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科技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路径

2024-12-31李海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4年12期
关键词:动画美的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是“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减负增效”的重要手段。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不仅能让学生收获学习的快乐,还能给他们以美的享受,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助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形成。本文以信息科技教学内容为载体,结合笔者教学实际,探索信息科技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式方法。

一、正确认识信息科技学科的育人功能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美,所以每门学科中都包含美的元素,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美,信息科技学科也不例外。信息科技学科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色彩鲜艳的展示图片,搭配以应景的音乐及视频动画,将教学内容展现得生动有趣,使信息科技教学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二、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1.引——营造美的情境,在欣赏中发现美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以现实生活为源泉,以美为突破口,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为背景创设情境,巧妙地把子任务贯穿于情境中,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以“制作研究报告”这一节内容为例,教学目标是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学习WPS等相关软件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以“旅游景点”为主题,整理了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竞赛活动中的优秀报刊作品,通过精彩的版面设计、图片搭配等营造出设计气氛,让学生在好奇和惊喜中体验WPS软件强大的功能。这样达到的效果远比教师单纯演示要好得多,不仅可以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可以美化生活、装扮人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培——呈现审美对象,在想象中培养美

中学生的审美意识还比较模糊,审美能力也较薄弱,然而中学阶段却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时期。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能力可以通过信息科技教学来培养,通过学习如何处理信息来提高认识能力,并进行一定的技能训练,以达到审美知觉、审美趣味、审美判断的统一。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技术能为信息科技教学创设声形兼备的情境,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例如,教学“Flash动画”时,笔者以《新白娘子传奇》为背景,将“游湖借伞”“断桥相遇”“水漫金山”等故事情节制作成简单有趣的动画,在此基础上搭配Flash绘图、声音、图片处理技术,对故事进行美化或改编,设计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动画供学生欣赏、学习,而完成这些任务用到的补间动画、形状动画、引导线及遮罩动画等内容便是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点。这样巧妙地将有目标性和实践性的任务以故事的形式进行串联的方式,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挑战自我,不知不觉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小组互助的功能,让小组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学习困难的学生,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3.创——联系生活实际,在理解中创作美

审美理解力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共同熏陶的结果。为此,教师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可以“学生创作”为途径,以“境”为纽带,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会学习带来的美的享受。

例如,教学“网页设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介绍HTML5技术,再让学生利用易企秀、秀米等H5制作平台制作一份元旦美食节主题活动的邀请函,并通过微信等平台发送给家人、朋友。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和勇气的舞台,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4.评——运用展示平台,在体验中评价美

为了更全面、及时地评价学生作品,笔者尝试使用相关网络平台对学生作品进行在线评价。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该网络平台,自己进行对比,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网上,让同伴进行浏览、评价,如发现问题还可以修改后重新上传。教师也可以在平台上根据需求设置记名或不记名评价,让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能够掌握欣赏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反复感受和理解表达,在对比中达到提高欣赏、评价能力的目的。

5.悟——精心设计项目,在推敲中感悟美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和项目来体现这种能力。对每一个任务和项目,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引导,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不断进步。但网络中的信息是复杂的,学生稍不留神就会被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所吸引,甚至沉迷于聊天与游戏。所以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网络的理性认知,促进学生信息科技道德素养的形成。

教师也可以适时穿插一些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故事,使学生受到熏陶,逐渐从被动接受、作出反应到主动追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直至内化成品质。例如,教学“计算机病毒”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相关信息同学生进行分享。小组交流时,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辩论,促使学生搜集各种事例,锻炼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激励学生正确思考,共建网络安全,共创美好生活。

三、结束语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去创设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健康向上的教学情境,注重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字素养,并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用信息科技课程中的美去扮靓每一颗童心,使每一张笑脸更加灿烂!

猜你喜欢

动画美的教学内容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打破平衡
我的动画梦
好美的雾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是动画迷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