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学科大概念提炼六部曲

2024-12-31张慧衡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4年12期
关键词:感情要素概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语文学科大概念就是语文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主体框架,也是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核心,它能将分布在各篇课文、各个单元的核心素养点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保障单元教学的逻辑性和整体性。教师把握好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提炼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从语文要素入手,以“明要素—知定位—提问题—研文本—立目标—定概念”六个步骤来阐述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提炼方法。

一、明要素:理解语文要素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阅读要素为: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习作要素为: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试着写出动物的特点。教师对语文要素的分析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解读关键词语 阅读要素中的关键词有两个,分别是“体会”和“表达”。语文教学中,学生体会作者感情需要充分浸润到语言文字当中,反复品读文章,体验作者或开心或喜爱的感情。其中“体会”是领会的意思,指的是理解、明白事物的内涵。体验是路径,领会是目的,学生既有体验,又有领会,才叫真正的“体会”。“表达”是指表达感情。表达感情的方式有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文学意象和词语表象。二是文学语言,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文学体裁。“体会”是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表达”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第二步:寻找要素关联 解读了语文要素中的关键词语后,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之前的学习中是否出现过,后面单元有没有延伸?所以第二步要寻找各单元要素之间的关联。笔者梳理出与“体会”“表达”“感情”这些关键词相关联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语文核心素养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知定位:寻找课标依据

笔者通过分析新课标中的六大学习任务群,确定本单元应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体会感情旨在培养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获得的方法在任务群中有清晰表述,即“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表达感情意在提高学生审美品位,获得的方法在任务群中的表述是“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

四年级对应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更有具体的表述:“阅读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由此可见,四年级学生表达情感的方式应该是学会使用文学语言,因此我们学习本单元需要从作品赏析的角度去分析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

三、提问题:提出关键问题

笔者通过理解分析语文要素,找到了学科概念词“体会”和“表达”,明晰了这两个学科概念词的具体表述,知道了体会感情和表达感情都需要去“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

于是,带着这样的认知脉络,笔者对“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阅读要素进行了提问:1.作家对笔下的动物给予了怎样的感情?2.每位作家表达感情的语言有什么特点?3.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作家怎样的情感?

四、研文本:研读单元文本

如果教师要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就需要研读教材文本,挖掘有效信息。教材单元的选文编排有意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同一主题、同一作者进行对比。老舍的《猫》课后阅读链接中编排了夏丏尊的《猫》节选和周而复的《猫》节选。第二篇课文《母鸡》也是老舍先生的文章。第三篇课文是丰子恺的《白鹅》,课后阅读链接中安排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教师通过单元整合教学,帮助学生找到“求同存异”的线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猫》《母鸡》《白鹅》这三篇课文的相同点:三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赞美之情;都运用了生活化的、富有情趣的语言;都运用了典型事例来突出动物的特点。教师再引导学生找到三篇课文的不同点: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猫》主要运用的是明贬实褒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母鸡》采用的是先抑后扬的写法;《白鹅》用了大量的反语。

总之,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对比阅读的策略,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作家的语言魅力和语言表达上的独特性。最后学生可以尝试运用明贬实褒、先抑后扬、反语的写作手法,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我的动物朋友”,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五、立目标:确立学习目标

接下来,教师需要进一步确立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将知道(K):1.作家描写动物,都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情。2.描述事物的特点以及表达对事物的感情需要依托具体事例。

学生将理解(U):1.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可以运用明贬实褒、先抑后扬、反语等表达手法。2.运用比较异同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我们体会文章表达的特点。

学生将能够(D):1.梳理出作家如何把动物特点和对动物的感情表达出来。2.对比阅读多篇同一题材、同一主题、同一作者的文章,有自己的看法和体会。3.运用明贬实褒、先抑后扬、对比、拟人化、口语化等写法,写一篇表达对动物喜爱之情的文章。

六、定概念:提炼大概念

以上步骤结束后,我们可以将本单元的语言大概念定义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蕴含在构思和语言描述中。

本单元的大概念除了语言大概念,还有主题大概念。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全是围绕身边的小动物来写的,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赞美。喜爱小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但如何和动物和谐相处需要儿童去体会。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将本单元的主题大概念定为:与动物成为朋友是一种生活乐趣。

综上所述,提炼语文学科大概念第一步需要理解分析语文要素。第二步定位寻找课标依据,确保要落实的核心素养点与国家课程标准相一致,从而确保语文学科大概念的学科性。第三步提出关键问题。第四步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的深层含义和教育价值,使语文学科大概念与文本内容紧密相连。第五步确立学习目标。第六步提炼语文学科大概念,进一步保证语文学科大概念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语文学科大概念就是联结核心素养和文本内容之间的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系统的学科思维,最终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感情要素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带着感情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