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将“新时尚”变成“新习惯”

2024-12-31

上海人大月刊 2024年12期

11月28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市政府关于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与会人员就加强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努力将“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变成上海市民“新习惯”形成共识,明确了下一步攻坚重点。本刊摘编专题询问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王醇晨(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在监督调研中,居民群众有两个比较强烈的建议。一是加快对垃圾投放点硬件设施的改善和提升。二是及时优化垃圾投放时段。请问绿化市容局是怎么考虑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绿化市容局:五年以来,有一些设施出现了老化现象。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新一轮的升级改造。一是在小区投放环境方面,推动三个层次改造提升:1.微更新。对2.16万个投放点中的1.9万个进行微更新,主要对洗手、通风、除臭、遮阳、防雨、照明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修缮,估计在2025年底能够全部完成。2.专项更新。给8000余个投放点升级非接触式的设备,配备太阳能照明、自动通风、除臭等装置,完善小区源头分类的科技智能监管。3.精品提升。鼓励有条件的小区规范建设固定化、智能式、可回收、经济化服务网点,配备有害垃圾经济化服务设施和设备,发改委也配套了专项奖励政策,对完成三个层次改造的分别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

二是在投放管理制度上,我们积极为社区提供制度指引。指导居民区党组织牵头建立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协调业委会、居委会、物业、业主和志愿者五方面力量,商定“一小区一方案”,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三是在小包垃圾治理和分类时效提升上,我们积极开展常态化长效治理行动。鼓励小区借助居民议事厅、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形式,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的互动局面。鼓励基层动态调整分类投放管理模式,加强志愿者值守或者巡查。运用一些科技手段,对非投放时段的小包垃圾落地问题进行实时识别与提醒等。

黄红(市人大侨民宗委、外事委主任委员):本市还存在部分餐饮企业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部分商家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等情况。请问市市场监管局在监督管理方面有哪些措施?

市市场监管局: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市市场监管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完善配套措施,2019年制定本市一次性餐具相关目录,后来陆续制定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二是加强监督和执法,针对一次性餐具,截至今年10月底,制发整改通知书1700多份,对逾期未整改的261个商家进行了处罚。目前全市外卖平台都已经把不提供餐具作为默认选项。在过度包装方面,2022年国家出台了强制性标准,我们一方面进行宣贯,另一方面以此为依据,对粽子、月饼、茶叶和化妆品等重点检查,每年大概检查1000多批次,目前礼盒类商品包装合格率在90%。三是创新智慧监管,2022年推出“包装有度”APP,商家和消费者可以输入参数进行计算,看产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两年来,已经有4万多人使用。四是加强政策宣贯。五是加强行业自律,通过一些行业协会出台相应团标,比如计量协会和药品质量协会出台了关于药品片剂和胶囊包装的有关规定。

下一步考虑做好三个方面工作:增加执法颗粒度,对于容易发生问题的商家、被举报的商家和整改不力的商家要重点监管,对发生的案件要增加曝光率;惩教结合,通过相关执法检查增加对行业企业的教育;形成共治格局,使更多市民对这项工作有知晓度、参与度。

邬斌[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委员]: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老港餐饮垃圾处置量创了历史新高,说明餐饮消费在恢复,但也说明浪费现象可能比较突出。请问市商务委,在推进“光盘行动”、遏制餐饮浪费、促进湿垃圾源头减量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具体措施?

市商务委:商务委会同相关部门,主要从四个方面切实推进餐饮领域“光盘行动”。一是加强标准宣贯。今年指导上海市餐饮协会重新修订了绿色餐厅管理规范,包括公筷、“光盘行动”的相关要求等。5月31日,结合环球美食节的开幕推出了“光盘行动”的标识。二是开展示范创建工作。推动绿色餐厅和“光盘行动”示范店两方面工作,今年新增338家绿色餐厅,首次推出103家“光盘行动”示范店。三是推广服务创新。引导餐饮企业积极发展中央厨房或者配送中心的方式,减少独自备菜产生的冗余和浪费。要求餐厅在菜单上标注食材分量,建议用餐人数,提供半份菜、小份菜,推广分餐制等。四是加强企业培训。引导企业把制止餐饮浪费纳入到加工、经营和服务全过程。

下一步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持续深化绿色餐厅和示范店的创建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持续营造社会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阎锐(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法工委主任):一些企业反映,在基础设施的用地保障、行业发展的税收支持、再生产品的推广使用以及湿垃圾资源化产品利用模式上,还存在困难和障碍,希望得到更有力的政策扶持。请问市发展改革委,为了更好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主要打算采取哪些支持政策?

市发展改革委:市发改委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采取系列政策予以支持:一是综合性政策。我们研究制定印发了建立健全本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体系的实施意见,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两网融合。二是资金支持政策。对市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予以30%资本金的支持,对各区湿垃圾处理设施予以30%的补贴,累计支持金额约30亿元;市节能减排资金连续三轮支持生活垃圾的分类;实施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专项扶持,对于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照循环经济投资给予30%的支持,目前已经支持30家企业。三是用地保障措施,要求各区将规划产业用地的1%专门用于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并且设立了企业白名单制度。

我们还积极拓展湿垃圾出路,包括湿垃圾制备绿色甲醇项目,解决上海本地绿色燃料“有没有、贵不贵”的问题,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特别是航运中心建设非常重要。市发改委联合交通委、经信委印发了《上海市推动国际航运燃料绿色转型工作方案》,到2030年要形成百万吨级的航运绿色燃料的供应体系。

邬立群(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调研发现,可回收物可回收的链条还不是很畅通,特别是一些低价值的可回收物。请问市商务委,目前可回收物回收渠道情况如何,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回收和利用渠道进一步打通?

