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

2025-01-26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25年2期
关键词:承天寺邹忌现代汉语

周枫琳/设题

一、《记承天寺夜游》阅读

[甲](选文略,见课文《记承天寺夜游》)

[乙]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暝色下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选自梅曾亮《游小盘谷记》)

[注]摩荡:摇曳动荡。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月色入户 木兰当户织 夜不闭户

B.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寻病终 寻根问底

C.日且暮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得过且过

D.殆近之矣 思而不学则殆 百战不殆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请结合甲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月夜景色,它们所展现的月夜特点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二、《送东阳马生序》阅读

[甲](选文略,见课文《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甚自愧,方余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余齿益加耄①矣!欲如庭学②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③,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余,余将不一愧而已也。

(选自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注]①耄(mao):年老,指八九十岁。②庭学:天台学士陈庭学。③颜回、原宪: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甲文中“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后面的句号,能否改为叹号?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学”的重要性,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两文中“学”的含义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三、《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

[甲](选文略,见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王①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毂⑦也。”王日:“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③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日不如爱尺觳也。”

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王: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国君。②毂(hu):绉纱一类的丝织品。③便辟(pian pi):惯于谄媚奉承之人。

1.下列对两文中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中的“美”是“漂亮”的意思,与“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意思不同。

B.“由此观之”中的“观”是“看”的意思,与“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中的“观”意思不同。

C.“冠”有“帽子”“把帽子戴在头上”“超出众人”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王使人为冠”中的“冠”是“把帽子戴在头上”的意思。

D.“故”有“故意”“从前,原来的”“所以,因此”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臣故日不如爱尺毅也”中的“故”是“所以,因此”的意思。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甲文中,邹忌在认识到自己被妻子、妾和客人蒙蔽后,有什么表现?这对你有何启示?

4.邹忌和王斗的劝谏艺术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猜你喜欢

承天寺邹忌现代汉语
邹忌劝齐王纳谏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邹忌比美
宁夏承天寺重建年代考——以韦陀殿所见铭文为据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硬坛新秀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
信手“闲文”注“闲人”——《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手记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