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人物及事件”素材积累与运用
2025-01-04
教育界
2024高校录取通知书“花样上新”
2024年高考结束后,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花样百出,从充满科技感的芯片到太空合金,从创新“非遗”元素到手工制作,每一份通知书都充满创意,令不少网友热评“学上早了”。
佳木斯大学:通知书里有“珍珠”。佳木斯大学以佳木斯市花——杏花为灵感,设计录取通知书伴手礼——胸针,寓意学生是学校的掌上明珠,师者皆是“开蚌人”,“杏”而有你,有你“珍蚌”。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钥匙开启新大门。每人一把“金”钥匙,寓意学子开启宇宙之门、未来之门。这把钥匙科技含量满满,所用材料为航天飞行器关键部件使用的高性能钛合金,被称为“太空金属”“未来金属”,经过3D打印、抛光,由曾用于空间站对接的技术完成表面镀层。
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编织”的录取通知书。“细如发丝,轻如鸿毛;强如钢铁,贵如黄金”,北京化工大学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录取通知书,厚度仅有0.2mm,在阳光下变换角度可呈现颜色变化,极具艺术与科学之美。
(摘编自“北方网”)
深度解读
为吸引广大学子报考,同时展示学校的特色专业和文化底蕴,全国多所高校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可谓是别出心裁,各具特色,让人眼前一亮。其中不乏充满科技感、时尚感、文艺范的佳作——录取通知书里,有当下最热门的AI创意,有航天器使用的高性能钛合金,有来自万米深海的水滴……这些富有创意和寓意的设计,不仅为新生带来一份独特的纪念,也彰显了各大高校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理念。录取通知书背后承载的是大学文化与精神。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一纸简单的入学证明,更是一所大学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象征。每一所高校都将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教育理念融入到这份特殊的礼物中,让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力量。通过不断创新录取通知书的形式和内容,高校不仅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子加入其中,也能够展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科技界
航天科技实现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
航天员“回家”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发的定向仪会精准发现航天员位置。定向仪精度高、作用距离远,在高寒、高温、高湿、强颠簸等各种恶劣环境中也能完美适应。何不将它应用于海上救援领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据此研制出小型化多功能船载定向仪,并在海事、救捞等船只上加装应用,丰富了我国发现海上遇险船舶及失事人员的手段,为海上航行安全做出贡献。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不断拓展原本用于太空中引导飞船与空间站实现交会对接的激光雷达的新的应用领域,利用前期积淀的激光扫描成像技术、高精度多参数测量等关键技术,在环境感知、测绘、防撞避障、测风等民用领域形成多点开花的产品谱系。比如激光测风雷达作为一种新型大气探测仪器,具有精度高、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成功应用于飞机着陆监测、风力发电等领域,为飞机飞行安全提供了精准的大气风场信息。
依托载人航天配套研制30余年的研发能力,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成功研发的国内首款太赫兹手持安检产品,通过探测物体辐射出的微弱太赫兹波,实现对人体携带物品的检测,不仅能检测金属违禁品,还能有效检测酒精、硫酸、陶瓷刀具等特殊违禁品,安全无辐射,是传统金属探测器的重要升级。
多维解读
一、科技为民。科技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民生。所以,让越来越多的尖端科技应用到民用领域理应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
二、触类旁通。科研工作者要学会触类旁通,将一些高端科技“平移”到别的领域。就像航天科技实现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能给百姓生活带来便捷。
三、引领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常常会呈现出“一点突破,多点开花”的局面。随着航天科技成果与民用领域的跨界融合,相信我国各个领域的科技水平都会有大的提升。
素材速用
在不少人看来,航天科技高大上,与百姓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其实不然,不仅许多航天科研项目直接关乎国计民生,很多原本应用于航天领域的尖端科技也完全可以跨界平移到民用领域,助力百姓的美好生活。在这一方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他们将航天科技转化应用到海上救援、航空安全、安检等领域,造福人民。我们为他们点赞!
体育界
19岁小将盛李豪,巴黎奥运首个“双金”得主
法国当地时间7月29日中午12点,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开始,以资格赛排名第一晋级决赛的盛李豪一路领先,以252.2环打破奥运会纪录并夺冠。这是他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二金,此前他与搭档黄雨婷夺得了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比赛的金牌,这也是中国选手在本届奥运会上的首金。年仅19岁的他,成为巴黎奥运会上的首个“双金”得主。
从东京奥运会的银牌到巴黎奥运会的金牌,盛李豪把奖牌换了颜色。在该项目进入决赛的所有运动员当中,19岁的盛李豪是年龄最小的,面对嘈杂的比赛环境,他都没有使用耳塞,足见其心无旁骛的强大专注力。在当日比赛中,“小将”盛李豪展现出“老将”般的沉稳风范。在决赛第一阶段,盛李豪在第一组5发表现出色,总成绩为53.4环排名第一,领先第二名选手0.6环。完成10枪击发后,盛李豪仍以105.8环位居第一,领先第二名0.7环。比赛进入淘汰阶段,盛李豪在第13发打出10.8环的高分,接着连续打出两个10.9环的最高分,几乎与靶心重合,将比赛领先优势逐步扩大。此后盛李豪状态虽有回落,但仍顶住压力,最后一枪打出10.6环,以252.2环的总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夺得金牌。
多维解读
一、少年壮志。巴黎奥运会首位“双金”获得者盛李豪年仅19岁,而在3年前的东京奥运会上他已披挂上阵,摘得银牌,他的成功再次证明有志不在年高。
二、心态沉稳。盛李豪在比赛中连耳塞都不用,可见其超强的抗干扰能力。竞技体育心态直接影响发挥,心态沉稳更有利于自身实力的发挥。
三、技艺超群。竞技体育靠实力说话。盛李豪斩获两枚金牌,一靠实力,二靠心态。在决赛中他每一枪都超过10环,足见其雄厚的实力。当然,实力完全来自于刻苦训练!
素材速用
要想取得成功,大都离不开这几个要素:雄厚的实力、平稳的心态、稳定的发挥。19岁的巴黎奥运会“双料冠军”盛李豪就拥有这三个特质。小伙子在这一项目的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但是决赛中不用戴用于抵御现场噪音的耳塞,每一枪都超过10环,甚至接连打出两个10.9环的最高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发挥稳定,这样的人自带着令对手胆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