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节非遗盛景:共赏中国年

2025-01-28本刊编辑部

读者·原创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滩头铜梁火龙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殷商时期,春节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腊祭、祀灶等祭祀制度,以及贴春联、放鞭炮等节日习俗逐渐普及。可以说,春节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最集中体现。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每年春节期间,重庆铜梁的舞火龙表演流光溢彩,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前来观看。

铜梁是“中国龙灯龙舞之乡”,赤膊上阵的舞龙人在炽热的打铁花中穿梭,舞动着手中的火龙。据悉,铜梁舞火龙是铜梁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铜梁龙舞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甲辰年大年初二,香港农历新年烟花会演如约而至,2.3万余发烟花在维多利亚港上空绚烂绽放。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花制作技艺传承千年,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现代社会强调安全与环保,但烟花通过不断创新,继续为春节增添光彩,并成为庆祝活动中最令人期待的一部分。

贵州安顺,西秀区大西桥镇吉昌屯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非遗地戏展演精彩纷呈,人们庆祝新春佳节,祈福来年风调雨顺。

北京春节,西城区大栅栏地区厂甸庙会夜晚张灯结彩,人来人往,喜气欢腾,年味十足。2006年,厂甸庙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东莞,正月初一,石龙镇人民广场举办非遗舞狮展演活动。

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福美祥年画作坊,滩头木版年画艺人正在为新年印制滩头年画。贴上年画意味着新的一年正式开始。2006年,滩头木版年画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期间,市民用手机拍摄中国工艺美术馆展出的中国非遗剪纸艺术。

安徽黄山市歙县瞻淇村每年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八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瞻淇鱼灯活动。图为鱼灯在瞻淇村主街上进行表演,引得众多游客拍照留念。

无论现代经济、科技、社会如何发展,春节对中国人来说,都是一年里头最热闹、最温馨的大事儿!春节将至,每个人的心里都只有一个方向:回家去。

猜你喜欢

滩头铜梁火龙
滩头木版年画
凭海临风
唐启辉
铜梁:美丽乡村扮靓龙乡大地
火龙果园之行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六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火龙”来袭
小火龙
黑龙潭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