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是不是真正的“聂慧生”?

2024-12-31涂思敏任克鹏

方圆 2024年21期

如果眼前的这个“聂慧生”是冒充他人作案的话,他是如何瞒天过海并一次次躲过公安机关的盘问与追查的呢?他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真正的“聂慧生”现如今又在何方?

2024年春节期间,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寄到了浙江省安吉县检察院。信中这样写道:“检察官,看守所里关押的这个聂慧生不是我弟弟,我弟弟至今仍下落不明,希望你们能查明真相,还我弟弟清白。”

信中所提到的这个“聂慧生”因涉嫌盗窃罪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2023年12月,“聂慧生”用拉车门的方式先后盗窃了3辆汽车里存放着的1260元现金和价值不等的12包香烟。

可这不是“聂慧生”第一次犯案,从2006年到2023年,他因盗窃罪被判处过7次有期徒刑,前前后后进过7次监狱,作案地点遍布江苏和浙江多地。每一次,他都说自己的名字是“聂慧生”,且能准确报出“聂慧生”的身份证号码和籍贯信息。

如果眼前的这个“聂慧生”是冒充他人作案的话,他是如何瞒天过海并一次次躲过公安机关的盘问与追查的呢?他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真正的“聂慧生”又在何方?抱着诸多的疑问,检察官们围绕着“聂慧生”的身份做了详尽的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件尘封的往事被掀开,一个家庭的命运被知晓。两个身份、年龄、籍贯和人生境遇均不相同的人,在人生的窘迫之时相识,一个从此杳无音信,另一个则过上了令人唏嘘的生活。

失踪的精神病患屡次“被犯罪”

真正的聂慧生1968年出生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周王镇,为人老实,天资聪颖,是村里远近闻名的“神童”,因是老来得子,家里人对他甚是爱护。聂慧生平日里爱好象棋,多次获得过周王镇象棋比赛的冠军。可令人惋惜的是,1988年7月,聂慧生在年满20岁时,不幸患上了精神类疾病,在安徽省芜湖市的一个精神病院里住了3个多月。本该在当年10月出院的他,却从此下落不明,家人苦寻无果。

可就在聂慧生失踪了26年后的2014年,他的家人却收到了来自浙江省长兴县监狱的一封信,里面写着聂慧生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已经被监狱收监。聂慧生的家人们喜出望外,尽管不算什么好消息,但毕竟有了线索。一大家人连忙驱车赶往长兴监狱,可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瞬间扑灭了。

虽然聂慧生已经失踪了26年,可他的音容笑貌仍深深刻在他的弟弟妹妹的心中。而眼前的这个人,与聂慧生无一分相似之处,一家人失望而归。如果说这次经历只是聂慧生家人寻亲路上的一段小插曲,他们并未深究,可2023年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们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盗用了聂慧生的身份在做坏事?

2023年11月,又有一通来自监狱的电话打到了聂慧生的家中,“聂慧生即将刑满释放,家人可以过来接人了”。可监狱发来的两张照片与聂慧生本人相去甚远,倒是与十多年前关押在长兴县监狱的那个“聂慧生”的相貌有几分相似。聂慧生的家人本想拒绝前往,可监狱方面坚持要家人一起来辨认真假,厘清真相。

或许是因为做贼心虚,假“聂慧生”在刑满释放的当天上午便逃跑了,匆匆赶来的聂慧生一家人扑了个空。真人见不到了,只能通过监狱留下的监控视频和DNA来判定。经过仔细的视频研判,以及与宣城市公安局提供的血液样本做对比后,基本可以确定监狱里的“聂慧生”和真正的聂慧生不是一个人。

那么,真正的聂慧生如今在哪儿?假冒的“聂慧生”又跑去了哪里?

