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卖地铁座位,“挖”错了商机

2025-02-13

文萃报·周五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公共资源商机有偿

上海一男子开价5元,出让早高峰期间的地铁座位。据极目新闻报道,2024年12月31日,当事人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上班族,目前已给一名乘客两次有偿占座。上海地铁则回应,不支持类似行为。

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地铁的部分路段座位往往十分稀缺,车厢内人挤人的状况屡见不鲜。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人从中 “挖” 出了所谓的商机,将地铁座位“商品化”,以5元的价格“售卖”座位,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地铁座位的设置,旨在为广大乘客在短暂行程中提供稍作休憩,以减轻旅途的劳顿,绝非是用作商品来进行交易的。换句话说,任何乘客都无权对座位进行倒卖。地铁座位,是一种公共交通资源,并非私人商品,购票乘车并不意味着就买断了座位所有权,就能进行市场交易。

公共资源的价值在于服务大众,让每位乘客都有平等使用地铁座位的机会。那些通过售卖地铁座位来谋取私利之人,不仅属于不文明的乘车行为,而且严重损害了公共交通的正常秩序与公平原则。而从道德的视角审视,这种行为也违背了基本的公序良俗。

让座是一个人基本的文明素养。地铁座位理应优先给予老人、孕妇、残疾人、儿童以及长时间站立可能身体不适的乘客。因此,社会所提倡的是让座,而非“卖座”,否则公共资源就可能沦为少数人获利的工具。

有偿占座行为,无疑是对他人的需求和权益置若罔闻,是一种自私自利、缺乏社会公德的体现。按照其逻辑,既然地铁座位能够“卖”,那公交车上的座位、热门公园里的座位也可以被“售卖”。如果此类现象未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遏制,将会引发更多人的效仿,这显然与城市文明背道而驰,让社会变得冷漠,进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实际上,地铁运营方不妨坚决地表示反对,如果有人执意售卖地铁座位且屡教不改,应给予必要的惩处,例如列入黑名单。同时,倡导乘客主动抵制这种不文明乘车行为,勇敢地维护公共秩序和自身权益。

(摘自《新京报》1.1)

猜你喜欢

公共资源商机有偿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等”商机
发掘玩乐商机
玩出无限商机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云南省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工作
青海: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零容忍”
商机
我国已关闭63家“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网站
实行工业企业取水权有偿取得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