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街旧影

2025-01-22王惠

莫愁·小作家 2025年1期
关键词:瓦房青砖枇杷树

午后,老街在沉睡。幽深的街巷里不见一个人,阳光洒在灰色的屋顶和青砖墙、青石路上,斑斑点点,微光跳跃。

脚下的这条老街,在明代前是黄海海面。明初,海水逐渐东移,海变成陆。因为“洪武赶散”,苏州人来此,为了生存,便学习本地先民煮海为盐,盐业渐盛。康熙年间,为便于盐运,朝廷在海潮涨落冲刷形成的小沙沟、小沙河的基础上,疏浚开挖出五条东西走向、相距2-3华里的河流,因与盐仓关联,便有了“仓河”之说。

五条沙河中,一仓河最大,盐运能力最强,并直通串场河,对之后一仓老街的繁荣起了关键作用。1941年,新四军在苏中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在一仓老街设立了经营粮食和食盐,兼营各类物资的贸易货栈,交易敌占区运来的商品和解放区群众生产的物资。民主政府在此又建立了一仓乡,成为附近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促进了一仓老街的繁荣。

新四军一师(苏中军区)在粟裕师长的领导下,在这条老街、这片热土上指挥长江以北、黄海以西、运河以东、淮河以南广大地区的抗战,鏖战四年,与日伪军七次争夺三仓地区,在“三仓保卫战”中,毙伤日伪军500余人,取得辉煌胜利。

如今,战争年代的硝烟已经远去,昔日的繁华也已经落幕,此刻的老街,安静落寞。

老街上的旧居,主要是青砖小瓦房,在很多人家住在柴草搭成的“丁头府”的年代里,瓦房炫耀着老街人家生活的富足。只是如今,青砖小瓦房四周长满杂草,屋顶塌落,门板腐朽,只剩下两面山墙。原本的室内,有的已经变成了菜地,紫黑色的蚕豆花开得绚烂;有的堆放着柴草、废木料,成为附近人家的柴房。

一个穿着蓝色中式上衣的老年妇人站在巷子边向我张望,眼中满是疑惑,似乎在问,这个人是谁,从哪里来,找哪家?我想和她打招呼,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静静地从她身边走过。

我继续前行,据《管文蔚回忆录》中记载,新四军一师粟裕师长曾驻扎在一仓老街吴家桥的一户大地主家里,陈毅元帅也去过这户地主家。我寻找着这户人家,但没有找到任何痕迹。我找寻着当年一仓老街附近的一仓河,现在也只有一条水沟,位于一仓街南侧,东西走向。那条传说中开挖于清康熙年间用于运盐到串场河和通航海安、泰州的一仓河,是如今这条并不宽阔、长满杂草的水沟吗?

我固执地寻找老街的过往,我的曾祖父,我的一些亲人,曾生活在老街上。这条街,是我的根。

在一户人家的木门上,我看到印着“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对联,这副对联引用了毛主席的诗作《七律·冬云》中的两句,对联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印刻在门板上,字迹虽已经年,却依然清晰可辨。

我似乎闻到悠远的岁月中,人们留下的气息。

老街的尽头,青砖路消失了,几棵高大的枇杷树堵在道路尽头。枇杷树向西,田野寂静,鸟群飞过田野上空,飞向南方的新城。老街南,广阔的田野上,冬小麦正拔节,麦芒刺向蓝色的天空。老街北,水泥立柱正在田野上竖起,这是东兴高速东延工程在施工。平原上,将飞起一条伸向远方的长龙。

待到冬天落雪的日子,我还会来。皑皑白雪会掩盖老街的颓唐吗?那些走在风雪中的老街居民们,脸上是否有期待春天的微笑?那个老人,还会站在巷子边看我这个陌生人吗?冬天里,我要触摸风雪中透着寒意或者温暖的老街。

这就是老街,我爱这条老街,尽管它也许会消失在时光的烟尘中。

王惠:江苏东台人,现居苏州,作品散见于多家报刊。

编辑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猜你喜欢

瓦房青砖枇杷树
枇杷树
老瓦房
枇杷树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古建筑青砖墙体修复施工技术研究
校园里的枇杷树
长不大的月亮
青砖茶 良心做——湖南伟仁永巨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棵楝树上挂着两只月亮
枇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