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鹭:飞舞千年的精灵

2024-12-31陈染戚译引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4年12期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雨后初晴,王维走出辋川山庄,看到关中平原上升起袅袅炊烟,辽阔的水田上飞起一只只白鹭,黄鹂在茂密的树荫下快乐地鸣唱。他的心情大好,官宦生涯的阴霾在心头消散,只想摘点葵菜,做顿斋饭。

白鹭一身雪白,自古便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古人用诗歌赞颂白鹭,用舞蹈模仿白鹭,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鹭文化。

林栖水食脚青善翘

明代的李时珍对白鹭的外貌有详细的描述:“鹭,水鸟也。林栖水食,群飞成序,洁白如雪。颈细而长,脚青善翘。高尺余,解趾短尾,喙长三寸。顶有长毛十数茎,毵毵然如丝,欲取鱼则弭之。”

古人所称的白鹭,与我们说的白鹭不尽相同。在古代,“鹭”和“白鹭”泛指各种白色的鹭;而今天,“鹭”泛指鹭科的动物,广义上的“白鹭”则包括白鹭(又称“小白鹭”)、黄嘴白鹭、中白鹭、大白鹭,狭义的“白鹭”仅指小白鹭。

李时珍描述的是哪种白鹭呢?先从身高上分析,明代的1尺约等于32厘米,大白鹭的身高在90厘米以上,黄嘴白鹭在65厘米以上,分别相当于3尺和2尺,可排除。小白鹭、中白鹭和牛背鹭在“高尺余”的范围内。

“顶有长毛十数茎”,这是白鹭繁殖羽的特征。牛背鹭的繁殖羽是明亮的橙色,小白鹭和中白鹭的繁殖羽是丝状的,但小白鹭是在头顶长出两条长长的羽毛,而中白鹭则不会。所以,可以确认李时珍所见的是一只小白鹭。

小白鹭和中白鹭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嘴和脚的颜色:小白鹭的嘴呈黑色,跗跖(腿以下到趾之间)呈黑色,趾黄色;中白鹭的嘴呈黄色,跗跖和趾都呈黑色。古人所说的鸟的“脚”相当于鸟的跗跖,小白鹭和中白鹭都可以算是“脚青”。李时珍没有描述嘴和趾的颜色,也许是他忽略了吧。

丝偃善蹙群飞成序

“鹭啄则丝偃……善蹙捕鱼”,《禽经》用短短9个字精确地描述了白鹭两种不同的捕食策略。白鹭捕食时会将繁殖羽收起来,待鱼靠近,再发起致命一击。小白鹭捕鱼时会一只脚踩踏水面,惊扰起猎物,再进行捕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古人眼里,白鹭排成一行飞行是一种秩序的体现,于是用“鹭序”来比喻长幼尊卑的社会秩序。他们还发现,白鹭降落时,会先降低到离水面只有数尺的高度,稍作盘旋后再优雅地降落到水面上。

古人爱鹭,自然也萌生了饲养的想法。宋代时,浙江绍兴的水边人家就流行养白鹭。有趣的是,古人认为白鹭不喜欢露水,因此在白露这一天,要将它们关在笼子里,防止其“离家出走”。

看上去荒诞不经的观点,背后也有物候的依据。在我国北方,白鹭是候鸟,每年秋天陆续往南迁徙。也许是古人不了解鸟类的迁徙,又凑巧白鹭与“白露”谐音,才产生这样有趣的“误会”。

正直高洁振鹭充庭

每年3月起,白鹭会换上独特的繁殖羽,头上长出像辫子一样长长的羽毛,称为“辫羽”。胸前、背部和尾部也会长出丝状的羽毛,称为“蓑羽”。这时,白鹭经常待在树冠顶部,时不时展开背部和胸前的蓑羽,不停抖动,如孔雀开屏一般。有时,它们还会蹲下、站起,或抬头引颈,发出阵阵叫声,以吸引异性的关注。

古人并没有意识到白鹭舞蹈的求偶作用,而认为这是展现白鹭威仪的体现,是廉洁与正直品格的象征。《诗经·周颂·振鹭》将这种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讲述的是周天子邀请宋国和杞国国君共同到周庙祭祀,并在辟雍(周朝的太学)宴请他们。这时,白鹭在辟雍的水塘中翔集。周天子命人表演“振鹭之舞”,鼓声阵阵,手持白鹭羽扇的舞者在庭中翩翩起舞。他们模仿着白鹭的动作,时而蹲下,时而跃起,和群飞的白鹭相映成趣。舞者还唱起了和白鹭有关的诗歌,赞美两国国君的道德品行就像白鹭一样正直、高洁,勉励他们治理好封国,并和周天子保持密切友好的关系。

饰鼓以鹭存其风流

在我国典籍文献中,鹭与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诗经》中与鹭有关的诗有5篇,其中就有3篇提到了鼓。

《隋书·音乐志》记载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对峙,越王勾践做了一面大鼓,放在城门上,用来诅咒吴王夫差。到了晋朝,这面大鼓转移到了建康(今南京),一对白鹭破鼓而出,飞入青云。

这个离奇的传说有着真实的原型。“饰鼓以鹭,存其风流”,古籍记载,人们会在鼓身装饰鹭的图案,纪念振鹭之舞的盛况风流。考古也出土了不少“饰鼓以鹭”的文物,最著名的一件莫过于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战国楚墓2号墓出土的虎座鸟架鼓。

虎座鸟架鼓的底架蜷伏着两只卧虎,虎背上各立着一只长脚、长颈、长嘴、有冠的鸟,两鸟背向而立,一面大鼓悬挂在两鸟之间,鸟背上还有两只小兽,托举着鼓。

鸟架鼓是战国时期的一种典型鼓的样式,目前全国考古出土的鸟架鼓有87个。托举鼓的鸟无一例外是长脚、长颈、长嘴的鸟,这是涉禽的典型特征。有学者认为,这两只鸟的原型就是鹭。用绳子将鼓悬挂起来,挂鼓的绳子恰好成为白鹭头上的辫羽,十分形象生动。

如今,虎座鸟架鼓陈列在湖北省博物馆。看着它,我们还能感受到那鼓声咽咽、鹭羽飞扬的周朝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