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5-01-27[唐]杜牧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商山碧云清音

【荐诗者说】

几千年来,鹤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被赋予很多文化内涵:君子以鹤为典范,道家以鹤为仙风道骨,离人以鹤寄相思,官场以鹤彰显尊贵,百姓以鹤祈求长寿……在众多古典诗词中,不少诗人也以鹤寄情。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这首写鹤的古诗。

清音①迎晓月,愁思立寒蒲。

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②须。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③孤。

【注释】

①清音:清越的声音。

②四皓:秦朝末年的四位著名学者,因不满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而隐居商山。那时他们的年龄都已超过八十岁,须眉皓然,衣冠甚伟,被人们称为“商山四皓”。

③吊影: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慰藉,形容非常孤单。

【解析】

一只鹤迎着晓月,发出清越的叫声,它静静地站立在寒蒲之中,似乎带着深深的愁思。它那丹顶仿佛是西施绯红的双颊,白色的羽毛则像商山四晧的胡须。它既不似碧云那般浮躁,也不像白鹭那般性灵粗糙。它终日没有同类陪伴,只能孤独地在溪边形影相吊。

首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清音与晓月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鹤满怀愁绪的形象与清音形成对比,突出了鹤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颔联用西施脸颊上的红晕来比喻鹤的丹顶,既形象又生动,展现了鹤的美丽与高贵;将鹤的白色羽毛比作四位隐士(商山四皓)的胡须,进一步强调了鹤的沧桑与智慧。

颈联通过与碧云、白鹭的对比,突出鹤的恬静与从容,高洁与脱俗。

尾联直接点出了鹤的孤独,没有同伴相随,只能在溪边顾影自怜,加深了鹤的孤独与凄凉。这一形象与前面的描写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鹤在溪边形影相吊的画面。

【习作启发】

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了鹤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运用象征、比喻、对比、联想等写作手法,赋予鹤更深层次的含义。同学们在写动物时要细心观察,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大胆想象,写出生动的画面。

【阅读延伸】

关于鹤的故事有很多,比如以下几个——

梅妻鹤子: 北宋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栽种梅花,养鹤为伴,留下了“梅妻鹤子”的风雅之名。在他泛舟西湖时,若有客登门,童子就把鹤放出去。林逋看到孤山上方盘旋的鹤,便知道来了客人,遂驾船回去。

仙鹤献玉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孤苦伶仃的姑娘救了一只受伤的白鹤。白鹤苏醒后吐出一颗碧玉说:“善良勇敢的姑娘,如果你要什么东西,只要三呼碧玉,它就会帮你的。”说罢,白鹤化作一朵祥云,向天上飘去。后来姑娘遇到危难,四呼碧玉,白鹤飞来救了她,并领着六只白鹤将碧玉撒播在大地上,后来这些碧玉变成了一座座大山。

与黄鹤楼相关的传说: 传说,辛氏开了一家酒肆,有一个道士经常在这里赊酒喝,一喝就是半年。辛氏一直也没有撵他。有一天,道士说:“我欠了你这么多酒钱,没法还上,我给你画只鹤吧。”于是,他从篮子里拿出一块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并告诉辛氏这只鹤只要听到客人拍手,就能从墙上下来起舞。后来,道士再也没来,但是辛氏的酒肆因为这只鹤招徕了很多客人,生意兴隆。十年后,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黄鹤从墙上下来,道士骑着黄鹤飞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这里盖起楼阁,取名“黄鹤楼”。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第一小学校朱红供稿)

猜你喜欢

商山碧云清音
《山水清音》
《园林清音》
商山银花
商山四皓
商山不老
碧云岫
诗的舞蹈(外一则)——温庭筠《商山早行》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的改进清音分离方法
黄山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