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之梦
2025-02-14曹璐

“永远年轻”,放在21世纪的医学领域已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憧憬与祝福。以健康生活方式为基础,营养补充为中层建筑,再配合顶层的再生医学,构成一个完整的抗衰金字塔,人类的长生梦不再遥远。
准备好了吗?一起去挑战人类的生命极限。人类的发展史始终伴随着对于长生的探求,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个梦想可能越来越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医学化抗衰?我们邀请到英国女王大学医学硕士、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副理事长陈力,梳理目前国际上正在实施的抗衰计划,看看在寻求长生的路上,我们已经走到了何处。
生活方式医学,健康代谢的基础盘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运动,这些是不是养生的老生常谈?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些看上去似乎没啥新意的口口相传的养生经,已经被现代医学的临床研究所认可,真正成为了一门医学,那就是Lifestyle Medicine(生活方式医学)。这门医学重视预防医学以及自我照顾,通过个人以循证方式的预防和治疗,在可持续的自我干预中进行治疗和逆转慢性疾病。
早在2017年10月,美国生活方式医学会(Arnerican College of Lifestyle Medicine)举办了史上第一次专科医生考试,标志着生活方式医学正式成为美国主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医学不同的是,生活方式医学的重心不在于治疗,而在于预防慢性病。当前,国人慢性病的发病率直线上升,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占据了大约75%的死亡原因,同样过载的还有国家医疗控费的压力。根据数据研究发现,这些慢性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非健康生活方式的结果。由果寻因,医学专家认为应当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尽早实施有效的健康生活计划,采取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这无疑可以打破患者与慢性病之间的壁垒。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医学的出现,让人类拥有了对寿命的掌控权。尽管人人都想拥有一个更为健康的体魄,但如何长久接受生活方式医学的治疗,又该如何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目前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生活方式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医者和“患者”的界别。换句话说,人类可以成为自己的医生,即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积极参与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来,实现自我护理与自我管理,通过膳食结构调整、适当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压力控制、人际关系的改变,形成系统的整合医学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这六点必须是并行存在的,如果忽视其中一项,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
饮食这两年,轻断食、16+8减肥法在互联网上掀起全民热潮,其实从生活方式医学角度来看,饮食的确是引发慢性病的诱因之一。肥胖和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过量的饮食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促使这两类患者的疾病加剧,引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几率极大,但是这些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医学进行提早干预和治疗。健康饮食的首要原则是控糖,游离糖不要吃,碳水化合物控制在总摄入量的20%以下(有代谢性疾病的需要控制在10%以下),水果也少量摄入即可。然后要吃大量的新鲜蔬菜、足够的蛋白质以及健康油脂,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健康膳食宝塔。
运动“少吃多动”似乎是大部分人默认的保持身材的秘诀,然而把不同的个体放置在其中,运动所起到的健康作用也有很大的差别。开合跳、平板支撑属于可以提高心率的有氧运动,对于改善心脏健康必然有助推作用。最为常见的说法是,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死亡的风险,在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中,定期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因心脏病恶化的风险。在生活方式医学治疗中,运动最为显著的功效是为了保持人体肌肉质量,换句话说,如果人一旦失去了肌肉,很可能面临骨折的风险。

