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4-12-31方永文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14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培养路径体育教育

摘要:技能大赛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常规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优势教育资源的整合,构建了行业发展、企业实践、学校教育的“教育合力”,将职业院校优秀技能人才进行同台竞争,推动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技能习得、知识获取的质量提升。以技能大赛为提升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人才培养可以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作为契机,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本文概述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现状,分析了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和原则,结合教学实例探索了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技能大赛 "体育教育 "人才培养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7-044-3-ZL

1、前言

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之后,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不断的改善与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目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理念发展之下,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专业报考人数不断提升,对我国体育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推动了体育产业、大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如何更进一步培养专业能力强、专业技术高、综合素养高的体育专业人才,是现在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以及职业精神的一种理念展现,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被提出。依托“工匠精神”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最为关键的是,依托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反思教学、关注行业动态和前沿,进而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所以,探索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路径,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路径。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2.1、教学模式滞后

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尤其是我国体育产业、大健康产业前些年发展缓慢的影响,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为“边缘”的角色,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整体呈现出一种教学滞后的状态。但是,体育技术、体育运动、体育产业、健康产业等近几年来发展迅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滞后的模式无法满足体育教学高水平的发展需求,且部分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师参加再培训和顶岗实习的机会偏少,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整体水平滞后。

2.2、核心素养缺失

核心素养通常指的是现代教育过程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发展能力、社会感知能力等的“集合”,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因素,其全称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来说,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德育先行”“德育并举”“五育融合”等教育理念的深化,涵盖了学习者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核心能力、思想观念、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等内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完成知识输出、技能传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创新能力、探索能力、拼搏能力、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拓展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但是,由于教学模式滞后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没有得到发展,这阻碍了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的高水平培养。

3、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的价值

3.1、技能大赛的基本概念

技能大赛特指的是“职业技能竞赛”,是技能大赛的主办方依据国家相关职业、相关行业的技能标准,结合技能实际运用情况组织开展的一种突出技能操作、技能运用、技能解决问题的竞赛活动。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技能大赛指的是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之下,面向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学生群体,针对职业教育专业、就业岗位需求等开展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3.2、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价值

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和方式,是技能竞赛、专业教学、就业导向、资格认证等相关内容的融合和渗透,实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的理念、内容、模式创新。借助于技能大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由外而内获取知识、技能与方法,整个竞赛过程强调了学生对技能的精准获取。同时,技能大赛也是一种对外展示,是职业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果展示,通过技能大赛可以检验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纷纷强调了综合性人才培养的价值,尤其是“工匠精神”“民族复兴”“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国家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近几年来受到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我国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提高,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日趋成熟,体育专业人才的体育技能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充分凸显了时代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特色。而且,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还能让学生通过大赛提高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在往后的就业中获取“先机”。所以,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是符合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是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4、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原则

根据技能大赛、体育专业教学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关联来看,学生要想通过技能大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技能水平、专业水平,而在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高职院校体育专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譬如,大赛主办方需要遵循学生发展、强调“知识”“技能”衔接、注重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指导学生发展、适度适合等层面的原则。

具体来说,遵循学生发展原则主要指的是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大赛主办方需要注重“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需求、学习差异、技能发展等作为出发点,在遵循学生综合发展差异基础之上有序组织技能大赛;强调“知识”“技能”衔接的原则,主要针对的是技能大赛的开展过程中务必要联系其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借助于技能大赛能够深化“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并借助于“知识”“技能”的衔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原则,主要还是侧重于技能大赛的融入需要严格遵循最新版《大中专院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即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大赛主办方、体育教研组、体育专业教师需要确保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岗位胜任力、学生体育技能等都能得到培养,且培养之后的学生能够基本满足就业需求;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遵循适度适量原则,具体指的是技能大赛是人才培养的辅助,但是不能替代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的实施。故而,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还是需要介入其中,有针对性、有导向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

5、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路径

5.1、技能大赛强化技能培养

技能大赛融入高职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体育专业教育理念和体育技能传授方式,借助于技能大赛、职业导向、创新创业等内涵,开展体育技能培养和体育知识输出,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之后发挥教育辅助价值,助力人才高水平发展。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在开展技能大赛组织和技能大赛赛前训练的过程中,体育专业教师需要将传统的“知识输出+技能传授”模式进行转变,强调体育运动、体育训练、拓展训练过程中学生创新运动意识、创造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在体育运动、技能训练、体能训练等过程中标新立异开展活动,大胆探索体育行业、大健康产业等体育专业就业方向的新动态。这样,借助于技能大赛的开展,学生不仅能够在体育学习和专业培养的过程获取包罗万象的行业咨询、行业发展等信息,还能扩充自身的学习视野和专业认知。最终,借助于技能大赛,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来实现理论创新、理论实践、技能创新等,推动高职院校体育人才的发展。

