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尽

2024-12-31朱夏楠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4年47期

大凉山,是潮水隐退的大海。

大凉山,仅仅这三个字,便已生出一种惊人的盛大的原始气象。自然之理,本就是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可它偏又把“凉”字拈了出来,“凉”字犹嫌不足,更附之以“大”。层层相叠,造就了荒凉无垠的绝境,再无逃脱的可能。人烟稀疏绝少,人少,愈见草木森森,孤寂阴冷。再炽热的红尘,落在这广域中,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温度瞬间消散,成为寒凉的一部分。

正值盛夏,大凉山收敛起了想象中的阴森或孤寂。此地若非标以山之名,只让人疑心自己不过是从一处平原,来到了另一处平原。因目之所及,皆是凉山,领略到的只有它的辽阔纵深。它用辽阔纵深,消解了自身的奇拔。

八月的阳光照耀下来,洒在邛海的淡烟微风上,安静祥和。内陆很喜欢把大一些的水域称为海。比如邛海。眼前的邛海,自然不是我印象中的大海。自小在海边长大,我见过大海吞没日月,见过狂风急雨的日子里,海浪高高地越过堤坝,将村庄的一半棉花地化为汪洋……它更贴近江南清丽雅致的那一面,是月宫中被精心布局的那间房子,波澜不惊,温顺清凉。但上亿年垒就的高寒之气,又岂是江南的凄清单薄可比。江南的寒冷,冷风一来便来了,暖风一来便散了。虽偶尔侵着肌,刺着骨,但啮咬几口便走。而这里,是抡着大锤砸下的冷,冷得结结实实,毫无商量的余地。再热烈刺目的阳光落到了邛海上,也被削去了力量,显得温热清凉。

真是避暑的好去处。可我无法全然沉浸其中,因这舒适是不真实的,是被狂风暴雨所压迫着的台风眼式的平静,是空城计,是深海里鱼头顶的那线发光的弧菌。那点光亮,只为了引人进入永恒的暗黑。尽管,迟早还是要到黑暗中去的。从那里来,除了回归,又有何处可去呢?这世上并没有一条别的路。

是的,我的偏见如此固执。一直坚信,这邛海的底色,是原始的、未被触动的荒蛮。也许,更接近我们的来处。

(选自《广州文艺》,有删改)

训练

1.如何理解“大凉山,是潮水隐退的大海”。

答:

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生命的哪些看法?这些看法如何体现在他对大凉山和邛海的描述中?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