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国创新实施“综合查一次”改革

2024-12-31吴卿

决策 2024年11期

2024年3月以来,安徽宁国市以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为切入点和着力点,结合自身实际在制造业领域试点探索“两统筹一次查”,全面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努力实现检查成本最低化、市场干扰最小化、执法效能最大化,保障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两统筹一次查”

在制造业企业领域创新实施的“两统筹一次查”,就是按照“能统则统、应统尽统”原则,统筹涉企检查事项、统筹入企检查次数,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这项改革将于2025年在宁国全市范围内推开。截至到2024年6月,宁国市已经将试点范围拓展至国家级经开区港口园区和港口、梅林、宁墩3个乡镇,覆盖制造业企业数量由186家增加至448家。

首先是统筹涉企检查事项。编制《制造业企业检查事项清单》,将涉及制造业企业的12个领域行政执法检查事项、检查内容及标准、对应处罚事项、处罚标准等进行全面梳理。按照“简单、一般、专业”进行分类,其中,“简单”类事项为赋权给属地(经开区、乡镇)开展的行政执法检查事项,“一般”类事项为市直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开展的行政执法检查事项,“专业”类事项为涉及安全生产、食药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突发事件、投诉举报、案件查处或上级部署安排的行政执法检查事项。

航拍宁国城市风光。

其次是统筹入企检查次数。对照《制造业企业检查事项清单》和上年度入企检查工作量、工作节奏,市直行政执法部门、属地(经开区、乡镇)统筹本单位入企检查任务,按季度制定检查计划,实现去企业一次完成本单位所有检查任务。由属地(经开区、乡镇)牵头,统筹各单位涉及本辖区企业的季度检查计划,制定《入企检查计划表》,实现去企业一次完成各单位的检查任务。

最后是属地牵头“一次查”。由属地(经开区、乡镇)带队,根据审核确认的《入企检查计划表》,组织相关行政执法单位在约定时间一起入企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针对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特种设备等领域需进行的突击性检查,建立两种检查模式:市直行政执法单位根据上级部署安排或自行开展的,及时将企业名单报送至属地,属地无需再另行开展同类事项常规检查;属地根据需求拟自行开展的,邀请市直行政执法单位委派业务骨干共同参与,提高检查质效,市直行政执法单位不再另行开展常规检查。今年3月19日,中溪镇会同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对10家铸造企业开展污染防治夜间突击检查,除发现问题的1家外,二季度未再对其余9家企业开展相关常规性执法检查。

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在深化改革中,宁国市以创新思维引领,积极探索和实践了一系列高效、人性化的监管与服务模式。通过实施柔性执法、设立“企业宁静日”以及建立“观察员”制度等创新举措,宁国市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既严格规范又充满温情的企业监管与服务新生态。

坚持柔性执法。每次检查结束后,属地(经开区、乡镇)、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会当场向企业反馈检查结果,并根据“一轻一免”柔性执法原则开展“帮扶性指导”:问题较为轻微的,现场予以指导改正;违反法律法规或拒不整改的,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并跟踪指导企业整改。今年3至9月,宁国市按照“一轻一免”原则柔性执法,现场指导企业整改问题隐患733个,立案查处8起,从轻处罚1起。

设立“企业宁静日”。为进一步保障企业静下心来谋发展,每月1日至20日,除涉及安全生产、食药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突发事件、投诉举报、案件查处、上级部署或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开展的专项整治等特殊原因外,各有关部门原则上不得开展一般性的检查、调研活动。“两统筹一检查”工作在每月20日后开展,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建立“观察员”制度。随机选取部分企业,营商办派出专员跟踪检查过程,并在检查结束后,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回访,了解企业真实感受和意见建议。通过收集改革过程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完善等举措,不断优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质效,降低企业负担。

减负提效,优化营商环境

通过创新开展“两统筹一次查”,宁国市各职能部门切实减少了入企检查,减轻了企业负担,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

一是显著降低入企检查次数。自今年3月份来,宁国市共对试点区域内的多家制造业企业开展了“两统筹一次查”检查。通过统筹涉企检查事项和检查次数,宁国市成功降低了入企检查次数,减轻了企业负担。据统计,3月至9月,宁国市共对试点区域内的135家制造业企业开展“两统筹一次查”,减少入企检查231家次,检查次数下降约60%。

二是提升基层执法水平。市直行政执法部门业务骨干“以案代训”“传帮带”,在实际工作中带着属地(经开区、乡镇)基层工作人员提升业务水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实施后,基层行政执法机构业务水平不高、承接赋权事项困难的问题。进一步理顺了属地(经开区、乡镇)综合执法队与市直行政执法部门职责边界,形成了协同效应,为提升全市行政执法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质量。“两统筹一次查”改革是宁国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和负担,宁国市为企业创造了更加宽松、便利的生产经营环境,促进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宁国市营商办随机选取恒信耐磨、南方耐磨材料、司尔特等3家企业进行了过程评估,企业负责人均对涉企“综合查一次”改革非常满意。

安徽永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管理部安全员在谈及改革时表示,以前卫健委、环保局、安监局会多次对公司进行检查,现在就是多部门一起进行联合检查,而且会带相关的专家对公司一些问题提出指导或者改进意见,这种检查方式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迎检压力,也确实为公司解除了很多困难。

“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将想、想企业之未想”。宁国市开展“综合查一下”创新实践,成功实现了对企业的全面、精准监管和优质服务,用实际行动让企业感受到更加高效、更加暖心的营商环境。

(作者单位:宁国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