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方来信

2025-01-28龙巧灵

故事作文·高年级 2025年1期
关键词:阿娘开远食肆

01

开元十五年(727年),腊月二十三。

“咚!”随着承天门楼上第一声报晓鼓有力地敲响,声波由远而近,承天门街、朱雀门街上的各大鼓楼都依次跟进,而后各坊间、寺院也撞响了晨钟……

不多时,清晨的薄雾便慢慢散开,远处天空中厚厚的云层里隐约透出几丝金线,此时的云朵就像曲江池里的锦鲤肚子一般。离云层稍近些的远处道路上,隐约可见几个如蚂蚁大小的人影,不知挑着什么,步履轻快地往春明门、延兴门走来。

更近处,各坊间的门也打开了,厨房里做早饭的妇人,院内舞着刀剑练功的男子,还有勤奋向学的孩童们都陆续起床,马蹄声、人语声渐渐多了起来,日头也慢慢爬上城楼。

长安醒了。

02

西市东南边光德坊内,上面写有“李家食肆”四个大字的竹编灯笼在寒风中摇曳。这是一座两进的小院落,前院待客,后院自住。东南角的正大门面朝坊间主干道开着,做了食肆的正门。食客们陆续进来,坐在早已打扫干净的矮木桌边。

“李家三郎,来一大碗汤饼……”来人大多是坊内的熟客,见这家大人在后厨忙活,便跟正拿着一把长柄鸡毛掸子扫窗棂的李翰打起了招呼。

李翰应了一声,往后厨跑去,不到半刻钟,便见他阿耶将一碗汤饼端了出来,说的话也跟热气腾腾的面汤一样暖心:“天冷,我便多给你添了些汤,吃了更暖和些。阿兄,今年回老家过年吗?”

康阿伯家就在隔壁,两家平时多有来往。他们两家的祖籍都不在长安,李翰老家在长安郊区的万年县,康阿伯老家在西域那个盛产金桃的康国。

康阿伯道了一声“多谢”,又接着说:“一家老小都在这儿,回去路途遥远,而且年节时铺子里比平时更忙些,离不开人,我们便跟往年一样,都留在长安过年。”

阿耶接过话头道:“我们家也是,翰郎和卉娘从一出生就跟着我们到了长安,回去反倒有些不方便。再说,算着日子,大郎这几日也该回来了……”

“那敢情好,”康阿伯将最后一口汤喝完,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角,细密的络腮胡子上沾了汤,他毫不在意地拿手一抹,“到时咱们两家又能一起过年了。”

03

见康阿伯吃完,李翰把一碗粟米粥端到邻桌后,便顺势过来收碗筷。康阿伯拍了拍他的头,说:“翰郎,等你大哥回来,你就可以收礼物啦!”

听了此话李翰有些难为情,好像他想念大哥,就是为了要礼物。阿耶也是无心凑趣,说:“几日前收到大郎的一封书信,说是一切顺利的话,这两日就到长安,三郎就天天去开远门外等。”

“翰郎今日怎么还没去等着啊?去晚了,你大哥的礼物可就不给你了哦!”康阿伯继续开玩笑。

大李翰两岁的阿姊卉娘听不下去了:“三郎不用羞,十二岁的娃娃,就是想要礼物也正常嘛!再说了,我也想大哥,我阿耶、阿娘都想,难道在康阿伯看来,都是为了礼物不成?”

康阿伯拊掌大笑,直说卉娘口齿伶俐,快赶上戏园子里说书的先生了。

不过康阿伯倒是豪爽地跟李翰道了歉,还拿出一柄随身带的西域短刀给他当赔礼:“阿伯说笑,翰郎切勿见怪。”

李翰自小便喜欢舞枪弄棒,见短刀的刀柄上镶了一颗璀璨的红宝石,便知价值不菲,心里再想要却也知道无功不受禄。他看了一眼阿耶和阿姊,婉拒了康阿伯。

04

快到日中,临近市署敲鼓开市,去西市的人大多都想到临近的坊中歇歇脚,有起晚了没顾上吃早饭的,便顺带到心仪的食肆将午饭吃了,下午好专心做事。

李家食肆专做本地吃食,有胡商吃腻了芝麻胡饼、羊肉胡饼,便想来食肆喝上一碗粥,再配些蒸饼、米饼或是杂菜煎饼……每每这时也是食肆中最忙碌的时候。李翰这会儿就是想往开远门去,也走不开。

这时,一个身着长袍、头上裹着头巾的大食国人走了进来,语气略显着急:“阿嫂,来碗羊肉汤,再来一个白饼,劳烦快些,我要往开远门去,有要事。”

