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攻势看好超跌股
2025-02-04玄铁
沪综指1月14日大涨2.54%,多空情绪出现一阳改三观式逆转。乐观来看,春季攻势行情已然启动,持股过年的赢面上升。
港股再成A股风向标
和“9·24行情”的井喷式上涨相比,“1·14行情”更像是调整之后的技术性修正。作为本轮牛市的领涨指数,恒生指数1月13日的低位较去年峰值缩水近两成,跌回2024年9月24日时的点位,牛市信心遭挫。
当市场一致看空时,风险是跌出来,极易形成多杀多式恐慌抛售潮。此时亦是极佳绝地反击时点,演绎逼空行情的成本较低。恒指从13日破位探底至15日连收两阳,其间累计上涨1.16%,且重回有牛熊分界线的半年线之上,多头堪称重整旗鼓。
受港股弱势拖累,13日沪深300完全回补2024年9月30日当周的向上跳空缺口3708点至3796点。好在政策面及时吹来暖风。同日,中国证监会在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及时回应市场关切,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这是给政策牛行情加油,多头找到反击突破口,概念炒作卷土重来。
通达信“3日涨幅”排名数据显示,1月13日至15日,全A的364个概念指数悉数飘红,涨幅中位数为3.97%;有99个指数涨幅逾5%,其中人形机器人概念以8.29%的涨幅领跑。鲜明对比是,在过去20个交易里,A股仅有5个概念指数飘红,最牛的仍是人形机器人概念,涨幅为7.3%。
不妨增持大市值超跌行业
春季攻势中哪些概念板块超预期?从另类角度来看,截至15日,在“20日涨幅”排名里垫底的是下跌14.34%的短剧游戏概念,却在“3日涨幅”排名中以9.1%的涨幅高居第二。在“3日涨幅”排名中垫底是含H股概念(+0.96%),却在“20日涨幅”排名中列第12位(-1.66%)。可见,多数热门题材难以摆脱大热倒灶的均值回归之宿命,这恰恰是慢牛格局的常态:削峰填谷和箱体震荡。
“9·24行情”演绎至今,快牛疯牛预期早已泯灭,长牛慢牛预期渐成主流。这比较符合倡导“长线长投”的监管基调。上交所日前宣布,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育一支自觉践行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队伍。从耐心资本的抄底+长线投资的理念出发,不妨增持大市值超跌行业。酿酒、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行业指数均为年K线五连阴,15日收盘时较历史峰值分别缩水45.2%、49.6%和65.6%,市盈率分别为19.2倍、34.9倍和149倍。
乐咕乐股数据显示,截至15日,恒指、沪综指和标普500市盈率分别约为11.8倍、13.7倍和30.4倍。中国资产的洼地效应不言而喻。以EPFR统计的配置型外资中,今年1月1日—8日,配置型外资转向净流入6.9亿元。外资在新兴市场中配置A股比例从去年10月的4.1%,上升至12月的5.7%,但仍低于2023年3月的6.5%。
国家队入市后劲十足
美国12月核心CPI同比增速回落至3.2%,为6个月来首次回落。高盛CEO大卫·所罗门表示,美国经济处于“脆弱状态”。摩根士丹利策略师甚至认为美联储将在3月降息。15日标普500上涨1.83%,较去年峰值仅缩水2.46%。
乐观来看,美股有望再创历史新高,A股有望跟涨,国家队入市或提速。同样是国家队入市,2015年下半年救市资金在6个月左右时间里打光两万亿元弹药,堪称救市如救火。本轮行情初期呈现井喷态势,主因是央行支持股市的新政突破了“银行贷款不得用于购买股票”的制度限制,而非倚重国家队短期入市速度和规模。截至2024年底,央行支持的互换便利操作逾千亿元,增持回购再贷款逾300亿元。
摩根大通研报预计,2025年尚未实现的上行利多是家庭大幅增加股票配置、中美关系缓和以及可能出台的更大规模收入和消费刺激政策,A股有望在1月底前后迎来逆转。高盛亦唱多,预计沪深300指数今年年底将上涨20%左右,建议继续超配A股。
从金融实证来看,A股本周止跌回升,唱的是往年先抑后扬的老剧本。纵观历年一月行情,多数是月初调整,节前飘红,力保在涨声中喜迎春节和全国两会行情。统计显示,从1991年至2024年,沪综指春节前5天和后5天的涨幅均值分别为2%和1.86%,中位数分别为1.85%和1.41%,上涨的年份分别为16个和14个。
从分红回报来看,沪综指和恒指15日股息率分别为3.48%和4.92%,同期中国国债十年期收益率为1.64%。稳健策略是持有高息超跌股过年。自去年年初以来,A股高股息股指数上涨36%,200只样本股涨跌分化,过去一年里涨幅中位数为0.27%。且有98只股票不涨反跌,其中不乏错杀股。
(作者系职业投资人。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