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最爱的人,爬最险的山
2025-01-28王放
一
我妈64岁、我爸67岁那年,我带他们去爬了华山。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热衷于独自出游,一个人去冷峻圣洁的冰川雪山,去淡烟疏雨的江南古镇,去苍凉辽阔的戈壁大漠,去热情浪漫的海岸。去的地方越多,走得越远,心里有一个念头就愈发强烈—祖国大好河山,有这么多好看又好玩的地方,要与最爱的人分享才更有意义啊。这分享不应该只存在于那些将风光局限于方寸之间的照片,也不应该只存在于我口中的讲述,那永远是缺乏想象力的,让人无法感同身受。我要带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亲自去感受旅程中的种种,那才是最好的分享。
不过,当华山几乎是戏剧性地在我们眼前露出真容时,我的心“唰”地凉了大半,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完了!这山根本没法爬!
那是一个不动声色却非常强势霸气的登场。正是10月的清晨,晨雾弥漫,就在我与工作人员咨询步行登山的入口位置时,浓稠的雾气在不觉间渐渐消散开,我无意中回头,才猛地发现原本隐藏在一片白茫茫之后的真实景象。天哪!那山平地拔起,立陡立隘,一点不夸张地说,它看上去就像悬浮在空中,于云端若隐若现。
我嘴里有点发苦,一瞬间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将此行目的地设为五岳中最险的一座,尤其还是带着60多岁的爸妈步行登山,是不是有些狂妄了?我回头看了看同样被震慑得目瞪口呆的爸妈,有了放弃的念头,心想要不掉头回西安算了,吃吃羊肉泡馍,喝喝茶,逛逛古城墙,多么舒坦,何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
二
可是想想出发前的豪情壮志,想想多年来想要游遍三山五岳的愿望,如今一路辗转都到了山脚下,岂有放弃的道理?我只好深吸一口气,故作轻松地对他们说:“没事,咱们慢慢走上去就行了。”
有时候,高山看上去无法逾越,只是因为人身处山外,而一旦踏入山中,就只剩下一件事了,那就是走,一直走。每向前迈出一步,每踏上一个台阶,就离山顶又近了一点。10月的华山秋高气爽,因为身处山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山的全貌,对之前目睹的那个可怕高度的恐惧也都在互相打气和说说笑笑中淡化了。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7/3CZRfGL4rsuYCdLZphqXLX.webp)
我们不急着赶路,累了就停下来歇歇,歇好了就继续走。一路风光无限,走走停停倒也没觉得太累。途中我妈问我爸:“爬了两个小时啥感觉?”
我爸热得红头涨脸,却扬着下巴说:“胜似闲庭信步!”
我妈狠狠啐一口:“呸!吹牛皮!”
好嘛,敢情这两位比我还嗨呢。
不过,华山终归是华山,路越来越陡,也越来越险。我们不觉间就走到了几道著名险关,千尺幢,百尺峡。踏上刻凿于巨石峭壁之间大裂缝处的陡峭石阶,我死死抓住两侧的铁链子,一边手脚并用地闷头往上爬,一边不停告诫自己:“可不敢回头啊!回头可是要吓死人的!”虽然怕,但也没别的办法,无路可退的时候就必须向前,一步一步来,总会见到曙光。
我们在北峰稍作休整,补充了水分和食物之后继续向上爬。距离出发已经过了将近5个小时,此时上山的人已寥寥无几,多数游客不会选择在山上过夜,所以必须在索道关闭之前赶回去。而我们的目标是东峰,途经苍龙岭,又是一段手脚并用的攀爬之路,两侧是令人胆寒的无底深渊,看一眼都会不由得腿酸脚软。然而太阳即将西沉,远处山间风起云涌,万丈金光将缥缈浮沉的云雾染成一片神奇的辉煌,让人仿佛置身仙境,忘了害怕,也忘了一路的疲惫和汗水。
那天,我们意外在中峰峰顶看到了金色的落日,也在“华山论剑”的石碑前舞刀弄枪地拍了游客照,还挑战了大名鼎鼎的云梯。我爸和我妈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选手,我妈十分具有冒险精神,早在出发前就对传说中的云梯摩拳擦掌了,我爸却坚决不愿涉险,所以心甘情愿负责给我们背包、拍照,然后自己从旁边的人工楼梯复道稳稳当当地走上去。
我说:“你来一次华山,不挑战云梯不觉得遗憾吗?”
我爸回答得那叫一个干脆:“我一点都不遗憾!”
抵达目的地东峰时天已经完全黑了,至此,登山任务圆满完成。全程7个半小时,爸妈的速度比年轻人差不了多少,一路走下来没叫苦、没喊累,日后讲给亲朋好友,也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吧?而此刻,在华山之巅俯瞰夜色中错落的低矮群山,远处灯火如星光闪烁,大地隐没于浓重的云雾之下,人在其中,有种远离世间喧嚣和烦恼的恍惚,回想一路走来的辛苦,一次次浸透衣衫又干涸的汗水,面对陡峭的台阶好似再也抬不动的双脚,再想到出发前站在山脚下的担忧和恐惧,早已不足挂齿。
山就在那里,没有别的方法,一步一步走过去就好了。
三
以60多岁的年龄挑战全程步行登顶华山,这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直至现在,都是我妈特别自豪的一件事。然而就在不久后,这次登山带来了一个我从未想过的影响—我妈的右脚腕开始频繁地疼痛,走路稍微多一些疼痛就会加剧。在我几次追问下,我妈才承认这个症状是从华山回来后出现的。我妈年轻时出过一次车祸,右腿受过很严重的伤,折断又被重新接好的腿骨终究是落下了隐患。常年受力不均导致脚踝关节不断磨损,爬华山接连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和冲击力,直接加重了这个结果。
我知道,我妈再也不能爬山了。
我很愧疚,我想自己到底还是欠考虑了。我总觉得爸妈还年轻,从未真正把他们当老人,总以为他们还是曾经在大兴安岭深处骑几十公里自行车依然活力不减的壮年,却没想过那真的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从那以后,我每次再带爸妈出游都尽量安排少步行、多坐车的路线,但这无法改变华山之行造成的后果,也不能让我的内疚减少分毫。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7/fvmAVekG4eCA4WagC9vdpq.webp)
我妈却总是轻描淡写,当然,也有可能她只是在安慰我。我妈这人一生要强,也一生操劳。用她的话说,年轻的时候没钱也没时间,怎么可能想到会有旅游这种事呢?等我长大成人,开始一次次远行,开始有能力带着他们一同出游,我妈便也爱上了旅行。我想,她本就是充满热情、渴望去探索未知的人,如果不是被生活牵绊,如果她生在我出生的年代,也许,她会放开自己,去更多、更远的远方吧。
尽管我带他们天南地北地走了很多地方,徒步登华山却始终是我妈最引以为傲、最酷的一段旅程。“我就是想证明我能行,在同样的年龄,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我妈每次这样说的时候,语气中都有不同于平日的自信,眼里总闪着别样的光芒。也许,即使到了身体衰老、步履缓慢,再无法去外面的世界时,这光芒也会照亮她回想一生时多半是为了家庭和生活操劳的平淡记忆。
而我每每看到她眼中的光芒,却总会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是不是还会带她爬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