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 协同创新的未来产业

2025-01-15郝杰

纺织服装周刊 2025年2期
关键词:工作组柔性纺织

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未来产业。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是纺织未来产业的重要领域,也是“十五五”行业科技攻关的方向之一。当前这一领域尚处于萌发阶段和产业化初期。如何更好规划产业的发展?2024年年底这场被称为纺织科技年度“压轴大戏”的会议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2024年12月26—27日,首届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成立大会在江苏吴江盛泽镇召开。会议旨在更好紧密连接纺织产学研各方力量,促进行业内外优质资源共享,推动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成立工作组,推动协同创新

为引领纺织行业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基础性、根本性、关键性创新为重点,打造纺织产业未来和未来纺织产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决定成立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工作组,以更好整合行业内外优质资源,推动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工作组的任务是谋划战略方向,部署产业协同,助力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产业突破发展瓶颈,更好地推动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

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陈宇致辞表示,盛泽高度重视纤维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撬动面料向材料转型、引领纺织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支点。盛泽狠抓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龙头引领作用,推动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区域性科创高地加速崛起。此次工作组的成立,将加快盛泽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助力纺织产业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纺联和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俞建勇致辞表示,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技术作为新材料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正迅速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的运行方式。尽管前景可期,但存在刚性材料与纺织材料结合难、续航不足、数据精确度差、用户体验不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成本高等亟待突破的难题。他建议,系统梳理智能纤维及可穿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发挥行业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等行业平台的作用;培育高水平的企业梯队,建设行业标志性应用场景;优化产业支撑体系,加强标准引领和专利转化。

中国纺联副会长、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工作组组长李陵申指出,2023年发布的《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强调,要以基础性、根本性、关键性创新为重点,打造纺织产业未来和未来产业。展望“十五五”,中国纺联将持续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跨界应用场景为牵引,以标志性产品为抓手,加强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产业的前瞻规划与政策引导,加快形成纺织新质生产力。

李陵申对工作组未来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优化顶层设计规划,驱动产业创新升级;二是强化跨界协同创新,助力应用场景拓展;三是主动谋划重点项目资源,聚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四是强化标准引领与专利护航,提升产业持续发展动力。

围绕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技术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行业标准制定、市场前景展望等热点话题,与会代表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家认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是推动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技术发展的关键,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同时,加快行业标准制定,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也是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技术研讨,分享最新成果

研讨会上,院士、行业专家和学者从智能纤维的材料创新、柔性可穿戴设备的设计优化,到大规模生产中的工艺难题攻克等多维度展开论述,分享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得主,被誉为能源界“诺贝尔奖”的ENI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在会上深入剖析了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报告阐述了基于纳米能源技术在智能纤维中的应用突破,讲解了智能材料的微观世界和宏观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角度,梳理了新型功能纤维材料在柔性可穿戴领域的研发背景、研究案例与应用前景,并强调了材料创新在智能纤维与柔性可穿戴产业中的核心地位,激励科研工作者积极投身到产业创新中去。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陶肖明从系统功能范围扩大化、系统集成多元化、功能器件与纺织结构异质异构集成化、功能材料的安全化等角度展开,分享了香港理工大学智能可穿戴系统研究院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智慧体育研究中心主任李祥臣提出了主动健康方法论,即从病毒对抗范式转向健康增强方式。智能可穿戴设备对于主动健康是不可或缺的,但目前还存在算力不足、通信瓶颈、异质集成、功耗过大等难题。智能可穿戴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未来会催生万亿级的新领域。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苏州真空互联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对智能纤维、先进纳米复合材料的创新研发进行交流。

猜你喜欢

工作组柔性纺织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澳洋纺织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32个工作组印迹 >
磁县政协专题听取委员工作组2015年工作汇报
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联合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
柔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