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防治五大误区

2025-01-01宋瑶

祝您健康 2025年1期

根据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每年新发的癌症病例达482.47万人,因癌症死亡人数达257.42万人,在2000—2018年趋势图上发病率呈现每年1.4%的比例上升。癌症总让人闻之色变,人类尚未攻克这一类疾病,对癌症的发病原因、治疗机制等不能完全解释清楚,导致很多患者对癌症的认识局限在“道听途说”中,这不利于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克服恐惧,走出误区。

误区一:癌症不可预防,早发现和晚发现结局一样

2024年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提到,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有近一半的癌症可以预防,在无法预防的癌症中,也有近一半的患者可以通过筛查早发现,达到治愈的目的。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1)对有癌症家族史、家族亲属在年轻时已经发现癌症、家族中已知存在基因缺陷、携带某些遗传基因的人群可以早期进行遗传咨询、基因检测等。

(2)在降低癌症发生风险方面,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如选择健康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物,多吃坚果,限制精加工食品,限制红肉(猪、牛、羊)等,以及远离烟草、限制酒精、适当运动保持健康体重等方式。

(3)接种疫苗和预防感染是预防特定癌症的有效方式。女性可以通过注射疫苗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对肝癌的预防可以注射肝炎病毒疫苗避免感染肝炎病毒,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4)辐射与癌症的发生相关,生活中尽量远离有辐射的设备,不必要的辐射类检查应尽量避免。

(5)将癌症筛查加入常规体检项目中,如对超过45岁的人群除了行常规肿瘤指标筛查,建议做胃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的癌前病变,接受更早的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

误区二:癌症发生疼痛一般就到晚期了,疼痛难忍时才能吃止痛药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更新的《成人与青少年癌痛药物及放疗镇痛指南》中对癌症引起的疼痛干预目标主要是保障患者的舒适度。癌症引起的疼痛主要与癌症发生的部位相关,与癌症的病程分期无绝对关系。有些部位的原发肿瘤,如骨肿瘤、软组织肉瘤、脑瘤等,癌症的早期表现就是疼痛,需对原发病灶进行积极治疗,改善原发病灶情况后可能疼痛症状也会缓解。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如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会产生疼痛,通常进行对症处理以缓解疼痛,同时需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让患者接受持续的治疗。当癌症进展至晚期,发生骨转移、内脏转移时,出现的疼痛通常难以耐受,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再适当给予止痛药物,必要时可能使用吗啡类药物镇痛。止痛药物发挥止痛作用需要一定时间,其止痛效果也具有时效性,因此服用止痛药物需定时、定量,合理的服药时间可以使患者一直处于无明显疼痛的舒适状态。大部分止痛药物合理使用不会出现成瘾性,患者不必畏惧,如果出现疼痛再服用,不出现疼痛就不服用,反而容易导致止痛效果降低、舒适度下降。

误区三:癌症患者不能吃发物

“发物”是中医学的概念,最早的记载可见于《黄帝内经》,也是所谓“忌口”说法的来源。《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中指出,发物是可以引起旧疾病的复发、新疾病的加重的食物。中医在论治哮喘、荨麻疹、热毒疮疡等疾病时,会提出日常饮食避免生冷、辛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防止引起过敏、热毒加重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癌症并不是变应性(过敏性)疾病,因此并无忌口,《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中指出,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这样更有利于恢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蛋白质65—70克,而癌症患者需要达到上述摄入量的1.5—2倍,虾、鸡、牛肉等传统意义上的“发物”正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适合癌症患者补充蛋白质,因此癌症患者保证充足的营养是关键,不必为了避免发物而挑食。

误区四:得了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只能“坐以待毙”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癌症等于死刑判决书,治疗或不治疗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甚至治疗了会人财两空。癌症的致死率与癌症的种类密切相关,乳腺癌在女性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二,但长期生存的乳腺癌患者很多,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及国家癌症中心编写的《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中就将乳腺癌视作像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从而进行长期管理。再如甲状腺乳头状癌,即使发现时已经发生远处转移,仍然可以长期带瘤生存并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发现癌症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认真接受治疗,虽然晚期癌症治愈率较低,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用,可以让患者延续生命,长期带瘤生存,并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五:放化疗对人体伤害太大,不能使用

癌症的治疗方法多样,手术切除是大部分癌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此外还有放射疗法、化学疗法、靶向治疗、免疫疗法以及中医药治疗等,不能依靠单一的方法完成癌症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方法的优点。癌症的早期阶段,大部分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但癌细胞会浸润周围组织,并随血液、淋巴系统转移,手术切除后周围可能存在“分支”,需要放疗或化疗辅助治疗,从而完全消灭癌细胞。特殊部位的癌症,如鼻咽癌等,由于部位较深,手术难以切除干净,其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放疗、化疗。因此,癌症不同、病程不同,首选的治疗方法也不同,需要根据病情决定。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也有重要作用,有些中药具有抗肿瘤的功效,并且中医药从整体调节脏腑的功能,可以增加治疗的有效性,缓解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编辑 周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