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4-12-31苑春林闫振鹏刘杰肖海兵
摘要:农药包装废弃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污染源。近年来,各地区有序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但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采用实地调研和网络查询方法梳理我国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的现状,并阐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现存污染、危害,分析产生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问题的原因,提出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对策,助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
关键词: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现状;回收现状;治理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24)09-0-04
51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esticide Packaging Waste Disposal
YUAN Chunlin1,2, YAN Zhenpeng1,2, LIU Jie1,2, XIAO Haibing1,2
(1. Agricultural College, Tarim University;
2. Key Laboratory of Southern Xinjiang Agricultural Pes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Corps, Alaer 843300, China)
Abstract: Pesticide packaging waste has become an undeniable source of pollution.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regions have carried out orderly management of pesticide packaging waste, but the results have not been ideal, leading to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s and ecosystems. Using field research and online search methods to sort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sticide packaging waste pollution in China, analyze the causes of pesticide packaging waste pollution. Furthermore, the paper elucidates the extant contamination and hazard posed by pesticide packaging waste,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sticide packaging waste, to facilitate the recovery of pesticide packaging waste.
Keywords: pesticide packaging wastes; current status of pollution; current status of recycling; treatment
农业农村部和生态环境部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定义为农药使用后被废弃的与农药直接接触或含有农药残余物的包装物,包括瓶、罐、桶、袋等[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农药废弃包装物等同于废弃农药,视为危险废物[2]。这些农药包装废弃物数量庞大,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管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
近年来,各省份在推进上述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成效。例如,湖北省黄石市农业农村局执法检查时发现专业合作社在茶叶种植区丢弃、填埋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并依法对法人作出罚款10 000元的处罚决定[3]。很多地区已顺利实现《“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如浙江省江山市、云南省元谋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等[4-7]。但部分地区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效果未达到理想状态,相关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等问题依然存在,治理方案和措施需要更详细。从污染现状、回收现状等方面进行梳理,对发现的一些问题,从国家、政府、市场、企业、农户等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建议,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问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公众健康,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1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污染、危害及回收现状分析
1.1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污染
使用农药能有效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确保粮食安全[8]。2021—2023年,我国的农药使用总量分别为24.8万t、24.5万t、30万t,预估2024年的农药使用总量为30.92~37.86万t[9]。废弃农药包装经常出现在农村的田间地头、荒地水沟,未经处理就随意处置,存在安全隐患,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污染源[10-11]。在农村因农药包装物导致人、畜、家禽和水产品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12]。例如,2022年,黑龙江省农户随意丢弃农药瓶导致14只羊死亡[13]。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24年公布的《中国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现状研究报告》,2021年和2022年全国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总量分别约为13.4万t和12.65万t。目前,农药包装废弃物直接丢弃问题较为突出,规范处理率较低。例如,有80%~89%的农药包装废弃物与其他垃圾一同直接丢弃,或直接丢弃在农田,或堆放在田间地头[14]。通过农村调研得知,大多数受访者明知农药包装废弃物应该集中回收处理,但在使用后仍然采取随意丢弃、就地掩埋、集中焚烧、垃圾处理及回收处理等方式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一般随意丢弃在河流沿岸的河堤、沟渠旁、田间地头及公路两侧。
1.2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危害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危害可分为农药包装内残留物危害和白色污染危害。其中,农药包装内残留物危害主要指农药包装废弃物中残留的农药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生生物、鸟类、哺乳动物、土壤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5]。2003年,法国国家环境所发现农业生产产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会严重污染河流和地下水源[16]。另外,农药包装废弃物以塑料、玻璃、铝箔等材质为主,难以降解,散落在田间地头、河流、池塘等区域,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造成直接污染,也会形成白色污染[17-18]。研究表明,如果焚烧农药包装时的温度不够高,会产生有害物质,如多环芳香烃、二噁英等,严重影响附近的生态系统[19]。
1.3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现状分析
我国作为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大,但回收率有待提高。目前,一些地区通过完善机制、明确职责、疏堵结合、宣传培训等措施,有效推进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工作,实现了较高的回收率,并减少了环境污染。例如,大部分地区设立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定期统一销毁处理。河北省保定市农业农村局与北京盈创高科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保定伊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搭建了智能化的数字化农药包装废弃物押金回收综合监管平台,并取得显著成效[20]。但回收工作也有待完善的地方,如终端处置企业偏少、回收处置成本较高、配套保障不均衡等问题。
