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AI与纺织融合发展之路
2025-01-15郝杰
当人工智能(AI)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和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变革的重要力量时,如何发挥纺织行业创新平台的作用,更好地将人工智能与纺织相融合,驱动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26日,纺织行业创新平台研讨会暨AI赋能纺织新质生产力交流会在江苏吴江盛泽镇举行。来自纤维新材料研发、纺织制造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纺织创新平台负责人,AI领域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家、终端用户等代表会聚一堂,探讨产业与AI融合发展之路。
智能化全球趋势下的产业结构改革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致辞表示,纺织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既定的全球趋势,纺织产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有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质量和行业地位,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转换,推动产业链向智能纺织材料、个性化定制等新兴领域拓展。为了更好发挥行业创新平台作用,持续推动AI与纺织行业深度融合,李陵申建议:一是搭建纺织行业AI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深化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应用;二是完善AI赋能纺织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支撑和引领AI融合创新;三是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为AI赋能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强化政策引导与支持,解决AI赋能行业发展技术瓶颈。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梅锋致辞表示,纤维新材料是推动整个纺织产业链升级与转型的关键。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作为纺织行业首个国家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有160多家联盟单位,聚焦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功能纤维新材料、前沿纤维新材料等领域的科技研发,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商业化应用全链条的创新联盟,共同探讨纤维新材料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路径以及产业协同的新模式。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研发部副部长张林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纺织新质生产力发展”主旨报告中,分享了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维度发展纺织新质生产力的认识,交流了建设高能级先进功能纤维创新平台的实践,介绍了纤维新材料科技创新成果案例,以及纤维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趋势。
集思广益,共筑产业AI新路
主题报告环节,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CIMS研究中心教授张浩从数字孪生的发展历史和模型基础出发,介绍了数字孪生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孪生工厂的特点。他提出,人工智能将在纺织工业中为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可持续发展、元宇宙等领域带来应用变革。
东华大学教授、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纺织行业新型聚酯纤维设计与制备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华平对智能制造的历史变革、纤维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智能物流、智能管控等内容进行分享,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如何为纤维制造注入新的活力与创造力,不仅推动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更在产品质量把控、创新研发等多方面开启全新局面。
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协会部长、大模型专班负责人刘涛在会上清晰地呈现了大模型在当下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与方向,深入剖析了大模型应用落地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启发纺织行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应用模式,更好助力纺织数字化转型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林嘉平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性能材料结构设计、AIplus高分子研发平台等内容,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与研究思路,提出未来材料科学将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催生出更多性能卓越、功能独特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引领材料科技迈向智能化、高性能化的崭新阶段。
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纺织行业数字化创意与协同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斌红以纺织产品开发数据分析系统、纤维材料创新应用平台等为例,分享了数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实践,以及数实融合创新产业生态等内容。报告展示了AI技术在纺织产品从设计构思到成品落地全过程的深度渗透,激发更多从业者探索智能技术与纺织行业的融合发展。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纺织行业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洁在会上作“以‘人工智能’之新促纺织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发展”报告,不仅为纺织企业在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指明了方向,更为科研人员探索跨学科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实践范例。
2024纺织行业创新平台目录发布
会议发布了2024年纺织行业创新平台目录。中国纺联于2018年首次启动了创新平台的认定工作,每年认定发布一次。截至2024年,认定的纺织行业创新平台共137个,其中包括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70个、纺织行业技术创新中心67个。
2024年,通过认定的创新平台22个,其中行业重点实验室7个,行业技术创新中心15个。7个行业重点实验室分别依托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7家单位建立,涉及生物基纤维、海藻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湿法非织造、高端装备设计及柔性智能可穿戴等行业重点领域。15个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分别依托爱慕股份、达利(中国)、迪尚集团、致兴纺织、孚日集团、永荣锦江等15家行业骨干企业,涉及服装功能化和智能化、牛仔和毛巾高端化制造、高性能与功能性纤维、新型高端装备及新型纺纱工艺等领域。这些研究方向都是行业“十四五”和未来“十五五”重点的技术创新方向。
会后,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亨通集团和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