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缠绕一枝高
2025-01-17毛线球
一串串饱满圆润的葡萄垂挂于翠绿藤架间,你挤着我,我挨着你。偶尔,其中一两颗调皮地从藤上跃下,落入泥土的柔软怀抱里。待到成熟,剩下的伙伴便也齐齐和藤蔓作别,奔赴各自的人生旅途。
它们有的作为鲜果陈列果盘,有的被挂在通风良好的屋子里制成香甜的葡萄干,还有的进入酒庄里,经过压榨、发酵,漫长的沉淀与转化后,变成香气扑鼻的佳酿。
如果让人即兴背诵一首和葡萄美酒相关的诗,《凉州词·其一》一定是很多人的选择!

凉州词·其一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诱人的葡萄美酒伴着洒脱的战士,也沾染上了豪气万千。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西汉时期,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在西域看到了葡萄,“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这里的“蒲陶”就是葡萄,以其为原料的葡萄酒实在引人垂涎。
西汉时,葡萄主要种植在长安一带的皇家园林和达官贵人的府邸中。挂在藤上的葡萄不仅让小狐狸馋得口水直流,也让文人们诗兴大发,他们将葡萄比作“帐里珠”“万串晶球”,笔墨挥洒间描绘出它在月光下晶莹剔透的动人姿态。

后来,葡萄的种植范围逐渐广泛,它的美貌也吸引了更多的人。相传,清代时在香山和玉泉山之间有个大财主叫张伯元,他要举办婚礼,听说鄂比画的葡萄远近知名,便请他来画画装饰新房。鄂比到了之后,每天喝酒吃肉,吃饱就睡。
直到婚礼前一天晚上,张伯元急了,让鄂比赶紧动笔。鄂比却不慌不忙,第二天早晨,他用笤帚蘸墨汁在墙壁上一甩,初是漆黑一片,用画笔稍作勾勒后,转眼间,墙壁就像葡萄架,挂满了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让人看了忍不住想摘下一嘟噜尝一尝。
葡萄可不是中看不中吃的“花架子”,柔软饱满的果肉,迸溅唇齿间的果汁,它用酸甜的口感,征服着一位又一位食客。

你别说,虽然葡萄滋味实在可口,但真有人能抵挡住它的诱惑。唐初,葡萄种植还较少,唐高祖李渊宴请群臣,席上备有葡萄。大臣陈叔达拿了葡萄却没有吃,而是用细纱包裹起来放好。李渊好奇,问他缘由,陈叔达道:“臣母病渴,求葡萄不能得,愿归奉之。” 席间之人均为其孝心感慨。
还好现在葡萄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都说到这儿了,咱们快洗串葡萄好好尝尝,感受它如甘露般沁入脾脏的清爽滋味,将内心的尘俗之气洗一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