假“聂慧生”的流亡人生

说来也巧,一个月后,假“聂慧生”跑去了浙江省安吉县,没过多久就因涉嫌盗窃罪被逮捕了。而他的身份之谜也因此被渐渐揭晓。

一开始,假“聂慧生”对检察官坚称自己就是真“聂慧生”,可他的DNA、照片等信息与真“聂慧生”并不吻合。当越来越多的证据出现,“聂慧生”坐不住了,他承认身份的确是假冒的,并用化名“阿三”来指代自己,就是不肯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吐露出来。

甚至,他还给检察官讲了个故事:“我名唤‘阿三’,是江西省景德镇市人,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大舅生活,大舅教我下棋,带着我讨生活。我们从江西景德镇一路坐火车到了安徽宣城,靠着跟人下象棋赚点小钱,我就是这样认识聂慧生的,后面我们也经常在一起耍。一次,我和大舅带着他爬火车,我们上车后发现聂慧生不见了,从此便跟他走散了,再也没见过面。”

至于为什么冒充“聂慧生”,“阿三”则说自己在2006年第一次因盗窃被江苏省长兴县公安局逮捕时,灵机一动便想到了化用聂慧生的身份,他与自己年龄相仿、模样相似,大致的身份信息都知道,于是便想到了冒名顶替的办法。第一次判决书下来后,他把文书上聂慧生的身份证号码和其他身份信息背得滚瓜烂熟,这也为他后面几次瞒天过海的行为打下了基础。

这些年来,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的日子只能用“清苦”来形容,从未用过手机、没办过身份证、没去医院看过病、更没有银行卡……他规避了现代社会里一切需要用到身份认证的东西。

鉴于普通的案件审查起诉期限只有一个月,因一时之间难以突破“阿三”的口供,再加上他有着极强的反侦查意识,检察机关只能暂时以“阿三”的名字将他起诉到法院。

但同时,司法机关对“阿三”真实身份的调查从未停止。没想到的是,这个转机来得很快。原来,通过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异地协查对接,安徽省宣城市的白湖监狱反馈了一个消息:在20世纪90年代初,监狱里跑了好几个犯人,更凑巧的是,监狱依旧保留着逃跑犯人们的指纹等身份信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公安机关将“阿三”的身份信息与当时逃跑的犯人们一一做了比对。没想到这一试有了意外之喜:“阿三”的指纹与一名逃犯的指纹高度吻合,通过照片等其他信息的比对,基本锁定了“阿三”就是当年的逃犯刘良琛。

根据白湖监狱提供的信息,刘良琛也是宣城市人,在1989年因盗窃罪被判刑,后在农场劳动期间逃跑,监狱曾多次组织警力实施抓捕,但一直没能找到。确定了刘良琛可能也涉嫌脱逃罪后,宣城市公安机关立刻对他展开了调查和补证。

刘良琛的解脱

出乎意料的是,当刘良琛过往人生的种种被宣城市公安机关揭秘后,他便将自己的身世一一坦白了。刘良琛说,他之所以坦白,是为了解脱。

这些年来,刘良琛辗转于浙江省的长兴县、安吉县、湖州市吴兴区和江苏省的宜兴市。多年来,他从未踏进过安徽省。浙江省和安徽省虽看起来毫无联系,但一看地图便能发现,其实刘良琛历年游历的地方均与自己的故乡安徽省宣城市接壤,坐高铁动车不过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刘良琛不是没有想过回家,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自首,可被抓进监狱的恐惧远远大过了一切,让他最终选择了在流亡与偷窃中苟且偷生。

在逃脱的33年间,刘良琛似乎仍一直活在监狱那小小的空间里,尽管已过去多年,但他仍能清晰地说出自己曾在白湖监狱待过的天数,以及剩余刑期的天数。参与该案办理的检察官助理对刘良琛极其印象深刻,他说刘良琛在坦白前后简直是判若两人,“案子在开庭的时候,刘良琛的气色变得很红润,说话流畅、表达清楚,根本看不出来刚被捕时那般窘迫的模样”。

还有一个细节更能体现刘良琛坦白后的心理。最初提讯时,刘良琛说自己是文盲,不会认字,也不会写字,当他拿起笔时,姿势是类似人握着杯子的样子,五个手指全部捏紧笔杆,看起来是第一次握笔的样子,他的这副样子完全“骗”过了在场的检察官。等到后面再要他签字,发现他并非不会认字,写字姿势更是与常人无异。原来,刘良琛的演技是武装到每一个细节的,这种“扮演”甚至已经成为他下意识的行为。

