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律師灣區逐夢

2025-01-01浩然

澳门月刊 2025年1期

程嘉雯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

◇澳門特區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

◇澳門律師公會監事

◇全國青聯澳區委員

◇廣東省律師協會南沙粵港澳 合作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

◇澳門工聯青年委員會主任

◇澳門勞動關係調解協會會長

◇澳門法律推廣志願者協會理 事長

◇澳門志願者總會副會長

◇澳門青年聯合會副理事長

◇澳門法律工作者聯合會理事

◇KSC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

◇金橋司徒鄺(南沙)聯營律師 事務所高級合夥人

我覺得澳門人非常有人情味,非常願意幫助他人,並對澳門社會懷有深厚的感情。特別是在一些重大事件發生時,比如2017年的天鴿颱風災害及近年來的疫情期間,許多澳門人都願意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他人,不計較個人得失。這種自發性的志願服務精神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激勵我想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

傳承志願者服務精神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加入了工聯青年中心,之後也參與了澳門志願者總會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參與更多的志願服務,希望能影響更多的人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現在我擔任工聯青委主任一職,此職位賦予了我新的使命。我希望能夠激勵更多的年輕人,特別是有能力的年輕人,促使他們發揮自己的所長,無論是在國家層面還是澳門本土,均能成為價值觀傳承與社會貢獻的中堅力量。

關於澳門青年如何保持自己的價值觀,同時擁抱多元文化的問題,我認為首要的是應該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作為澳門青年,我們肩負著傳承“一國兩制”偉大事業的重任,這一理念應當深深植根於我們的心中。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構建和豐富個人的價值觀體系。這包括之前提到的:將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貢獻給社會。同時,我希望每一代澳門人都能傳承那份珍貴的人情味,不計較得失,也願意伸出援手幫助他人。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澳門人獨特而珍貴的品德。此外,還應該要多走出去,親自去感受一下世界,感受一下內地,感受一下不同國家、種族或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親身體驗,從多個視角審視自身,從而更好地發展和完善自我。

勇闖大灣區發展

在個人的職業選擇過程中,如何平衡個人興趣、市場需求與社會期望呢?我認為首先應該深入瞭解自己的長處與優勢,因為每個人的能力與特質,對於未來職業的選擇或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時候,你可能對某個行業感興趣,但並不意味著適合該行業。因此,首先需要瞭解自己的長處在哪里。然後,再去探究自己是否對某份工作感興趣。當然,適合的工作可能與你的興趣不一定相關。我覺得這兩方面是最重要的。

除了個人因素外,社會的期望與市場需求同樣是職業規劃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外部力量。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當眾多求職者同時瞄準同一個職位時,競爭態勢往往變得異常激烈。此時,瞭解並順應市場趨勢,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場需求的變化,還能確保我們的職業選擇具備長遠的可持續性和前瞻性。

對於我個人而言,最初吸引我前往大灣區發展的契機,可以追溯到2019年國家頒佈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當時,我認為這對於澳門人、澳門青年以及律師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走出澳門、拓展內地市場的絕佳機遇。因此,我萌生了前往大灣區發展的念頭。隨後,我與所在澳門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進行了深入探討,並有幸結識了幾位內地和香港的優秀合作夥伴。幸運的是,我們在2020年果斷行動,在廣州南沙成功創立了首家由粵港澳三地聯合運營的律師事務所,並成為派駐律師在大灣區提供服務。到了2022年,我也成為了全國首批粵港澳大灣區律師之一。

我記得當時全國許多地方的媒體,包括廣州的多家媒體,都報導了這件事。這不僅讓我被更多人認識,還對我的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標誌著我的發展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作為大灣區的律師,我們能夠為澳門居民和客戶提供內地法律服務,同時也能為內地居民提供法律支持。當然,我們提供的內地法律服務是有限制的,僅能在一定的範圍內從事內地的法律事務。

