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仑区:“三举措”赋能港口集运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01-01傅崇恺王琼艳

浙江人大 2025年1期

宁波市北仑区人大常委会立足港口集运行业集聚的临港区域优势,以开展“车轮上的民主”探索实践作为助力滨海大都市建设的切入点,稳步推进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的建设,将港口集运行业纳入全过程人民民主体验的重点群体,助力开展“人大赋能产业”特色模式。

谋深“站点+”文章,打造专业履职“新阵地”。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成熟一批、建设一批,滚动推进、分批运营的总体思路,以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司机之家等平台为依托,在北仑物流基地、郭巨峙南司机之家、新碶横浦临时停车场、梅山北坝集卡服务中心稳步推进4个港口集运行业特色联络站点建设,逐步构建富有区域特色的“1+N”行业特色联络站点矩阵和完善的运行机制。结合“代表有约”“三官进站”等主题活动,邀请集运行业相关职能部门定期驻站听取行业心声和建议,帮助集卡司机群体和集运行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将联络站建设与居民议事会建设相结合,增补部分集卡司机居民议事员,定期召开政企座谈会、调研走访等活动,辐射服务近100家物流企业、3万名集卡司机及家属。

谋活“人才+”文章,架设助企解难“快通道”。充分发挥人大资源优势和人大代表联系纽带作用,持续推动人大工作与行业属性、资源共享的有机融合。根据省委、市委关于“三支队伍”部署要求,组织专业代表进驻服务团队,通过“代表+保障护航”“代表+暖心关爱”“代表+强基共富”等模式,建立企情双向问题快捷收集、处置和监督机制,邀请港口集运行业人员进站开展专题协商,坚持为港口集运行业谋效益。组织开展“司机开放日”活动,倾听一线集卡司机需求,联合工业社区聘用集卡司机和物流企业代表为“益家人”扶危济困、“24小时不打烊”轮值守护、“童年守护”卡娃成长守护及“汪汪队”道路安全守护四大服务项目主理人,让新就业群体能快速融入社区,实现基层自治。

谋细“服务+”文章,延伸人民民主“新触角”。通过“智序港城”线上司机之家平台,以“人大云接待”为载体,收集整合司机需求,通过数字赋能汇聚联动发展的人大力量,坚持为港口集运行业谋效。畅通物流企业集卡司机反映意见和诉求渠道,依托“代表微网回音格”履职平台,采用“固定+流动”形式,通过代表驻站、身份亮显,搭建集运行业常态沟通“快速路”。协同党群、交通、公安、人社、法院等各条线资源,对工业社区收集的548份集卡司机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探索“集管家”服务理念,共同打造“运管家”“法管家”“医管家”“治管家”“集管家”五大服务菜单,为集卡司机技能培训、法律保障、健康守护、赋能就业等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