5.2、技能大赛渗透创新创业

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创业潜能、掌握创业战略的一种教学引导手段,其包含了创业模拟训练、创业模拟经营、创业实战、创业模式运用等内容,具有实战性强、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和便于实践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技能大赛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契合了技能大赛特色和体育相关行业发展趋势,也为学生构建一个极具包容性、创新性和实战型的技能大赛项目,这是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具体来说,创新创业渗透到技能大赛开展体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需要全面摸排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素养、身体素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同时还需要掌握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储备以及体育专业技能情况。这样,在开展技能大赛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在匹配体育专业人才就业发展、行业实践的基础之上组织学生开展技能比赛。

比如,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在组织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可以联合招生就业办、学生会、创新创业学院等相关部门,组织学生开展“体育与健康创业比赛”的创业项目,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进行创业大比武。在具体开展技能比赛的过程,教师和相关指导部门需要对学生的比赛项目进行把关,同时对创业方向选择、运动技能运用、运动理论实践、职业岗位规划等进行指导。这样,借助于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的渗透,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不仅重视起了“实战实操”,也通过实践操作感受到了行业竞争和行业趋势,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体育行业发展、健康产业特征。

5.3、技能大赛助推人才训练

技能大赛自身带有竞技性、周期性的特征,部分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组织开展过程中会出现“轻视训练、重视结果”“重视表现、忽视素养”“赛前突击、赛后放任”等情况。所以,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要想顺利实施,调整人才训练体系、优化人才训练机制、创新人才训练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高职院校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体育专业学生的技能学习、技能训练与他们往后的就业和发展也密切关联。

比如,高职院校组织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可以重点融入“跆拳道教练技能”“健身指导技能”“体育营销技能”“体育大健康产业管理技能”“户外教练技能”“网球教练技能”等项目。针对相关的技能大赛项目,高职院校可以打造不同的人才训练机制,确保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得到训练的同时能够对行业发展、专业发展做到整体认知。这样,人才训练、技能训练、技能大赛就实现了融合,也构建了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合力”,实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5.4、技能大赛融入资格认证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社会对于人才素养、人才资质、人才能力的认证愈发看重。2015年,教育部结合高职院校发展出台了《高职院校创新发展行动指南》《职业院校管理行动计划》等相关政策性文件,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资格认证提供了政策指导。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并实施,“1+X”证书制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教育创新机制。所以,技能大赛融入资格认证,也有助于人才培养的发展。

比如,技能大赛的开展过程,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可以直接将“体育教练职称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体育教师资格证书”“运动康复师资格证书”等资格证认证的相关标准作为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或者竞赛过程中的评分标准。这样,技能大赛开展和专业资格认证就能衔接起来,技能大赛中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馈了学生的就业“资格”,也为专业教学优化创新提供了思路。

5.5、技能大赛推动就业引导

技能大赛融入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让人才培养趋于“高精尖”且满足社会发展、行业转型的需求。“学、练、赛”是将“学”“练”“赛”三个维度的教学、练习和比赛统一打包融入到整个教育教学环节的总结,是借助于“学”“练”“赛”构建的一套完整教育教学体系。“学”为“练”所用,“练”为学目标,“赛”为“练”手段,“学”为“赛”基础。“学”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过程,“练”则是学生“理实结合”巩固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赛”是提高学生练习和学习的重要核心。技能大赛推动就业引导的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练、赛”教学模式的内涵,将就业发展、就业技能、岗位素养等融入其中,依托技能大赛为各个企业做好“试金石”,保证提供给社会和企业的人才是匹配社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的。

6、结束语

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借助于技能大赛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运动技能、专业素养的综合发展。这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创新,也是展示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成效的主要途径。最为关键的是,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为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标兵打下了基础,推动了教育整体质量提升,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深化为实践运用,是匹配体育行业发展、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故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师务必认识到技能大赛融入体育人才培养的价值,以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为引导,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保证赛教结合优化师资,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推动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强.技能大赛引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以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为例[J].甘肃科技,2016,32(02).

[2]邹学亮,陈亮,张坤荣.以体育专业技能大赛为引领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以广东省第一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04).

[3]刘根发.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6).

[4]费琳琪.高职技能大赛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质量路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06).

[5]陈经艳,张友.职业技能大赛常态下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初探——以机电一体技术专业为例[J].山西青年,2022(09).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培养路径体育教育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浅谈技能大赛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