市商务委:生活垃圾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是本市再生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总体框架即链条是怎么组成的。我们的链条主要是“点、站、场”,“点”布置在居民区,目前有1.5万家;“站”就是中转站,目前有205个;“场”是14个处理场。

对于可回收物,除了依托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以外,各区每年都会通过招标确定回收主体,今年确定74个回收主体。目前有154个点位可以提供用地保障。为了做好跨区域回收资源的再利用,我们已经组织了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136个重点处置企业进行合作对接。

关于玻璃、金属、塑料、废纸和衣物的处置。今年1—9月,本市共回收玻璃33.8万吨,一般每年60万吨左右。通过各区回收主体将废玻璃运到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他们处理形成的玻璃熟料流向山东、河北或者出口海外用于生产。关于废钢。今年前三季度本市共回收废钢254万吨。企业将分拣后的废钢运到长三角地区的五金铸造厂或者炼钢厂进行再利用。关于废塑料。今年前三季度回收废塑料41万吨,主要是以上海英科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进行回收,可以纵向拓展PE、PP、PVC等多种塑料循环再生利用,做成墙板、护墙板,销售得非常好。关于废纸。今年前三季度回收78万吨,主要是转运到长三角地区。前三季度废纺回收8.5万吨,可以做成保温材料、隔音塑料和建筑材料等。纯棉可以经分拣清洗后用于服装再生产。

万荣(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副主任委员):一些企业反映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在本地的使用推广还不够,缺乏相关政策支持。请问农业农村委有哪些支持措施?

市农业农村委:湿垃圾的来源、成分包括收集转运的方式不一样,使用路径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目前湿垃圾肥料化、饲料化使用主要在两方面发力。

在肥料化使用方面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土壤调理剂,二是有机肥。目前在土壤调理剂方面资源化利用比较多。我们组织制定全国第一个湿垃圾资源化农用标准《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要求 餐厨有机废弃物制备土壤调理剂》,同时协助两家企业取得了调理剂的登记证,相关产品可以进入市场。在厨余湿垃圾作为有机肥料方面,我们发布《有机肥料评估类原料(厨余废弃物)安全性评价办法》,通过安全评价,菜场湿垃圾和厨余垃圾经过企业实施相应发酵工艺以后,可以登记为有机肥料或者土壤调理剂,主要用于农业大田和园林绿化区域。

在餐厨垃圾饲料化处理利用过程中,我们申请了试点把剩余食物作为饲料的原料。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技术,同时拓展应用场景,研究有机肥的支持政策。

周景泰(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有的高校垃圾分类还存在分类质量不够理想等问题。请问教委,在推进垃圾分类纳入大中小学生教育、提升高校垃圾分类工作质量方面有什么举措?

市教委:目前全市绿色学校创建率已经超过58%,中小学厨余垃圾逐年减少,今年推进中小学生A、B套餐制以后,餐厨垃圾进一步减量。下一步,教委将进一步明确学校生活垃圾分类量化指标,压实责任,争取在2025年实现“三个提升”:分类时效再提升、减量效果再提升、师生满意度再提升;进一步推进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效常态,落实《上海市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垃圾分类纳入劳动教育的学时和上海市学生综合素质特色示范校创建的指标体系,持续推进每月开展第三方测评,加大暗访监督力度,形成整改闭环;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全覆盖,将垃圾分类内容编入中小学教材,同时关注高校外省市新生群体开展入学第一课专题教育。

吴祖强(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前段时间下社区走访居民,代他们问两件事。一是能不能把垃圾再分得好一点?二是钱到哪里去了?运输一吨垃圾要花多少钱,烧一吨垃圾要花多少钱?一年下来上海为此付出了多少钱?

市绿化市容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问题。在新的提升计划中有制度设计,主要是建设一些高档精品分类场,配备包括玻璃、金属、有害垃圾和织物等的专业回收装置,提高精准分类的实效。

关于垃圾收费的问题。目前定时定点投放,由市财政付垃圾投运费、运输费、处理费。对商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按年来核定收费。全市垃圾运输处置费用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市本级在老港基地集中处理的,成本包括收运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处置成本,每个区价格有所差异,主要是运输成本差异比较大。第二个层面是各区垃圾处置层面,由各个区制定,有所差异。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加强对收费的监管和公示,让居民和企业明明白白交费。

宗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接下来,请副市长张小宏同志结合专题询问情况作回应发言。

张小宏(副市长):刚才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提出了宝贵的工作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共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从新时尚成为好习惯。继续用好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各部门通力合作,创新宣传方式,特别是要强化对流动人群的宣传引导。

第二,进一步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走出生活垃圾分类新路子。强化以人为本,创造更加便利的垃圾分类环境,持续推动投放点改造提升,保质保量完成升级版方案提出的8000余个投放点的专项更新,1100个精品小区、810个惠民服务点的改造任务。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更加智慧的全程分类体系,完善可回收物回收公共服务平台,建成高效稳定、实用管用的湿垃圾品质智能监控系统。强化资源化利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开展“光盘行动”、旧物二手利用、外卖选择无需餐具、包装物减量、再生产品使用等行动,实现源头减量。加快推进湿垃圾残渣养殖黑水虻、生活垃圾制备绿色甲醇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开展飞灰资源化新技术、新工艺在上海落地的适用性研究。

第三,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完善综合考评办法。持续为基层赋能减负增效,及时总结推广新模式、好做法,加快形成广泛深入的工作指引,将常态化的培训指导纳入系统性工作,提升垃圾分类管理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