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特色产业聚变

2024-12-31本刊编辑部王运宝吴明华

决策 2024年11期

【策划人语】

天下武功,惟快不破;产业发展,惟特不败。

不管是中心城市还是广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都是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综合梳理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多次发布的年度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会发现,各地的特色产业集群呈现出“集聚效应凸显、品牌特征彰显、带动作用明显”相叠加的发展状态,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

特别是跨入“新招商时代”后,是否拥有特色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地区能否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因此,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已成为全国各地推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部署。

当我们把透视的焦点放在县域经济上时,怎样才能让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强筋壮骨”?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不是一群企业的集会,“一个麻袋里装土豆”形不成产业集群,必须是打破简单的物理空间汇集,做足“链”文章,建设好生态。

实践证明,特色产业集群是在一条产业链供应链上构建雁阵模型,将“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中小型配套企业,“粘合”在一起,组成联合舰队,催生化学反应,爆发出聚变效应。

但不仅仅是念好“链字经”,更要用好“融字诀”。

从浙江诸暨的袜子,到福建晋江的鞋子,再到安徽潜山的刷子……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一定是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四链融合”。尤其是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由领军企业牵头,在产业集群内上下游企业间组建创新联合体,能有效避免低水平“内卷”,塑造出新的澎湃动能。

根据著名的波特竞争力模型,产业集群是赢得区域经济竞争的一个关键因子。那怎样打好“特字牌”?如何做好产业、创新、人才之间相互赋能的大文章?

本刊从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新趋势作为切入点,从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典型样本中,提炼特色产业集群的新打法,并总结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为不同地区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资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