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政策转向后的全球经济:稳定经济增长是关键

2025-02-06黄海洲

财经 2025年2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发力货币政策

一个国家的经济在面临高、中、低三条增长路径时,该如何选择?这似乎是一个简单问题,但答案可能并不简单。当一个国家面临有良好回报的发展机遇时,如果因为政策发力不足、协调不完善,尤其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端发力协调不够,而错过了新投资机会带来的经济增长,错失繁荣,那将非常可惜。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特点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韧性,美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规模拉开了与全球一些主要经济体的差距。

2020年疫情暴发后,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力度都远超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的水平。美国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间的新增财政赤字达到惊人的6万亿美元,接近GDP的30%。政府通过一系列法案和计划向居民和企业发放资金,缓解经济压力。同时美联储从2020年4月开始推行无上限的量化宽松,在六个月内就扩表4万亿美元。

在2022年通胀高企时,美联储开启加息,自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持续11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25个基点。历史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加息如此之快,经济无一例外随后都陷入了衰退。然而,美国GDP在2023年增长了2.9%,2024年可能增长2.8%,相当出人意料。美国居民在疫情期间积累的超额储蓄被主要用于消费。2020年后,美国的财政政策也相当宽松,年赤字规模维持在GDP的5%。超额储备和宽松财政政策这两个因素,是美国经济在美联储强力加息背景下没有陷入衰退的主要原因,也促成了其在疫情后几年的增长屡超预期。

美国经济增长的韧性源于其面对危机和挑战时宏观政策层面的积极和协调。每当面临重大危机时,政策发力充足,力争迈向高增长之路。美国经济韧性的根源,也在于善用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两个经济增长发动机协同发力。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资本市场对风险投资的积极态度。只有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两个经济增长发动机协同发力,才能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增长。

随着通胀的大幅回落,全球的央行2024年都改变了紧缩的货币政策立场,进入降息周期(日本除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提升投资风险偏好,培育创投市场,扶持更多的新兴科技企业。欧洲、日本以及其他地区能否抓住机会,扭转发展的颓势,拉近与美国GDP规模的差距,值得研究。

2024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多项重磅超预期信号。市场已经建立起对于政策组合的良好预期,经济政策可以顺势而为,借势发力,不仅可以继续在财政和货币政策端协同发力,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也可以更好地利用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两个发动机,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增长。

学术观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搭配协调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杨翱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陈国进赵向琴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熊琛

“重大风险冲击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协调效应”

《国际金融研究》2024年第12期

经济运行常常因为受到自然灾害、战争等重大风险冲击的影响而表现出剧烈波动。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重大风险冲击,比较下调消费税、下调资本所得税、下调劳动所得税、增加政府支出、常规宽松货币政策、渐进型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对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协调对重大风险冲击的调控效果。

研究发现:1.重大风险冲击导致经济下行、加剧通货膨胀并抬升政府债务杠杆;2.相对于积极财政政策,宽松货币政策对重大风险冲击的调控效果更明显;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行协调时,积极财政政策对重大风险冲击的调控效果更强,导致社会福利损失更小。

关注度

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1月6日-1月17日)

1""锚定看病难

2""ETF大变局

3""侯毅:学胖东来,是因为没路可走了

4""银行保险股的辉煌之年

5""两起空难引发全面排查

6""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逝世

7""二级医院夹缝求生

8""支起健康第一道防线

9""中国制造业未来五年的三大趋势

10破局中国汽车出海难题

资料来源:《财经》APP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发力货币政策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