)开展一次食堂观摩活动。同时,提高幼儿及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三、成果转化,在促提升、创新局上下功夫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后,该园负责人开心地向我们反馈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成效一:成功获评了食品安全等级B级。幼儿园从“被动等”到“主动干”,提升了食品安全质量,幼儿吃得开心,幼儿园安心,家长放心。

成效二:学习、讨论和研究成常态。食品安全负责人、总监、安全员以及厨房人员个个增强了学习内驱力,定期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及困惑,共同讨论研究,协作解决。

成效三:营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幼儿园从园长到老师、从家长到幼儿,人人学习食品安全知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

对幼儿园取得的成绩,我们深感责任督学责任重大,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鼓励该园分享成功经验,与本片区另外两所食品安全等级为B级的幼儿园协同联动,为争创食品安全等级A级共同行动。

一是编制“学习任务书”,成立学习小组,共同学习、讨论和研究,把食品安全学习作为一种工作方式、生活习惯,将理论知识学习消化、深化、转化。

二是定制“整改推进表”,在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过程中,直面聚焦问题、狠抓整改落实。

三是绘制“目标路线图”,对照指标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进行自我评估,优化完善,全力以赴,争创A级。

【案例反思】

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基于幼儿生理特点,幼儿园食品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基层责任督学,在食品安全督导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以下“三力”:

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案例中该园所最大的风险就是幼儿园负责人对食品安全定级缺乏科学的认识,因此,督学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预判,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时发现问题。

要有“靶向治疗”的解决力。作为督学,既要精准诊断督导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症结,更要精准施策,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举措;同时要有服务意识,充分发挥督学沟通协调的作用,督促幼儿园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切实形成关心爱护教育发展的合力。

要有“宁紧勿松”的防范力。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公共问题,日常做不到“万无一失”,关键时刻便会“一失万无”,食品安全这根弦始终要绷得紧而又紧。我们将切实履行督学职责,秉持从严从实从细的工作态度,发挥好“第三只眼”的监督作用,守护好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为幼儿园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江西省南昌市朝阳新城第三幼儿园)

猜你喜欢

督学食堂责任
责任督学思与行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如何处理好督学与校长之间的关系
行走在教育督导之路上——对做好责任督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