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家庭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2025-01-22徐军
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要求:一方面,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另一方面,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求教学方法能够更贴近生活。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针对性、全面性、独特性等特点,在学生进入校门之前,家庭教育是主要环节,家长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态度等。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同时,家庭教育全面且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能从多方面影响学生,辅助学校教育实现教学目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课改下家庭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拓展互动空间等方式,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理论基础
(一)家庭教育的优势
1启蒙性特点
家庭教育对学生早期数学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学前阶段,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数学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进行数学启蒙。例如:在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时,引导孩子认识形状、数量等概念;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融入简单的数学问题等。相关研究显示,早期接受良好数学启蒙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对数学的兴趣更浓厚,学习也变得更轻松。学前阶段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针对性特点
以“认识人民币”教学为例,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优势尤为明显。在学校教学中,由于学生众多,教师难以兼顾每个学生在认识人民币方面的具体问题,而家庭教育可以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如果孩子不理解人民币的概念,家长可以在购物时带着孩子,让孩子亲自观察人民币的使用过程,了解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点。
3全面性特点
家庭教育不仅影响孩子的数学学习,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从学科教学角度分析,家庭教育可以从任何层面实施教育,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例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让孩子学会合理支配零花钱。同时,家庭教育还能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4独特性特点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具有互补性。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教学,而家庭教育侧重于生活指导。以数学教学为例,家庭教育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例如,在学习分数时,家长可以寻找适当的教学材料,将其按要求划分为不同的等份,在明确的等份划分中引导孩子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理解分数原理。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能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使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二)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家校共育对小学数学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探究式学习,这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资源,学校则可以提供系统的知识教学和学习方法指导。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让孩子观察各种图形的实际应用;学校教师则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孩子深入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家校共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家校共育还可以增强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之间产生认知冲突。
家庭教育助力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引导实践作用
在新课改下,家庭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生活中的数学实践教育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尤为关键。在生活中,家长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技能。家庭出游时,如从家到旅游景点距离为200千米,开车速度是80千米/小时,家长可让孩子计算到达景点所需时间。通过这样的问题,孩子既能巩固数学知识,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中,实践教育与理论教学的结合至关重要。家长可以配合学校的教学内容,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各种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在制作过程中,孩子能更好地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同时,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建筑物的形状、家具的设计等,让孩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的实践教育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孩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立德树人的渗透
尊重孩子是建立合理家庭教育理念的重要方面。在孩子探索数学的过程中,家长给予充分的自主空间至关重要。当孩子面对数学问题时,若家长急于给出答案,孩子便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孩子在探索中逐渐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言传身教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家长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展现出良好的品德。例如,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不仅能让孩子学会合理规划资金,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孩子会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家长的行为,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家长可以与教师携手挖掘这些因素并开展德育教育。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引导孩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扶贫等。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孩子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现状,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在学习数学史时,向孩子介绍数学家的故事,如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过程等。孩子能从中学到数学家们坚韧不拔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
(三)家校合作策略
为了加强师生、家长间的互动,提高配合度,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交流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微信群、QQ群等平台及时发布作业、教学进度等信息,使家长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适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家长也可以在群里分享孩子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集思广益,找到解决方法。此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活动,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进一步促进家校合作。
课堂教学旁听和家访等活动是拓展互动空间的有效方式。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旁听活动,能够直观地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还可以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共同为孩子的学习进步出谋划策。教师通过家访,能够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和学习习惯,与家长共同制订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亲子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
结论与展望
在新课改背景下,家庭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引导生活中的数学实践、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搭建交流平台和拓展互动空间等方式,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生活中的数学实践方面、立德树人方面和家校合作方面制订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数学能力的提升。
在之后的研究中,一方面可以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启蒙性作用,探索更多适合学前儿童的数学启蒙方法,为孩子进入小学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研究,探索如何更加精准地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数学教育。总之,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进一步深化家庭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让家庭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携手,共同促进孩子茁壮成长。
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