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气”变迁记
2024-12-31前进进
兴趣阅读·兴趣作文与阅读(低年级) 2024年9期
逢年过节,我们总会听到这么几句话:“您太客气啦!”“千万不要客气!”现在,客气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让,讲礼貌。其实,客气一开始的意思并非如此。
《左传》中就出现了“客气”一词。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交战,鲁军溃退。鲁国的主将阳虎假装没有看见鲁国勇士冉猛,激将道:“如果冉猛在这里,一定可以打败齐军。”冉猛听到了,忙折返回去追逐齐军,回头一看,却发现没有人跟着自己一起反击,便假装摔倒。阳虎见状,说了一句:“尽客气也。”
两军交战,作为有名的勇士,冉猛本应身先士卒,可他不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客气”地缩在人群中,直到被点名,才冲上前去,发现没有人跟着自己一起后,又“假摔”退缩。主将阳虎的“尽客气也”不是夸赞冉猛谦让有礼,而是讽刺他并非诚心抗敌,只是做个样子。
到了唐代,客气引申出华而不实的意思。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直到这时,客气的意思都偏向贬义,意为“虚骄不诚之气”。
到明清时期,客气演变出对人礼貌、谦让的含义。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等待林黛玉写经,黛玉认为自己简慢失礼,向宝玉赔不是。宝玉回答:“妹妹还是这么客气。”显然是说黛玉很有礼貌。
如今,客气已经成了一个中性词,当我们说“不要客气”时,就是在告诉别人可以随意一些,不用太拘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