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绘新技术在森林资源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24-12-31李强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9期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测绘工程森林资源

摘要:探讨测绘新技术在森林资源测绘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无人机技术和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在获取、处理和解译森林资源数据中的作用。通过分析2019—2023年的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发现恢复治理类图斑数量和面积占比均有所提升,验证了生态恢复和植树造林措施的有效性。特别是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典型区域,生态恢复项目的成功实施展示了新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森林资源;测绘工程

中图分类号:P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24)09-00-03

18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New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ies in Forest Resource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LI Qiang

(Qingzhou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Qingzhou 262500, China)

Abstract: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new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ies in forest resource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with a focus on analyzing the role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such as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echnology, and LiDAR in acquiring,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ing forest resource data. By analyzing the forest resource monitoring data from 2019 to 2023, it was found that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forest spots in the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plan have increased, indic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afforestation measures. Especially in typical areas such as Zhangjiajie national forest park and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new technologies in forest resourc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Keywords: new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ies; forest resources;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森林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可持续管理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传统森林资源监测方法往往依赖于人工调查,效率低且数据获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受到限制。为此,测绘新技术的引入为自然资源测绘工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近年来,遥感技术、无人机测绘、激光雷达等先进测绘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森林资源的监测与管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2]。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数据获取的精度和效率,还能够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动态监测,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通过全面分析森林覆盖率变化、生物多样性状况及生态系统健康等要素,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措施。

1 森林资源问题类型

森林资源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现象。森林资源的主要问题类型包括砍伐、过度放牧、土地开发和自然灾害等,具体表现为森林破坏、植被退化和土壤侵蚀等。在某些重点区域,森林资源问题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非法采伐、农田扩张、城市化进程加快等方面,这些活动直接导致了森林面积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3]。例如,非法采伐不仅破坏了森林的结构和功能,还侵占了土地资源。如果某片区域因非法采伐造成森林覆盖率显著下降,那么该区域的土壤质量也将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衡。

2 森林资源监测内容

森林资源监测主要将森林覆盖率变化、生物多样性状况和生态系统健康等要素解译为森林面积(原始林、次生林、人工林等)、森林破坏区域(非法采伐区、火灾区、病虫害影响区等)和生态恢复区域(植树造林区、天然恢复区等)。通过对比往年的监测数据和多时相遥感卫星影像,评估森林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其恢复治理效果。

3 测绘新技术在森林资源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3.1 数据获取

根据测绘技术的要求,森林资源测绘工程需要使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和精准的地面调查数据。本次测绘项目主要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森林覆盖情况,配合激光雷达技术精确测量三维森林结构[4]。此外,还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作为辅助数据源,以提供更广泛的区域信息和历史变化对比信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显著提高森林资源测绘的效率和精度,为后续的森林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2 影像预处理

在森林资源测绘工程中,影像预处理是确保数据质量和分析准确性的关键步骤。首先,获取的无人机遥感影像需要进行几何校正,以消除因飞行角度和地形起伏带来的几何畸变[5]。其次,使用辐射校正技术处理影像,以消除大气散射和光照变化对影像亮度的影响,确保影像的辐射一致性,影像还需要进行正射校正,将其转换为地理坐标系统,以便与其他地理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再次,为了提高影像的可用性,需要进行色彩平衡和图像增强,以突出森林特征和变化。最后,将经过处理的影像与激光雷达数据进行融合,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森林结构模型,为后续的森林资源评估和管理提供支持。

3.3 建立解译标志

3.3.1 植被类型

在森林资源测绘工程中,建立解译标志是对不同植被类型进行分类和识别的重要步骤。根据遥感影像的特征,植被类型主要分为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灌木丛及草地等。针叶林一般呈深绿色,树冠较为密集,影像上可见明显的树木轮廓;阔叶林则表现为较为明亮的绿色,树冠形态多样,且常伴有明显的光斑。混交林的影像特征则较为复杂,通常表现为不同绿色调的交错;灌木丛则呈现为低矮的植被,影像上显示为较为稀疏的绿色区域,且常伴有裸露地面。草地则以浅绿色为主,影像上较为均匀,且地表覆盖度较高。

3.3.2 图斑类型

在森林资源测绘工程中,图斑类型的解译标志在遥感影像上具有显著的特征表现。无明显植被覆盖类图斑在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图斑范围内地表裸露,边界清晰,且可见土壤或岩石等裸露地面,未发现明显的植被生长迹象。这类图斑通常表明该区域未得到有效的生态恢复或治理。相对而言,明显植被覆盖类图斑在影像上则表现出边界清晰,图斑范围内可见丰富的植被覆盖,树冠层次分明,呈现出各类植物的生长状态。这类图斑通常表示该区域已完成植被恢复或正在进行生态治理,包括自然恢复和种植人工植被的迹象。此外,混合植被类图斑在影像上表现为多种植被类型交错生长,边界相对模糊,显示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类图斑通常反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能够为生态监测和管理提供重要信息。

3.4 监测分析

森林资源的遥感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

经统计分析,2019—2023年森林资源监测的遥感解译成果如表2所示。2023年,监测区域内共解译1 750个图斑,总面积为15 320.75 hm2。其中,健康森林图斑有850个,图斑面积共计9 540.12 hm2;退化森林图斑有500个,图斑面积共计4 200.23 hm2;人工植被恢复图斑有400个,图斑面积共计580.40 hm2。

分析发现,2023年健康森林图斑面积有所增加,比2019年增加了1 200.45 hm2,主要原因是生态恢复项目的实施和森林保护政策的加强。同时,退化森林图斑面积在此期间略有减少,表明生态治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然而,部分地区依然存在退化森林图斑,最大面积为300.67 hm2,主要集中在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此外,人工植被恢复图斑面积在2023年也显示出增长趋势,相较于2019年,面积增加了250.10 hm2。这一变化反映出生态修复和植树造林等措施的有效性,为今后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综合来看,2019—2023年,森林资源的监测与分析结果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3.5 成果评估

统计表明,2023年监测区域内存在恢复治理类图斑数量为1 250个。其中恢复治理类图斑数量为350个,森林恢复治理图斑数量占比为28.00%;存在恢复治理类图斑的森林面积为10 500.45 hm2,恢复治理类图斑面积为3 200.75 hm2,森林恢复治理图斑面积占比为30.50%。分析发现,某些典型区域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生态恢复项目,其森林恢复治理图斑数量占比与森林恢复治理图斑面积占比均为100%。其森林恢复治理图斑数量占比与森林恢复治理图斑面积占比均位于前列,充分反映出新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2019—2023年,森林资源的恢复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今后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4 结论

测绘新技术在自然资源测绘工程中的应用,为森林资源的监测与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效手段。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无人机技术和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的结合,能够更加精准地获取森林资源数据,及时识别和评估森林资源问题,进而推动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森林资源管理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为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期待在新技术的助力下,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能够更好地应对森林资源面临的挑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倚愚.测绘新技术在自然资源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23(13):65-67.

2 罗林峰.测绘新技术在自然资源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4(6):131-133.

3 单 挚,胡 勇.测绘新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6):91-92.

4 王艳红.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究[J].地矿测绘,2022(1):4-6.

5 王宽彪,李晓燕,秦学红.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2(4):135-137.

猜你喜欢

测绘新技术测绘工程森林资源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测绘新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测绘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研究
浅谈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