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背景下俄属北极圈内中俄不可再生资源合作
2024-12-31秦舒语
摘要: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资源,能源种类多样,北极圈内蕴藏巨大的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地位格外突出。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非再生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成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大国。在地缘背景下,中俄在北极地区的油气合作成为两国北极战略的外部支柱,两国不断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各取所需,实现北极能源经济的优势互补。有必要明确中俄北极油气资源合作基础,分析中俄北极油气资源合作现状,探索中俄北极油气资源合作路径,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不可再生资源;油气合作;北极地区;中国;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F4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24)08-0-03
DOI:10.3969/j.issn.1008-9500.2024.08.031
Cooperation on non-renewable resourc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within the Russian Arctic Circle under geopolitical background
QIN Shuyu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China)
Abstract: Russia has abundant resources and diverse types of energy, and the Arctic Circle contains huge non renewable resources such as oil and natural gas, making Russia’s geopolitical position particularly prominen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demand for non-renewable resources such as oil and natural gas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China has become a major energy consum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the geopolitical context,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the Arctic region has become an external pillar of the two countries’ Arctic strategy, and the two countries continue to leverage their respect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ake what they need, and achiev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in the Arctic energy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basi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Arctic oil and gas resources,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Arctic oil and gas resources, explore the path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Arctic oil and gas resources, and ultimately achiev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results.
Keywords: non-renewable resources;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Arctic region; China; Russia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资源,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北极圈内蕴藏巨大的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1],地缘战略地位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石油、天然气等非再生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俄罗斯的战略重心逐渐从欧洲转向亚洲,其北极及远东地区发展一脉相承,中国成为俄罗斯最看重的合作伙伴,彼此发挥各自优势,各取所需,能够实现北极能源经济的优势互补。
1 中俄北极油气资源合作基础
1.1 中国积极投身于北极事务
从地缘政治看,中国是陆地上靠近北极圈的国家之一。北极的自然环境间接地影响中国的地理气候系统,在农业、林业、渔业和海洋等方面都影响中国的实际利益。中国在参与北极资源开发和生态治理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原则,积极与俄罗斯等环北极国家开展合作。中国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化石燃料,中俄开展油气资源合作可以实现共同利益,以满足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的需求。
1.2 俄罗斯调整能源战略
在环北极圈国家中,俄罗斯对其能源战略进行调整。俄罗斯拥有丰富和高产的油气资源,这使得北极油气出口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俄罗斯能源战略逐渐东移,将油气出口重点逐渐转向远东地区,并积极与中国等亚太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油气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因此中俄油气资源合作发展迅速。新时代,中国和俄罗斯充分认识到能源在推动区域组织发展和双、多边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核心作用,从而加快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合作[2]。
2 中俄北极油气资源合作现状
中俄在北极合作中涉猎广泛,特别是北极资源开发领域的经济合作。俄属北极圈内蕴藏多种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等。其中,石油和天然气较为丰富,基于北极特殊生态环境和技术条件限制,当前,石油与天然气开发是中俄北极能源合作的重要领域[3-4]。