部分地区未取得理想的回收效果,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关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法律的约束力度不够,执行过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二,大多数农药生产企业未尽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农药经营者的回收意识薄弱,在农药采购过程中没有及时记录台账,回收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部分门店甚至从未回收包装废弃物。第三,农药使用者缺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回收农药的意识淡薄,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危害性的认知不足,仅考虑当前经济效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居民认为常规塑料瓶是低值可回收物,约20%的居民认为农药瓶等农药包装废弃物属于低值可回收物范畴[14]。因此,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户响应的协同机制对于提升回收效果至关重要。
2 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的优化措施
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督体系
第一,完善农药经营法律法规,进一步界定各级部门的责任和权利,强化农药使用者的主体责任。第二,制定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农药使用者的日常监管[21]。第三,强化政府监管责任。地方各级政府应组织、协调、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回收处理体系,统筹推进回收处理等设施建设。
2.2 严格执法,建立奖惩机制
政府部门应严格执法,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开展监管执法工作。按照“谁生产、经营,谁回收”的原则,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表现较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改正,若屡教不改,按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2.3 加大研发力度
科研院所和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第一,开发环保、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绿色农药,加大对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的研发力度。第二,研发绿色环保材料,替代无法降解且会产生污染的材料[22]。第三,研发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设备和技术,提高回收率和处理效率。第四,开发适用于不同类型包装材料的分离、清洗等处理技术,以及安全、环保的后续处理工艺,如超高温焚烧技术。
2.4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我国应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例如,我国与德国政府开展合作并实施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药废弃物处理制度体系[23]。另外,我国可借鉴英国的高温焚烧处理方式。该模式几乎不产生烟雾,不会污染大气,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4]。
2.5 优化产业规范,引导产业发展
制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运输、储存、处理等环节的标准规范,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行业标准,强化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溯源登记,引导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应不断提高危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25]。此外,我国应鼓励农药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农药企业的全链条生产布局,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6 加强人才培养,规范经营行为
农林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学习专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的重要性。例如,塔里木大学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引导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观念,认识到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的重要性。此外,农药经营人员应严格执行销售台账登记制度,指导农民科学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26]。
2.7 开展惠民知识讲座,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活动
政府应积极开展惠民知识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对农户进行培训,可结合有关案例指导农户正确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另外,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活动。例如,阿克苏市开展了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换取鸡蛋、洗衣粉等物品的活动,取得良好的回收效果。
2.8 科学建立试点,探索回收模式
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工作,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完善工作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27]。我国可借鉴澳大利亚的“农户付费+农户回收”模式、法国的“企业付费+农户回收”模式、加拿大的“企业付费和政府购买+农户回收”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探索科学的回收模式[28]。
2.9 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多级回收体系
农户是产生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主体,也是回收的直接受益者,是回收治理的关键力量,应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多级回收体系[29]。首先,乡、村级行政单位积极发动农户开展回收与治理工作,倡导农户自觉回收,相互监督;市、县级行政单位与企业合作做好回收与处理工作。其次,省部级行政单位加强监察处罚工作和资金的最适化分配,严格落实监察职责,抓重点,重处罚,要合理分配资金,这决定着体系能否顺利运转;国家设立巡回督导组,对各地区工作监督。最后,由政府带头开展政府、协会、企业、第三方平台、农户的协同共治,增加回收资金来源多元化,顺利实现我国《“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回收率达80%以上的目标[7]。
此外,村级行政单位有责任和义务整治乡村环境,对本区域内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实施管理和监督。因此,建议借鉴河长制、林长制,各市、县、乡、村均设立主要责任人,发动农户共同治理,建立“以农户为回收主体,多级行政负责制”的回收体系。
3 结论
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现存污染、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研究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处置现状,提出构建“以农户为回收主体,多级行政负责制”的回收体系。然而,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是一个长期且严峻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全面治理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EB/OL].(2020-08-27)[2024-07-05].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54537.htm.
