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1
2025-01-27吴帅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5年1期
习作剖析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这些触景生情,都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想要让这种真情自然流露在我们的习作中,还需要一定的技巧。
一、选择真实的生活素材
作家叶文玲说过,作文,刚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还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尤其是那些平凡的日常,它们可能是你情感表达的最好载体。能够自然地融入个人情感的事,一定是你真切体验过的,这样写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运用细节增强感染力
通过细腻的笔触重现当时的场景,包括环境、氛围、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等,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情感的真实与强烈。
深入描写内心的活动,如思想斗争、情绪波动等,让读者理解并感受到你的情感深度。
三、情感要一波三折
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定有起伏和变化。在写作中,展现情感从产生、发展到高潮再到缓和的过程,可以增加文章的层次和深度。
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反应,或是情感前后的变化,突出情感的强烈和深刻,使文章引人入胜。
例如,《那个星期天》中,“我”的情感经历了“期盼—兴奋—焦急—懊悔—失望—绝望”,一波三折的情感变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四、环境衬托不可少
人在不同情境下,对周围事物的感知是有变化的;面对同样的事物,心情不同,认识也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来说,运动会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笑着祝贺,遭到同学的嘲笑,同样是同学们的笑声,给你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让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在合适的地方加入环境描写很有必要。
(吴帅 河南省新蔡县河坞乡戚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