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蓝天
2025-01-02洋洋兔
自古以来,人类就拥有飞行的梦想,虽然碍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古人不能亲身体验翱翔于蓝天的喜悦,但在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之下,许多神话中的角色都被赋予了神奇的飞行能力。后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制作出了许多浮空、飞空的用具,尝试了各种飞天实验,经历了一段丰富而有趣的飞行探索历程。
飞行神话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4/6UtZRhueXA2AX7VcjK9SjT.webp)
古代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
这种色彩鲜艳、花纹繁复的地毯是古代阿拉伯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常备家居用品。
在古代阿拉伯神话中,这种地毯既能漂浮,又能飞行,可以载人飞往任何地方。
飞行实验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能工巧匠利用木头、竹片等材料制作出会飞的木鸟(木鸢、木鹊等)的记载,但由于这些记载年代久远,也缺乏实物佐证,后人只能靠文字描述想象木鸟的样子。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4/HMRQrvJZ6sPdLnKrKuQAUH.webp)
木鹊
木鹊后人想象中的木鹊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墨子·鲁问》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4/eVQUKZ6VyrS7sBXex7ziee.webp)
古罗马神话中的翅帽和双翼鞋
古罗马神话中,有一位负责为众神传递消息的沟通之神——墨丘利,他拥有一顶带翅膀的帽子和一双插着翅膀的鞋,这些“装备”能令他行走如飞,以最快的速度接收和传递消息。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4/b9rRjUWsRrvaWEnSM5QgPh.webp)
纸鸢
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良,人们利用纸张轻薄的特点发明了纸鸢(把纸糊在竹条做的骨架上,用细绳牵引,就能乘风飞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风筝。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4/bNoeaE8fszQuzC9idarYKs.webp)
孔明灯
孔明灯是一种依靠大气浮力升空的古老飞行器,类似纸灯笼,只不过开口在底部。相传,孔明灯是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发明的,起初被用于传递军事信息,后来多用于民间娱乐,或寄托思念之情。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4/PuSBfWmPwvDgvU24FFhdPe.webp)
《封神演义》中的风雷双翅
雷震子是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话角色,他背后长有一对风雷双翅,飞行速度奇快,能助他日行万里。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4/FGt4TxJFys2Tb99Awc8TVP.webp)
《西游记》中的筋斗云
明代小说《西游记》里的主角之一孙悟空能借助筋斗云做到“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有趣的是,筋斗云并不是会飞的云彩,而是孙悟空将自己喜欢的翻跟斗动作与师父传授的腾云驾雾法术结合,发明出来的一种新法术。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4/GG8oovYCZBVQRJuCHJC7N8.webp)
火箭
宋代的这种原始火箭虽然构造简单,安全隐患大,但它的工作原理已经和现代的火箭如出一辙了。
火箭最初指一种把火种绑在弓箭前端的远程纵火兵器,火种本身不会产生任何推力,只靠弓箭带着飞向远处。宋代时,人们利用火药改进了火箭,他们把火药装填在纸筒里,前端封死,后端引出导火索。点燃火箭就会产生向后喷射的气体,气体的反作用力会成为助推力,帮助弓箭飞得更快、更远。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4/CnYLLezmyBCLY7PeDKmfJf.webp)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不死药”
在嫦娥奔月的传说里曾提到过一颗“不死药”,这颗药是嫦娥的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如果整颗吞下,就能飞天成仙。传说中,嫦娥正是因为吃下了这颗“不死药”,才获得了升天的神奇能力。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4/C8MXyaSdgbHQpbEEAtGVwV.webp)
万户飞天
相传,元末明初有一个叫“万户”的人(也有学者认为“万户”是一个官职),他热爱研究火器,同时也是中国尝试利用火箭升空的第一人。万户制作的飞空装置十分简单,他将一些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手举两个大风筝,准备利用火箭点燃时的助推力带动风筝升空,从而将坐在椅子上的自己也带向空中。但不幸的是,火箭在点燃后发生了爆炸,万户也因此牺牲。
197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 Hoo”,以纪念这位世界公认的“航天始祖”。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4/dfh6QnN4UHCBW4GV3JWo9t.webp)
(摘编自《我们的大飞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