睡眠饮食、睡眠、运动几乎成为了不同患者最常听到的“治疗三件套”,但对于年轻人而言,有关睡眠的话题往往难以实现知行合一。专家提出有规律的作息,强调的是成年人每晚至少保证有6-8小时优质睡眠,退而求其次,也要尝试每晚睡觉时间大致一致。在很多年轻群体中,熬夜四五天,选一天报复性睡觉,把睡眠补回来,但其实这远远超出身体的负荷,可以说,身体并不接受这样的“补给”,身体更容易接受常规稳步的睡眠。
烟酒管理烟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不用赘述。这两种习惯都会大大增加各种代谢性疾病以及恶性疾病的概率,可以说是能戒则戒。
压力控制压力控制也被称为情绪韧性,指的是当一个人在面对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时,他所做出的最本能的反应,是否具备可以恢复到事件发生之前心理状态的能力?这与复旦大学老师陈果所说的情绪稳定有相似之处。陈果说,情绪稳定不是没有情绪,而是要用稳定的方式表达情绪。对于现代人而言,压力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它们往往伴随着失眠、焦虑症、抑郁症出现,这些心理症状和身体健康也是相互关联的。
人际关系人是有社会性的,与身边人的健康交际也能为健康带来增益。在手机占领所有时间的当下,能花时间和亲密的朋友、家人联络感情、分享生活,让自己身心处在一个放松平和低压的状态,对健康有莫大的裨益。
以上六个因素,构成了完整的生活方式医学。这种医学方式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也不需要额外资金的投入,不过原理说起来很简单,都要做到却也不易。要不要遵循,就取决于你对于健康与长寿的愿望到底有多强烈了。
营养素,人人都需要的健康补剂
长生不老的概念,在抗衰达人、硅谷亿万富翁Bryan Johnson眼里并不是童话故事。从2003年开始,Bryan Johrison投入200万美元开展了名为“蓝图计划”的综合衰老干预活动。以追求“长生不老”术而闻名世界的BryanJohnson,依赖的是财富和高科技的抗衰治疗法,这对于普罗大众而言的确望尘莫及,但或许可以从这位富豪公开的“处方”里提取到一些适配于大众的抗衰方法。
NMN在Bryan Johnson列出的抗衰习惯里,除了前文提到的运动、饮食、睡眠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外,营养补充剂是关键因素。BryanJohnson自用补剂清单里,位列第一位也是目前较为前沿的口服产品是NMN。NMN作用于被称为“长寿因子”的Sirtuin基因,阻止细胞老化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全身能量。其实NMN是人人体内皆有的自然物质,但是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这一部分的物质会逐渐减少,这一点也就说明了为何Bryan Johnsori会将NMN作为营养补充剂,无疑是为了让自己年轻永驻。
除了通过口服补充剂实现抗衰之外,静脉注射在欧美富人圈甚至政治家企业家中也逐渐成为抗衰新风尚。相信看过卡戴珊家族真人秀节目的人,还记得Kendall Jenner组的养生局,节目里Kendall Jenner邀请贾斯汀·比伯的妻子Hailey Bieber来家里输液,输的是NAD+。NAD+的作用是什么?从生物学角度解释,它是线粒体中产生能量的重要辅酶,也就是说,如果没有NAD+,就不能产生能量,生物体无法维持生命。NAD+和NMN一样,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减少,那么NAD+和NMN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NAD+由于分子量比NMN大,很难被人体吸收,这也就直观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即NMN是NAD+的前体,为了增加人体内部的NAD+的数量,就不得不依靠NMN进入细胞,来增加体内的NAD+。
NMN在日常饮食中有迹可循,例如存在于西兰花、牛肉、虾等食物中,但是实验证明,食物中的NMN含量微乎其微,一个人需要食用约40公斤的西兰花才能获得100毫克的NMN,因此最快速有效的方式仍然是口服补充剂。
陈力也补充了一个细节,虽然通过输液补充营养素的效果非常明显,但是绝不建议贸然输液。市场上输液机构良莠不齐,如果没有合规的医疗团队介入,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另外,通过静脉补充的营养素不是只有NAD+,补充高浓度维生素C、谷胱甘肽、氨基酸、细胞能量剂等,也有助于调理慢病。而这些成分相对有可靠和稳定的供应链。
二甲双胍这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主要原理是通过抑制人体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从而起到降糖的作用。二甲双胍为什么受到抗衰人士的力捧?这几年生物学家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不只有抗血糖的功效,在抗老化和抗新陈代谢异常方面,功效尤为明显。
美国麻省总医院(MGH)的科学家小组通讯作者Alexander Soukas博士提出,在小组研究中,他们发现二甲双胍影响核内分子运输,这种运输能力除了可以转换为二甲双胍阻断癌症生长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这种转变方式让二甲双胍延长寿命的功效浮出水面。目前来看,二甲双胍在抗衰研究中任重而道远,在已有科学论据的支撑下,二甲双胍将会成为越来越多抗衰、力求延长寿命人士关注的药物。