2.1 中俄开启北极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北极圈内石油储量约为830亿桶,达到全球探明石油储量的4%,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盆地和格陵兰盆地等地。中国对石油的刚需很大,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已超过600亿美元。俄罗斯在其所属的北极领土范围内共有230多个油田,储量特别丰富。中俄两国北极石油合作起步稍晚,两国对俄属北极圈内的石油开采及利用有限。俄属北极区石油丰富,为中国参与北极能源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中俄逐步在俄属巴伦支海大陆架开展能源合作。随着北极冰川消融,北极航道的通行价值逐渐显现,将极大缩短石油运输距离,节省石油运输成本。总体来看,中俄携手开发俄属北极圈内石油资源,仍旧处于起步阶段,但已为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圈内展开经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中俄通过签订双边协议达成合作,中国主要投入资金与技术设备,为俄罗斯提供广阔能源市场,俄罗斯就石油供应签订长期合同,从而确保其对中国的石油稳定供应。
2.2 中俄展开北极天然气合作
与石油等化石燃料相比,天然气更加清洁环保,对生态环境较为友好。北极地区天然气储量约为1 550万亿m3,占比超过全球的20%,可满足今后全球14年的需求。俄罗斯是天然气出口大国,其北极地区的领土范围内天然气储量丰富。2017年12月,中俄在俄属北极地区开展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项目,并取得良好的成果。亚马尔LNG项目位于俄罗斯亚马尔半岛,是集天然气和凝析油勘探开发、天然气处理、天然气液化、海上运输和销售于一体的液化天然气工程。为推进亚马尔LNG项目,俄罗斯修改了有关本国出口的法律条款。该项目发挥“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作用,不仅推动俄罗斯能源产业和边疆地区的发展,还能极大满足中国清洁能源的需求,加快推进中国能源结构升级。同时,该项目能够加深中俄政治、经济互信,提高双边贸易规模。亚马尔LNG项目承担北极开发先行者的重任,中方是该项目重要的投融资及建设伙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全程参与该项目运作。中国企业在工程建设、物流、航运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深度参与。该项目是中俄两国重点经济合作项目,得到两国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中俄要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推动油气管道建设。借助能源合作磋商平台,两国签订北极天然气合作双边框架协议,建立中俄天然气运输管道,不断向中国运输天然气,保持中俄资源合作持续性,从而拓宽中俄北极能源合作,为两国在俄属北极圈内的全面合作打好基础。
3 中俄北极油气资源合作路径
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高度看,中国须重视与俄罗斯及所属北极地区的经济合作。以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为引入路径,完善双方基础设施,通过增加两国互信促进中俄北极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合作。
3.1 以开发北极航道为切入点,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亚马尔LNG项目产出油气的主要市场在北极圈以外,最基本的运输途径是北极航道。作为重要的能源输入国,中国必须重视北极航道的开发与利用。航道发展方面,2017年10月,中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探索的西北航道成功通航,为中国开辟一条新的海上通道,标志着中国在技术层面取得重大突破,“冰上丝绸之路”进一步被打开。在亚马尔LNG项目助力下,LNG通过“冰上丝绸之路”输入中国,中国“气荒”现状得到缓解。未来,LNG的运输成本也将随着技术突破和新航道的开辟而下降,这有利于保持俄出口竞争优势,部署外需市场和投资。
3.2 增进中俄互信,扩大贸易规模
在具体实践中,各国政府的互信涉及多个领域,如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要抓手,以“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为导向,为中俄两国坚固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增添新的合作方向,从而保持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促进两国在经济和文化层面的互信。通过发布北极政策的白皮书,中国强调自身在北极问题上的坚定原则和目标。这些文件有助于增进中俄两国的经济互信。中国尊重俄罗斯对其油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主权,并关注北极地区居民的利益诉求,要求经济主体在保护俄属北极圈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参与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各国政府间的协商机制,如专家会谈、政府各级别峰会等形式,确定天然气价格机制,增加双边、多边谈判次数,扩大双边贸易投资规模。最后,要维护两国骨干企业在政策、资金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合作,坚定长期合作的信心,为双方谋求利益契合点,实现双边互信和互利共赢。
3.3 立足双边优势,发展北极科研外交
在积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的同时,中俄极地科研合作应该不断推进。科研领域,中俄两国在俄属北极圈内保持学术交流,拟定合作计划,俄罗斯派出北极地质学家参与中国北极科考工作,两国定期对北极地区的重要问题召开学术研讨会。在科考合作中,中俄致力于通过收集样本来分析气候变化等问题,研究对象涉及地质、生物等主体,并即时对未来北极地区开发与建设进行追踪与预测[5]。中俄应该整合两国人才、资金和技术资源,对俄属北极圈内地质环境与中国、俄罗斯部分特殊地质进行鲜明比较,从而得出俄属北极圈地质成果,为两国在俄属北极圈内开展经济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北极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为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论
中俄两国在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能打破中国能源供应不足的困境,降低国际油价动荡对中国经济的不良影响,也能扩大俄罗斯能源销售市场,增加俄罗斯境内能源收入。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两国需要做好足够准备,以客观包容的对外方针为指导,灵活处理相关事务。北极问题不仅涉及北极国家,而且具有全球意义和国际影响。中国愿意与俄罗斯携手,共同认识北极、利用北极、治理北极和保护北极,为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 琼,王 丽,廖 斌.不可再生资源的规整性开发策略模型与算法求解[J].统计与决策,2020(11):179-183.
2 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EB/OL].(2022-02-04)[2024-05-25].https://www.gov.cn/xinwen/2022-02/04/content_5672025.htm.
3 牟德刚,孟凡洋,苗 淼.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及加强中俄油气合作建议[J].国际石油经济,2024(3):38-45.
4 许勤华,王思羽.俄属北极地区油气资源与中俄油气合作[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9(4):111-126.
5 邹建军,揭晓蒙,郑惠泽,等.中俄海洋与极地合作结硕果: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对俄合作纪实[J].国际人才交流,2021(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