在灣區工作的挑戰方面,我認為首要的是交通出行的便利性問題。從澳門前往大灣區城市工作往往意味著較長的通勤時間。然而,我堅信隨著政策的不斷推動,如澳車北上等措施的實施,這一挑戰將會逐步得到緩解。

另一項挑戰源於兩地律師服務業的文化差異,包括法律體系的不同以及客戶對律師服務的期望值的區別。律師事務所在管理、經營模式以及獲客策略方面,與澳門存在顯著差異。幸運的是,我們有一批內地的優秀合夥人帶來了內地律師行業的許多元素,包括管理模式和市場拓展方式,這讓我們受益匪淺。

從青年志願者到領軍者

從我個人過去大約十年的志願服務經歷,以及最近參與的一些青年服務活動中,我深刻體會到澳門青年作為社會公益和社會發展新興力量的重要性。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社會上擔任重要角色,他們不僅是領頭羊,更是領軍人物,他們或在促進社會公益、推動社會發展方面有所建樹,或在大灣區的發展中表現突出,不僅向新一代的年輕人展示了灣區發展的潛力和吸引力,也見證了大灣區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我有幸成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一員,這是我首次以委員身份參與投票過程。除此之外,我還擔任了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工聯青年委員會主任以及全國青聯澳區委員。這些角色讓我學習到了很多寶貴的知識,並且讓我肩負起了為新一代年輕人推進工作和發聲的重要責任。我深刻地意識到,作為澳門青年所承擔的責任與使命。因此,我將繼續努力學習並不斷提升自我,以便更好地為年輕一代爭取更多的權益與機會。

作為多個團體的代表,我積極參與策劃並執行了多種活動與項目,希望激發年輕人的創新精神和領導才能,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其中一個值得特別分享的項目是“愛長久長者婚照拍攝活動”。這個活動始於2013年,由我策劃並構思,由澳門文創藝術志願者協會舉辦。此活動的核心宗旨在於幫助那些未曾拍攝過婚紗照的老年夫婦圓夢。為此,我們召集了熱心的志願化妝師與攝影師團隊,共同助力他們達成這一美好願景。鑒於澳門離婚率較高,我們也探討了為何過去的夫妻能更容易白頭偕老。因此,在拍攝婚紗照的同時,我們會向這些長者詢問他們維持長久關係的秘訣。通過這種互動,年輕人不僅可以參與志願服務,還能獲得寶貴的學習機會,吸取長者的人生經驗和智慧。年輕人不僅能參與志願服務,還為年輕人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從長者的人生經驗和智慧中汲取養分。

期望澳門未來邁向“幸福澳門”

對於澳門社會未來的發展,我最關心的方面包括經濟和民生發展問題。我希望能夠看到澳門在經濟上取得更大的進步,為市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好的生活條件。同時,我也希望澳門能夠進一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正如新一屆行政長官在他的政綱中所提到的,他希望建立“幸福澳門”的目標。這個未來的發展方向,我非常關注,並希望能夠真正實現這一目標。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澳門要積極解決市民最關心的民生問題,建構更公平的社會環境,讓新一代的年輕人以及生活在澳門的市民對整個社會的未來充滿信心。

我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當中有更多的獲得感。這意味著澳門需要切實地做好經濟適度多元化的課題,積極擴展未來的發展空間,不斷改善澳門的民生狀況。只有通過這樣的努力,澳門才能真正實現“幸福澳門”的目標,讓每個市民都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

寄語新一代年輕人

我未來的目標和夢想是希望進一步發揮自己的特長,為國家和澳門做出貢獻。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將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表現,冀能成為年輕人的榜樣,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參與社會活動,共同在大灣區發展,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

對於正在追求夢想的年輕人,我有幾點建議和鼓勵的話。首先,多接觸社會,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和社會活動。通過這些經歷,將能夠更好地理解社會的需求和挑戰,也能夠培養自己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同時,要向優秀的人多學習。在社會上遇到的每個優秀的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這將使你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更加順利。最後,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和堅持不懈的努力。追求夢想的道路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可能會遇到挫折和困難。但是,記住,成功需要時間和耐心,不要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