1989年7月11日,刘良琛因犯盗窃罪、脱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2006年9月19日,因犯盗窃罪被行政拘留9日;2010年4月1日,因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被行政拘留5日;2014年5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2015年3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2016年7月12日,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2019年2月22日,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000元;2023年7月7日,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刘良琛的人生,几乎完全被分割成了两半:前半生的20年,他在安徽省宣城市山岗村出生、长大;后面的36年,他辗转于监狱与异乡,没有自己的家,终日活在恐惧里,终其一生,孤独一人。冒名顶替的事被揭穿后,刘良琛说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去见人,并认罪。他盼着自己的案子能早日判下来,这次他想好好服刑,因为结束之后“想回去老家看一看,这些年一直在外面,不敢进家门半步”。刘良琛记得自己有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应该还在世。

刘良琛脱逃时的余刑还有6年多,可他人生后半的36年都为了这6年而惶惶不得终日,这到底值得吗?他有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过后悔?同样的问题,检察官王春梅也问过他,刘良琛说自己那时曾遭受过不公平对待,所以一心想着逃脱,而背后更深的原因,他也不愿再说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良琛是个被困在过去的人,他沿袭着旧时的生活方式,也半被迫地与这个社会脱轨。

“冒名顶替”之后

1989年7月11日,被告人刘良琛因犯盗窃罪、脱逃罪被宣城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刑期自1989年8月12日起至1997年3月16日止,后在白湖监狱服刑。1990年8月29日下午5时许,刘良琛在白湖监狱农场劳动期间,趁一人独自运稻之际脱逃,剩余刑期为6年6个月18日。

2024年8月26日,浙江省安吉县法院作出判决,被告人刘良琛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犯脱逃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2个月。与前罪盗窃罪、脱逃罪余刑6年6个月18日,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5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检察官王春梅表示,“聂慧生”冒名顶替一案其实揭露了很多问题,如果不是聂慧生家属那封言辞恳切的信,不知道这个错误还会犯多少次。冒名顶替体现的是公民信息管理体系存在着很大的漏洞。由于早期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的管理措施过于简化,当时人像信息采集覆盖不全面、采集照片质量不高,直至内置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推出,人口信息登记及人像采集虽逐渐完善,但户籍信息核对、采集更新具有滞后性、被动性,很大程度上依附公民主动至公安机关办理相关业务。

因此公安机关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上部分公民的登记信息人像采集照片模糊甚至缺失,才会让冒名顶替者有机可乘。在刘良琛盗窃、脱逃案中,由于他2014年因盗窃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假冒了聂慧生的姓名,加上聂慧生本人于1988年便处于失踪状态,他的户口也在2014年被当地派出所冻结。但因户籍信息登记中并没有刘良琛本人的人像照片,才能让他多次蒙混过关,接连5次冒用聂慧生的身份犯罪并服刑,直至第6次冒用才得以纠错。

王春梅表示,盗窃、诈骗等案件在刑事案件中占比较高,也是案件办理的“重灾区”,在盗窃等简易案件的日常办理中,检察官需秉持着“小案精办”的办案理念,用心倾听和回应群众心声,重视个案当事人提供的线索诉求,先后多次往返安徽宣城、江苏宜兴、浙江湖州等三地取证。

同时,2024年6月6日,因聂慧生“被犯罪”案反映诸多问题,安吉县检察院遂向公安机关提出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一是要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源头上杜绝“被犯罪”案件;二是建立类案办理的绿色通道,推进“被犯罪”记录快速消除;三是推行错案“自查”工作,维护司法权威。此外,安吉县检察院也积极推动着无辜群众“被犯罪”问题的监督纠正工作,先后向江苏宜兴、湖州吴兴和湖州长兴三地检察院移送成形的抗诉线索及相关证据材料,致力于通过抗诉的法律监督手段纠正法院错误的判决裁定。

案件真相大白后,安吉县检察院的办案检察官们第一时间把这一消息带给了聂慧生的家人,聂慧生的家属很激动地说:“感谢检察机关依法追凶为聂慧生伸张正义,还了我们亲人的清白。”如今,33年过去了,聂慧生的家人仍在寻找着这个天资聪颖、爱下象棋的孩子,他们可能还将一直寻找下去。(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