2 生态环境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EB/OL].(2020-11-02)[2024-07-05].https://www.mee.gov.cn/gzk/gz/202112/t20211213_963867.shtml.
3 谢原利,张 欧,顾 辉,等.《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出台历程及处罚实践[J].湖北植保,2024(1):1-2.
4 王晓东,余华波,李 韵,等.江山市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现状与存在问题[J].中国植保导刊,2018(1):82-84.
5 王贵斌,戴剑鸿,苏 龙,等.楚雄州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药科学与管理,2021(10):6-9.
6 孙 宇,董永清,孙 霞,等.鄂尔多斯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现状与对策建议[J].中国植保导刊,2024(4):93-96.
7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关于印发《“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2-01-29)[2024-07-05].https://
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30/content_5671305.htm.
8 王立飞,刘 铮,金 源.农户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行为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22(2):31-34.
9 张夕林.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给涉农行业带来新机遇与挑战[EB/OL].(2024-04-17)[2024-07-05].https://www.pesticidenews.cn/zgny/zlzs/content/eb52a26e-14cd-454f-80b7-b866c0fc0755.html.
10 戴 毅.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现状和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41.
11 杨金娟,于 丽,姬宇翔,等.浅谈宁夏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初步成效及存在问题[J].农药科学与管理,2023(7):7-10.
12 刘守荣.科学用药及药后包装合理处置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20):120-121.
13 黎海凌,高艳飞.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包装工程,2023(11):188-195.
14 成 静.中国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现状研究报告[EB/OL].(2024-01-08)[2024-07-05].http://
www.chinadevelopment.com.cn/xc/2024/0108/
1877793.shtml.
15 林荣华,姜 辉.中国农药研究与应用全书-农药生态环境风险评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20-22.
16 卢苏燕.法国大量使用农药严重污染水源 良好水源只占5%[EB/OL].(2003-02-19)[2024-07-05].https://news.sina.com.cn/w/2003-02-19/105754072s.shtml.
17 张 婷.甲氰菊酯对鲤鳃、肝、肾组织损伤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43-46.
18 韩立钊,王同林,姚 燕.“白色污染”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增刊1):402-404.
19 霍 捷,苏姗姗,赵 梦,等.保定市农药包装废弃物押金制回收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24(6):88-90.
20 保定市人民政府.保定实现农药废弃包装处理绿色循环利用[EB/OL].(2023-03-18)[2024-07-05].https://www.baoding.gov.cn/content-173-394630.html.
21 罗龙平,田振会,左艳荣,等.五峰地区农药包装及农膜等废弃物回收处置现状与对策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21(8):99-102.
22 杨 涛.用水溶性PVA(聚乙烯醇)内袋包装形式解决农药包装危害的设想[J].塑料包装,2015(3):22-25.
23 陈传武.中德农药废弃物管理项目启动[EB/OL].(2010-04-20)[2024-07-05].http://www.ccin.com.cn/detail/ffc8bdafdbcbe6f3f6f21f47e865332b.
24 韩小强,杨德松.农药包装废弃物现状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5(9):11-15.
25 渠宗儒,李谷成,王 攀,等.网络信息获取能力对农户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行为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4(7):61-69.
26 农业部.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EB/OL].(2017-06-21)[2024-07-05].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237707.htm.
27 郑金武,余从权,袁 锋,等.湖北宜昌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J].农药科学与管理,2020(2):10-14.
28 刘霁瑶.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农户参与及补偿设计[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41-70.
29 胡德风,何家海,周国斌,等.潜江市农药使用量及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调查与分析[J].湖北植保,202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