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弹性退休这样实施
2025-02-13
2025年1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就弹性退休的办理程序、基本养老金领取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弹性”如何体现
根据《办法》,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后,即可在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上,自愿选择弹性提前或延迟退休。其中,弹性提前退休的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相应地,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如与所在单位协商一致,也可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同样最长不超过3年。
以1972年9月出生的男职工为例,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2周岁。他可以在满足最低缴费年限的前提下,在60岁至62岁之间选择退休;若单位同意,他还可以在62岁至65岁之间选择延迟退休。这一改革打破了过去法定退休年龄的刚性限制,使职工的实际退休年龄成为一个可根据自身和单位情况自由选择的弹性区间。
职工怎么弹性退休
《办法》规定了弹性退休条件的具体确定及办理流程。除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外,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也将从2030年起逐步提高。弹性提前退休的职工,应达到所选择退休时间对应年份的最低缴费年限;而弹性延迟退休的职工,则需满足法定退休年龄对应年份的最低缴费年限。
在具体操作上,职工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时,需在退休时间前至少3个月以书面形式告知所在单位;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弹性延迟退休的,应提前1个月以书面形式明确延迟退休时间等事项。例如,1975年12月出生的女职工,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改革后对应退休时间为2026年6月。若她想50周岁退休,即2025年12月退休,则需在2025年9月前向单位提交书面申请。
此外,《办法》还强调,弹性延迟退休期间,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可终止延迟退休,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弹性退休,需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同意。
养老金何时领取
在养老金领取方面,《办法》规定,单位应不晚于职工选择的退休时间当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领取基本养老金申请。审核通过后,职工将从退休时间的次月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为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办法严禁用人单位违背职工意愿,违法强制或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随着弹性退休制度的全国施行,各地社保经办服务也面临新挑战。为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已要求各地经办机构调整完善社保经办业务规程,简化程序、优化流程,方便单位和职工办理相关业务。同时,社保经办机构将逐步开展退休提醒服务,提前告知参保人员考虑选择退休时间,并告知办理流程。此外,各地还将逐步推开退休预先服务,提前受理临近退休人员的相关业务申请,方便参保人了解自己历年的参保缴费情况。
为确保弹性退休制度的顺利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已与各地协调好,确保一季度弹性退休能够正常办理。对职工关于法定退休年龄、弹性退休办理等方面的疑问,各地社保经办机构和12333人社服务热线将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职工查询了解相关信息。这一系列措施旨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