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与我
2025-01-27赖家瑞
千百年以来,中国戏剧可谓百花齐放,有清丽婉约的昆剧,有细腻的越剧,更有国粹之称的京剧……
你若问我最爱哪一种?没错,正是温州的南戏。
南戏中的《张协状元》,是古籍《永乐大典》上第一个被称为戏曲的剧,它诞生于南宋民间,已有八百年左右的历史。
我认识南戏是在前年的五一假期。
那天晚上,我与家人来到温州市中心的九山公园,这里正在举办“大宋戏仓,九山书会”南戏文化活动。
街边的集市“一”字摆开,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闪烁的霓虹、彩带,再加上热腾腾的蒸气,给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层“摩登”的外衣。
此时的我,眼睛都不知道往哪里看了,忽听前方一阵欢呼,有人在喊:“来了来了,真生活(温州话,“好”的意思)!”
我使劲儿踮着脚,伸着脖子向前看,看到前方居然有一队人马!其中一人骑着白马,穿着红色的长袍,头戴黑色官帽,身系硕大的红花。在他身后,乌泱泱地跟着一群穿着兵服敲锣打鼓之人。
“这就是状元张协。”旁边一位戴眼镜的叔叔告诉我。《张协状元》是第一部南戏,由南宋时期温州九山书会的书生们撰稿而成,也是我国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戏曲。现在,“大宋戏仓,九山书会”将这部戏曲带到了活动现场,让市民能沉浸式感受南戏的魅力。
我内心激动,没想到自己刚刚驻足观看的场景也成了戏曲的一部分,我是观戏人,也是戏中人。
“张协状元,等等我!”我撒开腿跟了过去,穿过密密麻麻的灌木丛,道路逐渐开阔,一座戏台映入眼帘。
戏台高耸,上面的小楼层层叠叠,设计精巧,中间有一个匾额,写着“九山书会”四个大字。“九山书会”是宋朝时期温州的书会组织,在南戏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时,“张协状元”已经迈步登上舞台。台上唱念做打,台下掌声雷动。我不由得跟着人群一起喝彩,一起鼓掌。那一刻,我仿佛忘了自己,沉醉在南戏的魅力里。
这次经历,让我认识了南戏,体会到了它的魅力与艺术价值。我是一名美术生,从此我的笔下有了更多的素材——九山书会、南戏演员、戏曲场景……我多么希望自己可以画得再好一些,再快一些,把代表我们温州人民智慧的南戏展示给大家看哪!
浙江省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
指导老师 章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