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报道,我想“祝福她那未受祝福的人生”
2024-12-31涂思敏
方圆 2024年21期
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刻我的犹豫。
采访完一个遭遇14年家暴,独自带着一个抑郁症女儿和一个自闭症儿子艰难生活的单身母亲苏拂晓(化名)的故事后,浙江省安吉县检察院检察官李慧问我:“这篇报道,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呢?”
是的,我犹豫了。
随着采访经历的增多,我渐渐看惯了那些悲惨的故事和痛苦的人生,甚至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某种“情感麻痹”和“共情疲劳”的状态里。作为记者,新闻伦理告诉我,应该与采访对象的人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过多地介入他们的生活,更不要给予他们看不见的希望。
所以在一开始的采访中,我一直怀抱着克制的“旁观者”态度,尽量不去牵动苏拂晓的情绪,或给她作出任何承诺。可听着她被家暴的故事,看着她为了自己孩子的复学问题一遍遍地给校长发短信,还有她的儿子苏雨亮(化名)天真地问我“姐姐,我们能不能做一辈子的朋友”时,我动摇了。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4/Tp3Wr4d5WsxuPPy6K6b8Vr.webp)
我陪着苏雨亮做数学题、去河边捉鱼,和苏拂晓围着村子散步,彻夜长谈……采访结束的时候,苏拂晓坚持陪我走过村子里那条长长的乡路,一直到大道的路口。
我现在仍记得苏拂晓收留的那条小黄狗以及她告诉我“从不后悔生下两个孩子”时的语气。在人生痛苦之际,仍对小动物有一颗悲悯之心,这样正直而善良的人,值得拥有“最好的祝福”。
而我写下她的故事,也是想“祝福她那未受祝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