雷帕霉素2009年,美国国家衰老机构在干预测试中分别给雄性和雌性小鼠做了寿命实验。实验发现,小鼠寿命延长的程度取决于雷帕霉素的剂量,检测发现,吸收雷帕霉素的小鼠在心脏、子宫内膜和肝脏等器官产生病发率的可能极低,也就说明,服用雷帕霉素对于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雷帕霉素目前也受到了一些质疑,比如,副作用大、对人体效果临床研究不足等问题,所以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观察才有定论。
不过,陈力解释说,全套个性化营养补充剂的成本较高,对于预算成本有限的人而言,可以适时补充一些大众化的人体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比如一直叫好叫座的鱼油、辅酶Q10,都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预防保护机制。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目前市面上有较为专业的医学健康机构会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专项个性化定制服务,针对不同人的体质,开具处方型补充剂。
再生医学,尖端抗衰经
再生医学的出现,使越来越多人将目光聚焦在皮肤医学与生命科学技术领域。提到再生医学,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干细胞技术,作为“全能型选手”,干细胞拥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能力,这也是很多初尝者的优先选择。目前海外已经有20多种干细胞药物获准上市,前景可观。
但是如今,再生医学领域不再只有干细胞“一胞独大”,市面上流行的细胞因子(cytokine,CK)就极具协作性和重叠性。实际上细胞因子的存在,是通过免疫细胞(NK细胞、T细胞等)和非免疫细胞(类似于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形成刺激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它主要的作用是可以调节人体内的免疫应答,同时刺激细胞增长和分化。细胞因子比起化学合成的激素或者羊胎盘来说,拥有鲜活的更适合人体的细胞因子,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修复细胞的能力,如果按照长效性来观望,细胞因子以改善调节的方式进行干预,不是“一次性”抗衰。
说到细胞因子,就不得不提抗衰界的另一匹“黑马”一一免疫细胞NK。研究表明,NK细胞是衰老细胞免疫监测的核心参与者,它在人类的身体大厦里扮演着防御角色,一旦“监视”到病变或者癌变细胞,NK细胞自动进入“战斗”状态,开启免疫防御机制,实现免疫自稳。但是同样的,英雄难过“年龄”关,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NK细胞会变得不够活跃,最终的结果就是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类疾病。免疫细胞疗法的原理就是抽取每个人的血液,对其进行细胞的培养,等到NK细胞实现扩增和激活后,再原路送回,将NK细胞重新注入体内。
与这一原理相似的还有PRP自体血清抗衰疗法,医者通过采集血液,经过器械分离,再提取富血小板血浆,然后用真皮浅层注射方式注射到需要治疗的区域,这会刺激皮肤产生大量的胶原蛋白和富有弹性的纤维,这也是抗衰人士常说的“回春术”。相当于我们把身体的某些细胞送到特定的地方进行修复、养护,等到它焕然一新后,再使其加入身体大厦里进行日常的运行。
最近很火的外泌体,也是再生医学领域的另一抗衰利器。最初科学家认为外泌体是细胞废弃物,但最终的研究显示,外泌体在细胞间起到的是情报员的作用,它可以在各个细胞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由于外泌体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蛋白质,可以有效刺激人体组织再生,焕新细胞活跃度。目前,外泌体已经流向美妆市场,一些医美机构也利用外泌体的功效进行医美治疗后的修复护理。不过,外泌体在国外的应用虽然已经很广泛,但在国内还未获准正式使用,所以,如果遇到此类产品和治疗时还需仔细甄别。
在再生医学领域,中国本土市场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中国健康医学方面的一个参考。
数字化医疗,抗衰神助攻
穿戴式医疗设备,在人工智能时代已经从技术风潮迎来了生活浪潮。拿糖尿病患者来说,目前市面上推介的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就是一种不占面积的可穿戴式设备,它的监测原理是通过葡萄糖传感器监测皮下组织葡萄糖浓度的变化,让患者快速了解自己血糖波动情况,更有便捷化的腕表监测仪,通过微纳葡萄糖光学传感技术对人体进行实时监测。
与之应运而生的“穿戴式抗衰护肤”技术也被不断研发出来,头戴式美容仪器、眼部护理仪、贴纸式皮肤测量装置,也正在成为更为个性化、多功能的抗衰神器。穿戴设备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穿梭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辅佐人类的生命健康与健康管理。
目前来看,中国市场关于穿戴式技术正处在革新与发展阶段,但在医疗设备中已经初见成效,兴许下一步,“穿戴式抗衰”“穿戴式护肤”会成为新兴的智能创新。人类健康与衰老息息相关,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的干预,正是其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