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码泾县电机的崛起密钥

2024-12-31张爱军

决策 2024年11期

中小型电机泵阀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氟泵国内市场份额近70%;

入选2024年度安徽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

在安徽泾县,经过40多年发展,电机泵阀产业集群产值近80亿元,成为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工程30家重点产业集群之一,也是国内电机行业研发能力最强、安徽省最大的中小型电机制造产业集群之一,形成了从铸造、铸件粗加工、精加工、冲压、零配件生产、电动机组装等为一体的产业链。

泾县电机泵阀产业集群为什么能?

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

泾县电机泵阀产业集群的崛起,离不开核心企业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带动。

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2002年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60年专注电机制造。自1992年以来,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一直稳居全国同行业前五位,是中国中小型电机行业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生产企业之一。

皖南电机创业60多年来,一直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企业历经孕育萌发、变革成才、整合提炼、创新发展等四个重要阶段。

1958年成立的泾县机械厂,是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以生产小型农业机械产品为主业,1967年作为当时国家电机工业的选点生产企业之一开始生产电动机,直至1978年,发展一直较为缓慢,集群处于孕育萌发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后,皖南电机通过技术改造和推进管理进步,生产和推广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节能电机Y系列,被国家机械部列为全国28家定点生产企业之一,逐步得到国内外市场广泛认可,企业获得较快发展,步入变革成才阶段。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将部分配套件扩散至泾县内外一些乡镇企业生产。到20世纪90年代初,皖南电机厂已发展成年产电动机50万千瓦的中型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全国同行业前五位,并进入“中国500家最大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企业”行列。此时为皖南电机厂生产配套件的协作企业已有18户。

桃花潭水深千尺,安徽泾县不仅有烟雨江南美景,也在工业上崛起了电机特色产业集群。图/IC photo

1993年12月,以皖南电机厂为核心企业,广泛联合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经济法人为成员、集科工贸为一体的18家经济实体,成立了安徽南华电机集团和安徽南华电机集团公司,企业开始了更高、更新、更远大的追求。

其中,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层企业2户,以生产协作为纽带的半紧密层企业16户。此后,皖南电机厂在“九五”、“十五”期间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并于1995年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

泾县皖南电机生产车间。

1996年至2001年,皖南电机产业步入整合提炼阶段。由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集群核心企业,集团拥有生产协作性企业32户,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户,均以生产电机零配件为主,这些协作企业除泾县外,在邻县旌德县还有2家。

2002年,皖南电机实施第二次产权制度改革,正式转为全体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后,企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集群步入创新发展阶段。经过结构调整,发展成为全国电机行业的领军企业,皖南电机的品牌美誉度、行业影响力连年提高,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壮大。

2004年以来,还先后成立了五家子公司,并与日本一家株式会社合资创办两家公司。截止2023年底,集团企业已达6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工业生产总值达75亿元,上交税金2.6亿元,为地方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以来,集群核心企业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战略性眼光打造,在同行业领先加快建设高效电机智能制造基地,推动皖南电机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性持续增强,企业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定为机械工业大型重点骨干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50强企业等。

“一艘命运共系的航船”

皖南电机泵阀产业集群的崛起,关键在于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就像一艘命运共系的航船,“舵手”领航,船员之间密切配合、同向发力,从而在市场竞争大潮中实现互利共赢、行稳致远。

一是项目为王,加强核心企业培育。产业集群核心企业组织管理供应链、掌握链企信息、促进价值创造,是供应链协同的主导力量。集群内完成皖南电气公司建设和威能电机、新维电机整体搬迁,打造皖南电机的新形象与新窗口,智能制造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其中,威能电机公司投资成立的威能特种电机公司开工建设,总投资60亿元,成为泾县首个投资超50亿元的重大项目。截至目前,产业集群核心企业生产总值占集群生产总值的65.3%。

二是产业集聚,增强产业整体向心力。电机产业集群企业加速向“一区两园两基地”集聚,目前已达到51家,占比79.7%,实现从“项目等土地”到“空间等项目”的重大转变,主区功能配套日趋完善,已基本形成以泾县经济开发区主区、云岭分园、城西园区、城东基地、蔡村基地“一区两园两基地”的电机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产业格局。

三是数字赋能,夯实供应链协同支撑。以皖南电机公司信息平台的升级与融合为核心,打造“设计-生产-供应链-销售-财务-人力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群信息平台。以国内行业领先的自动嵌线流水线、浇铸铝机器人系统、转子加工机器人及集成系统、电机智能化装配线、智能物流系统及出厂自动试验系统等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为基础,以ERP软件为核心,同步打通PLM、HR、B2B、智物流等系统的接口,完成了多种类数据库间数据的传递和共享,实现了集群内数据无障碍传输和数字化转型。通过对信息化平台的整合升级,建设了2个数字化车间,有力提升了企业产量,2023年电机产量比2018年增加37.4%,产品的交付周期减少了3-5天,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链上发力”壮大产业集群

“供应商就是共赢商”,引导集群内企业树立抱团发展理念,皖南电机每季度组织召开集群内企业例会,与链条上的企业统一思想,明确工作要求。

一方面,严把质量促生产。向协作企业推进基本质量保证体系,统一按符合主厂要求的加工工艺、工序、流程进行加工,对于获得质量认证的协作企业给予奖励;提升企业设备自动化水平,支持协作企业购置先进加工设备,并给予14.4%的设备补助。

另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充分考虑链条企业利益,倡导良性竞争,同类产品统一价格,同一个零部件加工至少2家以上协作生产企业,奖优罚劣,确保优先完成订单任务。

同时,强化主厂担当,应对市场波动。当市场销售订单低于产能的80%,皖南电机采取降价措施保护订单量,帮助协作企业规避风险。

供应链金融是推动供应链协同发展的新手段,是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降本新空间、订单新来源,也是当前金融惠企新途径。

泾县发展供应链金融,破解协作企业融资难题。

发挥皖南电机融资能力强的优势,通过降低协作企业质量保证金、帮助办理抵押手续证件、优化股权结构、争取银行贷款优惠利率政策等,拓宽企业融资贷款渠道,支持集群内协作企业发展。3年来,帮助集群内协作企业银行融资2.1亿元,推动兴东电磁线生产项目、精永联机电、三义铸造厂整体搬迁、森隆铸业、民生集团小微产业园等项目顺利落地、投产达效。

(作者单位:泾县科技商务工业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