“敢问阿兄,莫不是贵国的使团到了?”李翰问道。

来往西域的商队或使团都在开远门集结,而李翰的大哥去年就是跟着大唐的使团前往大食国的。

“莫非大哥今日真的能到?”李翰想着,心里有点儿激动。

那人看了他一眼,一边将手里的白饼掰成几块,摁进羊肉汤里,脸上露出“小郎君果真见多识广”的表情,一边喝了一大口汤,然后吐出两个字:“正是。”

正当此时,西市日中开市的鼓敲响了,人们都往西市走去,食肆的人少了大半。李翰急忙撂下手里的抹布,朝后厨喊了声:“阿姊,我出门了啊!”

卉娘追出来:“三郎,吃了午饭再去,不急这一时半刻的!”

“当然急!大哥可还等着呢!”李翰头也不回,“我带了张饼,阿姊莫担心!”

05

李翰出门往北,过了延寿、布政两坊,走到颁政坊的西南角时,便远远地听见了马队、骆驼队行进的动静,闻到了西域香料有点儿刺鼻的味道。走近些,看到人群里还有好几个如方才店中食客那般打扮的人,都是深目高鼻——他还是来晚了,队伍都已经从开远门入城,走到了金城坊北街的街角。

“阿嚏!”李翰打了个响亮的喷嚏。小个子的他努力伸长脖子,在一众围观的大人堆里,使劲往街道上望——在领头的官方使团后边,他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那就是去年到过家里来的,大哥所在商队的队长。可任凭他如何努力地寻找,都没能看见大哥的身影。

李翰顿时心下一惊,他越喊越大声:“阿伯!阿伯!”又冲队长挥手,可对方并没有看见他。他只好耐住性子跟着人群往承天门的方向去。等官方使团进了皇城的大门,各商队方能自行解散。

“阿伯,我大哥呢?”李翰瞅准时机,一把抓住队长的皮袄,心急地问。

那人正梳理骆驼毛的手一顿,诧异地看着他说:“这位小郎君,你是……你大哥又是谁?”

“我大哥是李祈,就是去年跟着您一起走商队的李家大郎啊!”李翰边说边比画,努力地描述着一个大他四岁少年的身高和样貌。

“哦,我想起来了……”过了一会儿,那人一拍脑门,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这里有他让我转交给他家人的一封信……”

06

今天是小年,长安城中的大街小巷都挂上了灯笼,每家每户的窗棂上都贴上了红彤彤的窗花,街上比李翰还小的一些孩童都穿着新衣,牵着阿耶阿娘的手去买糖吃。

可走在路上的李翰,对这些喜庆的气氛漠不关心。他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头耷脑,甚至还糊里糊涂地从布政坊左拐,走到朱雀门被守卫们拦住时才察觉自己走错了方向。

“你是谁家小儿,快些回家吧,免得家人担心!”守卫长跟阿耶差不多年纪,说话语气也和阿耶的差不多。

李翰只好将错就错,从朱雀门倒回来向南,经兴禄坊、殖业坊,再右拐直走,过了通义坊,绕了好大一圈,才走到光德坊门口。进了坊门,再进家门,阿耶、阿娘和阿姊都迎了出来。见李翰是一个人回来的,阿娘脸色立时就变了:“阿祈他怎么了?”

李翰拿出了那封信。十四岁的阿姊麻利地打开信纸,飞快地将内容念了出来:

阿耶、阿娘、卉妹、翰弟:

一个多月前,我从博达城随商队返程,可在越过葱岭时感染了风寒。勉强走到疏勒,实在无力再前行,就留了下来。万勿担心,我一切安好,待我养好了病,沿着河西四郡快马加鞭赶回长安。不过,给你们的礼物,就要稍晚些,今年也不能陪你们一起过新年了,万望见谅。

祈顿首再拜

看了信知道大郎只是染了风寒,李翰见阿耶和阿娘的脸色也好了点儿。

“儿郎在外闯荡,总会遇到些许磨难,太过一帆风顺,反倒缺了些趣味。”阿耶早年也是跟着商队常年在外,只要大哥是安全的,晚些回家倒也无妨。

可阿娘和阿姊都不如阿耶这般豁达,那两页薄薄的信纸放在桌上,轻飘飘的,却似两座大山,压得她们喘不过气。

猜你喜欢

阿娘开远食肆
阁楼上的老鼠
那边隔着海
浅谈《关于开远凤凰山地标性建筑钟楼12字的深刻意义》
花屋阿娘
蛊娘
开远灰土寨
云南锁蒙高速公路开远至蒙自段通车
开远的基本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