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草圣”怀素
2024-12-31阿东
一日,萌多多和转小圈来到了盛唐时期的永州城零陵县岐山头村(今湖南永州)。当他们看到一座寺庙门前的匾额上写着“书堂寺”,忽想起这就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有着“草圣”之称的怀素少年时出家的地方,于是便想进去拜访一下他。可他们却被告知,怀素已经离开这里去了绿天庵。
萌多多和转小国一路寻访来到了绿天庵。只见庵内种了好多芭蕉树,蕉叶茂密遮日,怀素正在芭蕉叶上挥毫泼墨,与邬肜(rong)交流书法经验。
萌多多和转小国上前深施一礼,说明来意。怀素连忙请他们坐下,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我的呢?”萌多多回答道:“先生的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转小国看着有书法字迹的芭蕉叶,好奇地问:“先生,您为什么要在芭蕉叶上写字呢?”怀素说:“我是个随性之人,平日喜欢饮酒。每当酒酣兴发,屏幛、衣服、器具上随处都可以看到我写的字。后来因为纸张不足,我就在木板、圆盘上涂了白漆写字。可漆板光滑,不易着(zhuo)墨,现在你来猜一猜,我为什么要在芭蕉叶上写字呢?”
转小圈摸了摸芭蕉叶,自信地说:“( )。”
答案
芭蕉叶又大又宽,表面粗糙易于着墨,正反面都可以书写,是绝佳的书写材料,而且芭蕉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循环使用
邬肜看萌多多和转小圈如此聪颖,便邀请他们一同交流书法经验。
邬肜继续刚才与怀素的话题:“近来我思考‘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含义,或许就像那随风转动、飘浮的蓬草,正如一种草书的笔法……”怀素没等听完便兴奋地说:“对,我曾观察过云彩,它的形状随风变化,形态各异,和你的描述如出一辙。我想,这种变化就是草书的一种境界。”
萌多多不住地点头,心想:“怀素先生观察细致、思考深入,总是能够体会到自然景象中包含的艺术情趣,难怪被世人称为‘草圣’。”
离开绿天庵后,萌多多一拍脑门,后悔地说道:“唉,刚才咱们见怀素先生时,为什么没多欣赏一下他的书法作品呢?要是能欣赏到《自叙帖》那该多好呀!”
小讲堂
怀素先生的代表作《自叙帖》共698字,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一气贯之。
怀素先生以芭蕉叶代替纸张勤奋研习书法的精神真是太励志了,我们也应该学习先生这种刻苦研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